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益明

  一九九九年,是芜湖《白话报》创刊发行整整一百周年,这就是使我们深切地怀念其创办人——汪镕先生。

  芜湖《白话报》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白话刊物之一。汪镕先生不仅是我国创办资产阶级白话刊物的先驱,而且还是近代安徽创办报刊之第一人。然时至今日,所见汪镕生平和芜湖《白话报》的介绍极少,故已被人们遗忘。为此,笔者现将平日读书之时,有心搜集的有关汪镕和芜湖《白话报》的一些资料,作一概述。

  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的缘起,最先是有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倡导的。他主张为使“天下之工农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语言必须与文字合一;并期望能有一种“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新文体出现,使文章发表后,世人读之,都能“明白晓畅,务期达意”。十年之后,光绪二十四年(1898)闰三月,江苏无锡人裘廷梁,首先实现了黄遵宪的宏愿,开“文体改革”之先河,在无锡创刊了《无锡白话报》。半年之后,汪镕创设的《白话报》在安徽芜湖应运而生。

  芜湖《白话报》,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在芜湖公开发行。其宗旨是: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以开通民智的自任,唤醒民众,同仇敌忾抵抗外来侵略。

  芜湖《白话报》,虽然只办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但其在历史上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如,《清史纪事本末》就有:“汪镕……自德(国)据胶澳,感于外患日亟,创设《白话报》于芜湖”的实录。《革命逸史》也有:“汪镕……已亥(1899),在芜湖创设《白话报》”的记载。

  汪镕,字尧丞。生年不详。祖籍安徽桐城,侨居湖南长沙。儿时随父宦游湖南,及长,入湖南沅陵校经堂就读。工诗善文,曾于诗友组织“寒社”,相和酬唱,还刻诗集遍赠友人。一度改名为汪光(即汪尧汶),充任清廷浙江试用巡检(置于沿边或关隘要地的武官)。

  戊戌变法前,汪镕痛感清廷朝政腐败,故萌发革命思想,东渡扶桑,寻求革命志士;在日本始识孙中山及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犬养毅等,共同探讨中国之未来。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有增无减,日甚一日;他们竟相以强占租界和借租地来划分其势力范围。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月,德国借口其两名传教士,在山东“巨野教案”中被杀一事,即派舰队,挥兵登陆,强占我胶州湾。次年三月,清政府派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翁同和,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丧权辱国的《胶澳租界条约》,以九十九年为限,使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值此,刚从日本归国的汪镕,面对祖国外患甚亟、大局渐危的悲景惨状,义愤填膺,伤时忧世;于是决心利用报刊,制造舆论,为反侵略大造声势。经过半年紧张、精心的筹备,汪镕的《白话报》,终于在上连武汉、下控江浙、具有战略要地的芜湖,与广大的读者见面了。

  汪镕在《白话报》上,不仅宣传爱国,而且痛斥朝政。如:慈禧发动政变,幽禁光绪皇帝,屠杀戊戌六君子;太后再次训政,搜捕维新朝士,废除新政复旧制,将延续三年多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运动,残酷地镇压下去。汪镕在《白话报》上愤力疾呼:“康某(即康有为),日言变法,为清廷效忠,尚不见容于满人,横遭诛窜,天下事尚可为乎!”大有极力立张不甘奴隶,遂萌举兵除奸之意。

  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出逃在外的维新派,无时不在想推翻慈禧政权,重新护戴光绪帝当政。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流亡日本的维新派唐才常和留日学生林圭、秦力山等,在湖北汉口组织自立军机关总部,于长江沿岸联络会党,意在兼顾革命又保皇,准备在湖北汉口、汉阳,及安徽、江西、湖南等部分地区,同时起兵“讨贼勤王”,经费依靠保皇党康有为从海外接济。此举正迎合汪镕心意,因此,他立即停办芜湖《白话报》,直奔汉口参加自立军,被自立军委任为湖南长沙“总粮台”(办理军饷供需的长官),并化名为金容四郎,急回长沙组织加募之兵,准备与自立军同期起事。

  汪镕回到长沙之后,虽积极联络会党,并选择长沙浏城桥附近的“定王台”为集师之地。但终因时间紧迫,经费不足,而一时不能有所作为,故他又复赴汉口。但是,此时自立军总机关,已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所侦破,唐才常等均被捕。因此,汪镕只得再从汉口逃回长沙。

  当汉口事泄之时,汪镕未回长沙之前,其长兄汪鉴,为邀功以谋求知县之位,竟向劣坤王先谦告密举报汪镕和汪瑶发难之事;王先谦又上报新任湖南巡抚俞廉三。因此,湘省一时骚然,官兵四出,党狱大兴,凡与汪镕有牵连者尽罗无遗,共有百余人被捕。汪镕回到家中,得知因长兄所出卖,次兄汪瑶已遭下狱,自己又在湘府追捕之中,愤恨之下,便仰药而终,终年大约三十岁。事后,张之洞和俞廉三也只能以“湘省闻拿自尽之汪镕”奏报朝廷。

  细雨孤鸿声悲寂,怀人千里有夜台。汪镕先生虽离开我们已有百载,但他早年为雪外国列强凌辱之耻,立救国济民之志的崇高精神,应是当代青年之楷模。芜湖《白话报》,在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史上,也应占有重要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