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俺仔
关于“于湖”代指何处的争论,古已有之,近几年尤甚,其实自南宋以降,以“于湖”为芜湖代称入诗文的作品数不胜数,单单作为诗文集名的就有南宋张孝祥的《于湖集》,清袁昶的《于湖小集》、《于湖题襟集》等,笔者要在本帖中集中收集与“于湖”有关的作品,以正视听。
本文第一个要列举的就是黄钺的作品,尤其是他的《于湖竹枝词》五十首,这可以算是有关于湖的体量最大的一组诗。
00黄钺
黄钺,字左田,芜湖人,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五未时(即公元1750年9月5日13时至15时),生于芜湖西门外升平桥旧第,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恩科(1790年),殿试中二甲第六名进士,仕至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三十日申时(即1841年8月16日15时至17时)在芜湖家中逝世,享年九十二岁。逝后,晋赠太子太保衔,入祀贤良祠,赐谥勤敏。同年,奉旨入芜湖乡贤祠。
黄勤敏公一生对家乡芜湖贡献甚大,在此不一一赘述,继续讲讲他的《于湖竹枝词》五十首,根据其所撰《壹斋集》卷七前的写作时间——“戊申至庚戌”,我们可以知道《于湖竹枝词》写于乾隆五十三年至乾隆五十五年间(即公元1788年至1790年),是作者39岁至41岁所作,以前似曾看到有人说《于湖竹枝词》是其年老体弱时所作,大误也!作为一位喝芜湖水、吃芜湖米长大的芜湖小把戏,在飞黄腾达的前夜,还能静下心来,为芜湖本土文化做点事情,着实令人动容。
〇一
昇平橋畔狀元坊,曾寓于湖張孝祥。一自歸來堂沒後,頓教風月屬陶塘。
自註:《四朝見聞錄》,張烏江人,寓居蕪湖,捐己田百畞,匯而為池,圜種芙蕖楊柳,扁堂曰:“歸去來”。昇平橋卽昇仙橋,在城西。張中紹興甲戌狀元,故宅在焉,陶塘在坊後半裏里,當卽歸來遺址。張舊有祠久廢,乾隆庚戌余請陳明府聖修重祀來彿亭。
〇二
山如螺髻水如油,踏罷靑春又踏秋,嫌殺漁郎太邨俗,風光如此不容舟。
自註:塘以蓄魚故,無游舫,陳明府曾買二舟,余得縱擢,今明府逝而此風又歇絕矣。
〇三
龍家園廢柳垂陰,學圃堂開面碧潯。妾似金朋花性急,郎如萊菔莫漮心。
自註:龍家園在陶塘西,學圃艸堂在其東。俗呼金鳳花為金朋,蘿蔔之空心者為漮心。《說文》:“古文鳳本作朋。” 《爾雅》:“漮,虛也。” 《方言》云:“漮之言空也。”土音最近古。
〇四
酒人散盡坐猶癡,讀畫堂深夜課詩。莫怪重來雙鬢白,赤闌臥柳已孫枝。
自註:詩畫園舊名左園,右鄰酒肆,在陶塘南。
〇五
繞屋江梅未肻紅,雪花如掌撲簾櫳。愚公若許移寒壁,乞與山房障北風。
自註:一角山房舊名桂園,今為馬千之宅。寒壁在歐湖,卽大荊山,去城東南十五里,湖亭皆向北,故云。
〇六
平蕪一望連天水,峭壁千尋宿莫雲。想像朱園遺構處,粉垣艸閣照斜曛。
