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省通志馆存稿

  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合肥分会长李绪昌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召集会员们商议如何响应武昌起义的行动计划。由于防营的首领季光恩仇视党人,一时难以举事。这时,孙万乘自沪返肥。李绪昌说:“若无炸弹手枪何以举事?我往沪向范鸿仙取之。”合肥同盟会遂由孙万乘主持,绪昌弟弘绪和袁斗枢从肥西前来协助。袁斗枢豪爽好义,与李弘绪交谊甚厚,时任庐州总团练长,驻肥西。

  绪昌九月五日往沪。见到范鸿仙后,鸿仙告诉他正在筹集饷械助攻南京,无暇以援庐州。绪昌说:“合肥离南京很近,若起义兵东下,必使滁州和张勋军心动摇,大军攻之自易下;且合肥为君之故乡,咸(丰)、同(治)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均用乡人成‘大功’,君能助孙万乘成事,异日我等亦为君之辅翼也。”范鸿仙遂留绪昌在沪协助自已,拨了长短枪三百支、子弹万发,交葛质夫运回。时巢湖水涸,舟行缓慢,军火未运至,而庐州已于九月十九日光复。

  孙万乘回肥后,常与会员密会于李新斋宅,风声渐播。有人说:“革命党有手枪炸弹,将起事。”官绅闻之失色。李弘绪入城始知党人毫无实力,举事只可以智取,而不可以力争。弘绪一面劝孙万乘不要轻动,一面以保卫地方不靡烂为名责袁斗枢。袁斗枢前去谒见庐州知府穆特恩和合肥知县李松圃,说:“革命党将以炸弹起事,若搜捕之,恐激成事变,职有保卫地方之责,将若何?”穆、李二人说:“我等自以保卫地方为主,不必激党人‘使乱’。”穆特恩是旗人,吓得连夜逃走。巨绅李国松亦往沪避“乱”。袁斗枢又请李松圃谕季光恩,不要仇视革命党人,季遂不敢抗袁;袁又私下晤季晓之以利害,季转而答应帮助革命。李弘绪闻讯大喜。九月十九日,开会公举孙万乘为革命北伐驻庐司令,方綍言副之,张之章任民政长,李松圃任司法长,李弘绪任参事长。全城悬五色国旗。至二十二日联军总司令徐固卿委孙万乘庐州军政分府司令,并颁关防一颗。

  光复时,党人志在北伐,奋不顾身,尚无权利之争。惟民政长有贪污的名声,开会时改为警长,举周丽平任民政长。不久李松圃亦辞司法长。军政分府内设:经理部管财政,李新斋、葛质夫任之;交际部王兼之、金维系任之;秘书部吴阳初、徐炎东、戴膏吾任之;军法部许卓云任之。外编二旅:步兵八营,炮兵一营,骑兵一连,卫兵一营。第一旅旅长袁斗枢,第二旅旅长刘文明,团长有李梦周、陶印青、李晓岚、季光恩,营长有夏叙堂、李海波、李相之、季仙九、叶粹武、郭子清、黄鲁真、余丹甫,参谋长由刘文明兼任。原有保卫团防营、县卫队各色枪六百支,连新购的枪共三千支,又向联军司令部请发大炮四尊,购马百余匹。

  为筹措北伐饷械,王兼之献策说:“李某财产极富,借为北伐军饷用最为方便。”于是便将李在各地商业作了登记,举蔡耀卿、邓鹤仙经理之。军府购枪及军饷等总计用六十余万元,民国三年由安徽财厅如数拨还。当时除募富绅捐数千元外,余皆取自李氏商业。

  军政分府组织既定,于是令方綍言率兵三百往庐江,李性存率兵数十定舒城;命李新斋、季仙九率兵三百往无为(抵香山,闻无为已光复,乃止)。巢县于二十一日已光复,未发兵往;命张信斋率兵五百人下和(县)、含(山)。南京张勋闻江淮间义军纷起,深恐后路截断,遂沿津浦路北撤。

  十一月,淮上军北伐司令张汇滔光复颍州,颍人有怨之者求倪嗣冲率兵拒张,张败,派人往南京请援于联军总司令徐固卿。徐命沪、苏、镇、庐分兵往援。孙万乘奉命,令刘文明任北伐军司令,率两步营及骑、炮两连驰援。未抵颍州,与倪军遇,倪军退至颖州,求袁世凯派一混成旅援之。南军虽众,终因号令不一,以及新兵缺乏训练,一战大败。庐州军退至正阳关,防堵淮河,倪军未远追。是役庐州军连长季光昶及二十余士兵阵亡。次年正月,清帝退位,庐州军始自正阳还。

  辛亥十二月,安徽都督孙毓筠议取消各军政分府,统一全省军政,委派卢仲农来肥协议。孙万乘最先发电,宣布取消庐州军政分府。次年,柏文蔚任安徽都督,庐州军改编为国军十五师,孙万乘任师长。民元二月,师部移驻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