作者:姚和平

  眷恋大砻坊,是因为在她痛苦地涅槃后,我将迁徙到另一处地方落脚,再也不能厮守在这已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土上。也许,这里嬗变为江城最豪华的生活住宅区后还叫大砻坊,但此大砻坊已不再是我所熟悉、我所眷恋、我所生活的往年的大砻坊了。

  往年的大砻坊真是很繁华很热闹。在这并不太长的街道上,每天都拥挤着卖菜的、卖小百货的、炸炒米的、磨剪子铲刀的、看相的、修桶穿绷子的,摆地摊子大变活人、耍猴子、卖狗皮膏药的及喜欢看热闹的老百姓。那热闹的声音会从早上六点多钟,一直持续到下午四五点钟以后。

  青弋江边的小轮码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比长江边的大轮码头还热闹。码头每天有数班客轮往返,每天小客轮一到的时候,我们都会到小轮码头上方的圩堤上看热闹。这时候,那些挑着一担担鸡鸭鱼菜的农民,像赶集一样争先恐后地往市区各大菜市场赶。大砻坊的居民近水楼台先得月,总是在第一时间能买到又好又新鲜的时令蔬菜和活禽鱼肉。那时,大砻坊菜市场就在大砻坊1路公交车站。这里一到星期五工厂休息的时候,卖菜小贩的菜篮子能摆到百米开外的永康食品厂大门边。这种热闹场景直到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新菜市场的建立才告结束。

  往日大砻坊还有一个很大的木材储存场。一到汛期来临的时候,大砻坊的人还喜欢到与大砻坊并肩的青弋江堤上看放木排。这里每天都有一排排捆得很牢的木排和竹排从上游滚滚而下,木、竹排上的放排工人手握带有倒铁勾的长竹竿戳向河心,用力支撑木排以控制流向与速度。一些顽皮的孩子,还会跳入河中,游向木排,上去嬉戏一番。

  大砻坊各家工厂生产的食品及生活用品,在往年鼎盛的时候,还要领导批条子才能买得到。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永康食品厂生产的听装万年青饼干、奶油饼干、苏打饼干,至今老百姓还回味无穷。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下放农场的时候,从家里带去的永康厂生产的奶油饼干,连上海知青都叫好,并一再要求我下次回家要多带些来解解馋。记得那些年月,不仅大砻坊工厂生产的饼干好吃,大砻坊工厂生产的面粉、弋江大曲、木梗火柴、塑料制品都是当时芜湖的名牌产品。那时只要是走亲访友,无论有钱的人家还是无钱的主户,都要带一些大砻坊厂家生产的产品送人,每当家里的亲戚收到这些礼品时,都会开心得不得了。

  眼下,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及工业区的逐步西移,大砻坊的老牌工厂、码头、菜市场已全然消失。只有那孤独于袁泽桥头的老益新面粉厂的有着百年历史的生产大楼及伫立在大砻坊街道两旁的那一株株粗大参天的法国梧桐,任凭时间风雨的吹打,始终与厮守和生活在这里的千家万户,静静地守望着,憧憬着大砻坊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