自註:平蕪、峭壁、艸閣、粉垣,皆萧尺木《重過荊山朱家園》句。詳詩意,園當在今寒壁下,詢土人,亦不知。
〇七
飛𩰫來覆墖尖穿,風鐸無聲不計年。漢瓦秦當收拾盡,何人藏弆赤烏甎。
自註:赭山普濟寺墖頂燬,有飛𩰫來覆之。至今猶在。墖甎閒有墮者,乃赤烏二年造。
〇八
平軒遥瞰一湖開,聞説涪翁守郡來。當日到官才九日,未應便起讀書臺。
自註:赭山有滴翠軒,相傳為涪翁讀書處。李之儀跋山谷二詞:魯直請無為、當塗而得當塗,猶蹭蹬一年方到官,旣到九日而罷,又數日乃去。
〇九
濛濛濕翠滴簷楹,北寺軒因老檜名。自摘靑山詩句好,山光樹色欠分明。
自註:郭功父《靑山集》有《蕪陰北寺檜軒》詩:“靑幢碧葢儼天成,濕翠濛濛滴畫楹。”葢詠檜也。後人因以滴翠名軒,今譌為涪翁讀書處。似指山翠欲滴,不復知有老檜為功父所詠矣。北寺,今赭山廣濟寺。
一〇
野老堂前春尚寒,閔園籬外雪初殘。輸他鐵佛拈花笑,讓與如雲萬眾看。
自註:戴園在陶塘北,舊為闵園。野老艸堂在城北,縣人韓鑄宅。圓照寺俗呼鐵佛寺,有梅甚古,花時游者不絕。
一一
湖上貞魂骨未塵,湖邊游女日如雲。嬌憨似解當時事,笑問誰家節婦墳。
自註:明沈士柱死,三婦同日殉節,墳在沈家坳,陳明府重修之。
一二
韭黃芹碧蔞蒿短,甘薺和泥稱足斤。底事羹材徵不到,蓴絲一任綠如雲。
自註:蓴為蕪湖土産,而人無識者。
一三
酹酒三巡令擁騶,長街七里看春牛。嬌兒鵓角紅於火,鬧攘攘花簪滿頭。
自註:每歲迎春,必于吉祥寺橋暫駐,官為酹酒,然後啓行。曹石倉詩:“蕪湖七里長”。翦絨為人,謂之鬧攘攘花,葢猶人勝遺製。
一四
僧店濃香酒不蒭,麥磑誰飯聽經牛。吉祥寺裏花應笑,未見坡仙拄杖游。
自註:國朝朱昆田詩:“吉祥寺酒開缸面,愛殺濃香煮藥苗。”山谷《蕪湖縣吉祥禪院記》:有屠者故兇忍,于是坊欲解牛,三夕不能奏刀。已而牛見㝱,送我吉祥禪院,至今以供麥磑。蕭尺木畫《太平四十景》,取東坡《吉祥寺看花》詩意圖之,葢牽合耳。
一五
短碣親題篆籀工,嚴家山後翠重重。畫工欲辨蕭眞本,記取墳前幾樹松。
自註:蕭尺木先墳在嚴家山,碑甚古雅,墳上松酷似其畫。
一六
烏飯香時將浴佛,黃梅熟後正眠蠶。看花試上留春舫,載酒須過三昧庵。
自註:靑精飯,俗謂烏飯。留春舫,陳明府別業,在陶塘南。三昧庵今為永靚禪林,在范蘿山東麓。稱三昧者,以國初三昧和尚得名也。
一七
吏部園林何處尋,春來芳艸遍江潯。那知三昧庵前路,曾泊孤帆永夜吟。
自註:《施愚山詩集》有《張來初吏部園林》詩:“平子歸田早,于湖𠊓碧岑。”又《江口三昧庵》詩注:“時泊兵艘,僧皆閉門。”又《雨泊蕪江》詩:“皎月何時見,孤帆永夜愁。”今吏部園林不知何處,三昧庵門外皆膏腴之田。去江已數里矣。
一八
葚紫櫻朱麥已秋,玟瑰香遍小孃頭。生憎鏡檻花狼藉,半入蜂餹半入油。
自註:嫁女周歲,必於四月朔送玟瑰花及枕簟之屬,謂之送夏。新婦通呼為小孃。
一九
風捲松濤入㝱醒,臥遊曾對赭山亭。分明天水明于練,一幅湯鵬鐵畫屏。
自註:鐵山在赭山西,上多松。一覽亭在赭山頂。湯鵬字天池,鍛鐵為畫,山水蟲魚畢肖。
二〇
重午龍舟江上逢,李牛何事不相容。勸郎移近河南住,妾是靑龍郎赤龍。
自註:重五競渡,靑龍屬河南,紅龍屬河北,相遇必抵死角勝,雖㛰姻不相讓也。
二一
菡萏歌猶楚些遺,停橈打鼓故遲遲。古今樂府題都解,卻少人箋競渡辭。
自註:端午競渡龍舟,打鼓唱歌,詞只四句,每二句閒以俚曲,歌詞譌㬱,殊不可解。末有“菡萏花兒夭夭”句,葢樂府“幾令吾妃呼狶”之類。
二二
中江柱下江水深,積福閣上僧悲吟。一枝紅燭照天半,驚起普陀觀世音。
自註:余兒時曾見汪和尚者,居積福閣,冬夏着一破衲。中江墖燬,先一日,汪望而呼曰:“好枝蠟燭。”聞者不解,翼日始騐其言。有謁普陀者,道逢一僧謂曰:“爾歸自見菩薩,何必來此。”其人果歸,比登岸,見汪遂皈依焉。
二三
淸風樓畔葬淳風,舊說荒唐不可從。博得盲人求利市,年年團拜墓門中。
自註:唐李淳風墓,在驛磯淸風樓側,事見志。今羣盲以淸明日連袂團拜,以當墓中者為利市。
二四
居仁遠在白沙藏,深道依然表道㫄。可慨周邨置守冢,至今扃祕失周郎。
自註:陶居仁事見《宋史·忠義傳》,而志列之《宦蹟》,殊失體例。墓在白沙圩。韋深道墓,在今縣治前。《吳志》:周瑜還江陵,於巴丘病卒,喪當還吳,權迎之於蕪湖。今城西魚市街民家,牆圍古冢,相傳為瑜墓。有竊視者,中為隧道,鍊懸其棺。舊志載瑜墓在城北周邨鋪,置守冢戶。是時城尚在咸保圩,此地正當西北,且與韋墓近,意此時北邙地也,則瑜墓實在此矣。
二五
春波疉疉拍城隈,廿畞平湖一鑑開。試問花津橋下水,幾時曾載酒船來。
自註:西湖池在城北,廣二十畞。花津橋通河達江,今並淤廢。
二六
早稻初齊晚稻生,喜聽遮了一聲鳴。今年不怕圩田破,占得分龍一日晴。
自註:農家聽蟬鳴為江潮平定之候。又諺云:“遮了呌,割早稻。”五月廿日分龍,是日宜晴。
二七
東承天院有蘇書,三館曾搜蔡所儲。七百年來方丈改,不知何處是精廬。
自註:《東坡題跋》:元豐五年軾謫居黃州,蕪湖東承天院僧蘊湘,因通直郎劉君誼以書請書《湖陰曲》。七年六月廿三日舟過蕪湖,乃書以遺湘,使刻之硯箋。高宗渡江,書籍散失,洪玉父少監建言:蕪湖僧有蔡京所寄書籍,因取之以實三館。東承天院,卽今東能仁寺。
二八
冥濛春雨莫連朝,悵望河流一箭遙。不解淸泠何處辨,夜來山水破浮橋。
自註:《前漢書・地理志》宛陵注:“彭澤在西南,淸水西北至蕪湖入江。”又涇注,韋昭云:“涇水出蕪湖。”徐鍇《說文繋傳》云:按《漢書》,丹陽、宛陵有淸水至蕪湖入江。又,應泠水出丹陽、宛陵,然則淸、泠同也。浮橋在縣南門外,宣、歙山水驟至,則開以殺其勢。
二九
噉茹何堪煮幞頭,網船祭網出新州。今年上市河豚賤,不用先生典袴求。
自註:買魚得鱮,不如啖菇,葢魚之不美者。今漁人辄蓄此種,名曰幞頭,以頭大如人戴幞也。漁船俗謂網船,初網河豚及鲥魚之屬,皆祭網而出。新洲在褐山。
三十
閨中乞巧辄先期,沿自南唐內宴時。卻恐來朝鵲橋斷,癡心更比女牛癡。
自註:陸放翁《入蜀記》:“京口人用七月六日為七夕,葢南唐重七夕,而常以帝子鎮京口,六日辄先乞巧,翼日馳入建康赴內宴。”蕪湖去京口不遠,亦沿此俗。
三一
水飯淋漓鐘磬喧,盂蘭會散法師還。此中定有捓揄者,不結人緣結鬼緣。
自註:中元以水飯、紙錢焚奠水次,謂之結鬼緣。
三二
盡拓經樓看佛燈,燭龍冉冉照山升。笑他僧俗𢗅如蟻,誰解烟霞伴老僧。
自註:七月晦日,俗傳地藏王誕日,向赭山燒香者百十為羣,夜則人持一燈,魚貫而上,望之若燭龍然。“老僧相伴有煙霞”,金地藏句。
三三
燈船戲罷平安戲,豪竹哀絲處處催。𢗅殺花閒驚蛺蜨,一年強半繞歌臺。
自註:上元龍燈,端午競渡,罷則演劇賽神,至秋又跨街為臺,以報秋社,謂之平安戲。
三四
燒罷天香幾日曾,一層綵又一層燈。游人踏月垂涎甚,出甑新香賣糉菱。
自註:自六月至七月,分社點燈,謂之燒天香,又謂之平安香。中秋前後七日則結綵張燈,以祝萬壽,謂之萬壽燈。菱之綠者曰糉菱。至是以甑蒸賣。元微之詩“綠糉新菱實”,俗稱葢所本也。
三五
人影衣香走月明,碧天如洗晚風淸。誰憐沒柄團團扇,曾照詩人送客行。
自註:中秋婦女互相往還,謂之走月。唐李貞白《詠月》詩:“當塗當塗見,蕪湖蕪湖見,八月十五夜,一似沒柄扇。”元貢師泰《玩齋集》有《分題得蕪湖月送宋顯夫山南僉憲》詩,今志作《舟過蕪湖》,大誤。
三六
縱偷為戲莫相嗤,瓜壓茅檐豆繞籬。生子居然南有兆,可知女亦是蛾睂。
自註:中秋婦女如郊原籬落閒,隨意摸索,得南瓜宜男,得扁豆生女,謂之摸秋。白扁豆謂之蛾睂豆。《松漠紀聞》:金最嚴治盜,惟正月十六日縱偷一日,以為戲。
三七
叢篁古木自成邨,粥版鐘魚靜不喧。聞得木樨香也未,裵囘無處覓庵門。
自註:卉木庵在赭山南,以竹樹為牆,有老桂二株。
三八
爬磯紫蟹入簾肥,啄粟黃雞上樹飛。小赭山前看刈了,大丁橋下運租歸。
自註:江蟹上驛磯,爪為之禿,謂之爬磯蟹,最肥美。小赭山在赭山西北,大丁橋在城北七里。
三九
報道澆磯水不澆,夫人遺恨溢江潮。何緣道士傳妖𡚶,寶帳珠簾媚老蟂。
自註:《入蜀記》:蟂磯在大江中,政和中賜名甯淵觀。舊說蟂磯有蟂能害人,方郡縣奏乞觀額時,惡其名,又改曰澆,以磯在水中常為水沃也。今北已近岸,不在江中矣。余兒時聞道士𡚶傳孫夫人靈異,好事者爭以鏡匳牀幄奉之。一日道士晨起拂被,有大蛇騰去,自後靈異遂絕。
四〇
蟂磯下院甯淵觀,門對中江萬里潮。誰是梅仙泊舟處,浦魚洲鵲觀頭橋。
自註:梅都官《離蕪湖至觀頭橋》詩:“江口泊來久,菰蒲長舊苗。爭雛州鵲鬥,遺子浦魚跳。”陸放翁《入蜀記》:蟂磯,政和中賜額甯淵觀。以隔大江故,置下院於近邑,今瀕河甯淵觀是也。觀橋反在觀後,去江二里許矣。
四一
磯頭祠宇煥蒼厓,楹帖相傳句最佳。一自梅梁承賜額,不須金字覓詩脾。
自註:蟂磯祀靈澤夫人,有集唐楹帖云:“思親淚落吳江冷,望帝魂歸蜀道難。”為世所稱。嘉慶元年,巡撫朱石君師請於朝,得賜“英靈惠濟”四字額,懸於廟。《亭林集·蟂磯》詩:“高皇事業山河在,留得奎章墨未枯。”自注:“廟中有高皇帝御製詩金字牌一扇。”今不知遺失何處矣。
四二
巖夫名附明詩綜,尺木詩因畫不傳。誰識谷音柯退子,魯明江上有遺篇。
自註:湯燕生號巖夫,太平縣人,流寓蕪湖,有《商歌集》,今不傳。蕭所著有《易存》、《杜律細》,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詩集數卷向藏蕪湖沈氏子,今不知所在。《谷音》,瑞陽柯茂謙著,有《魯港》詩,退子其字也。
四三
吳姬水調改新腔,西舫東船月滿窗。我昨維舟魯港驛,但沽雪酒酹寒江。
自註:薩雁門《過魯港驛和貫酸齋題壁》詩:“吳姬水調新腔改,馬上郎君好風采。”李孝光《十六日宿蕪湖縣》詩:“東船西舫無人語,可惜窗中明月光。”雪酒,魯港酒名,葢取雪水合釀,故名。
四四
石硊河通魯港河,宛陵人趁夜航多。分明事出桓彜傳,不合疑他字畫譌。
自註:《晉書·桓彜傳》:“彜為宣城內史,蘇峻之亂,彜遣將軍朱綽討賊別帥於蕪湖。彜尋出石硊。”《類篇·石部》有硊文注:“石硊,江名,在宛陵西。”按今蕪湖縣南三十五里有石硊河,源出南陵,通魯港河出江。𡽪、甯行人多自此趁夜航船。是時,峻由厯陽陷姑熟,彜遣將帥蕪湖,已由宣城出石硊,則據上游也。至今人呼石硊,悉與桓傳合。國朝田山薑《古歡堂詩集》有《由石 抵黃湓》詩,硊作。王光祿鳴盛《二十一史商榷》:按《晉書》注硊一作頭元,板又作硊,皆不知《類篇》有“硊”文,而《晉書》未嘗誤也。
四五
梅築園鄰㝱日亭,城根無復舊柴荊。栽花種藥知何處,虎帳龍媒屬老兵。
自註:㝱日亭在城東,今為蕪采營火藥局。蕭尺木《移居》詩敘云:疇昔小築於東皋,則近王處仲㝱日亭也。甲申後,為鎮兵是據,遂毀精舍為圉櫪。丁亥秋始得攜兒子擔書笥,蓐穢葺垣,畧蔽風雨而家焉。“老病風前猶種藥,傷心雨後亦栽花”,《移居》句也。梅築,尺木園名。《梅礀詩話》:《題㝱日亭》詩:“虎帳覺來驚日墮,龍媒嘶去逐流星。”
四六
殉城共說王經厯,殺賊偏聞周廣文。更有浮橋葛文學,不知何處哭孤墳。
自註:王如春字開熙,石人渡人,為時名彥,任金華府經厯。乙酉城陷,郡守貳皆逃去,公收諸印朝衣縊城上。周泗字孔來,南鄉鳳翎圩人,任涇縣教官。乙酉城陷,手刄十數人,歾於明倫堂,十日後猶堅持利刄不釋,卽葬於涇。葛文學天裔,字仍氏。乙酉冬,衣冠投浮橋下,曰:“吾將從靈均游矣。若此骨復得,則居心不淨。”一說逆水而上為漁人所救,隱廬山為僧。皆見蕭尺木詩集中。
四七
平拖大小褐山靑,松竹陰中八角亭。好軸吳裝橫看子,阿誰依樣畫圖經。
自註:《入蜀記》:便風過大小褐山。今譌四合山。“松竹陰中孤墖白,樓臺缺處數峯靑”,漁洋山人《江行望識舟亭》句。識舟亭俗呼八角亭。《四朝聞見錄》:《蕪湖圖經》,韓杲卿所撰。
四八
三春桃柳九秋蓮,消受風恬月澹天。我昨肩輿堤上過,風流誰繼長官賢。
自註:陶塘堤徑圓幾十里,向為水齧至蹑樹根而行。陳明府募工築之,種以桃柳芙蕖。
四九
桑棗園丁游白下,葉山樵者滯明湖。何人再拓一弓地,畫社重邀九友俱。
自註:桑棗園丁,邵士燮自號。葉山樵者,金鐸自號。鏡湖畫社,今歸陳明府別業,曩與邵士燮友園、士鈐東田、士鎧鐵君、士昆劍門、施道光杲亭、金鐸振之、程澂靜江、馬雋千之、何檍雲浦曁余兄裳補之課畫於此。今東田、杲亭下世,而余九人者又聚散不常,殊可嘆也。
五〇
鞍背船脣遠近游,幾時眞箇閉門休。卜鄰王翰如同願,水閤三閒亦易求。
自註:王翰謂王澤子卿也,與余比鄰居,皆苦湫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