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字安国,自号“于湖居士”。南宋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年)状元,也是芜湖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词人。
张孝祥原籍是历阳乌江(今和县),是唐朝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年),金兵侵犯和州,两岁的张孝祥随全家迁居芜湖,居升仙桥西(今长街状元坊)。其父张祁,才气过人,急于进取,与奸相秦桧作对,被诬陷下狱,平反后任淮南转运判官,又因储粟阅兵备战,被扣上“张皇生事”的罪名,被撤职。从此,张祁在家闲居,筑一“归去来堂”,学陶渊明归隐的意思。张孝祥幼年聪慧,记忆力强,读书勤奋。“归去来堂”畔有一方池塘,春夏之夜蛙鸣鼓噪,扰得人们不得安宁,邻居以为有蛙神,焚香祷告。张孝祥不迷信这一套,取石砚投入池中,应手声绝,因名“禁蛙池”。这段传说为后世津津乐道。他十六岁考中举人,名列首位。二十二岁赴临安(今杭州)参加廷试。考官魏师逊因慑于秦桧权势,内定其孙秦埙第一,压张孝祥为第二。高宗赵构亲自阅卷,见张孝祥立论新颖,词翰俱佳,便擢拔他为状元,降秦埙为第三。从此秦桧忌恨在心。张孝祥青年进入仕途,风华正茂,由校书郎迁礼部员外郎,提举江州,知抚州,办事精明老练。后得丞相张浚赏识,除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赞军事,领建康留守。一度被弹劾落职,不久又起用,复任集英殿修撰,出任广南西路、荆南湖北路安抚使。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年),以显谟阁直学士退休,在归家祭祠时因病逝世,时年三十八。孝宗赵昚有用才未尽之叹。《宋史》有传。生平所著《于湖集》四十卷,留传后世。
同他的父亲张祁一样,张孝祥坚决反对当时投降派代表人物秦桧,反对南宋的所谓对外议和政策。秦桧主持和议,决定向金称臣纳币,张孝祥切齿痛恨。抗金名将岳飞被诬陷入狱,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以后,当时朝廷大臣畏祸,没有一个敢出头讲话。唯有张孝祥敢于挺身而出,为岳飞父子辩诬鸣冤,他上疏说:“岳飞忠勇天下共闻,一朝被谤,不旬日而亡,则敌国庆幸而将士解体,非国家之福也。”并直言不讳:“今朝廷冤之,天下冤之,陛下所不知也。当亟复其爵,厚恤其家,表其忠义,播告中外,俾忠魂瞑目于九原,公道昭明于天下。”(见《宣城张氏信谱传》)指出赵构宠信权奸,制造冤案,说出了朝野人士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他力主抗金,一致对外。在担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时,全力以赴筑“守金堤”,自是荆门无水患,堤名也寓有保守乡土、抵御金兵南侵的意思。
在诗词创作上,张孝祥一心学习苏东坡,取得较高成就,在当时颇有影响。后人评论他平日气吐虹霓,纵横兀傲,颇具一体,继承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在思想内容上,他的作品突出表现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坚持抵御外侮,以屈辱求和为耻,与人民的心声合拍,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如在芜湖所作题为《玩鞭亭》的“满江红”词,借古喻今,有感而发。鞭笞王敦为老奸,阴谋反叛不成,空留壁垒。对朝廷偏安一方的苟安政策,隐有微词。他企望赵构能认真考虑,看出如此偃旗息鼓,不图进取,决不是什么长久治安之计。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年)采石大战,虞允文率军痛击了完颜亮的侵犯,取得胜利。捷报传来,张孝祥兴高采烈,立作《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又作《闻采石战胜》),表现了“剪烛看吴钩”、“击楫誓中流”的豪情,他要象东晋的祖逖一样,投身战斗行列,统兵北伐,收复中原。当北伐军在符离集打了败仗,投降派重新得势,高唱议和时,张孝祥义愤填膺,在一次宴席上写了一首《六州歌头》,全词慷慨悲壮,慨叹报国无门,不由得迸发一腔忠愤之气,“有泪如倾!”主战派首领张浚读后,深受感动,心中异常难受,撤离宴席。张孝祥渴望祖国实现统一,为国家的安危担忧,爱国的热忱始终不衰。他病休回芜,所写“谅非无事饮,忧国空含情”诗句(见《赭山分韵得成叶字》五言二首之一),寄托了深切的忧国之思。
爱国者必然也爱家乡。张孝祥对芜湖怀有深厚的乡土感情。赭山、蟂矶、鹤儿山、吴波亭、澛港,他都有题咏,歌颂故土风物。他慷慨地捐田百亩,汇成陶塘(后称镜湖),植树、栽荷、养鱼,作为家乡人公共游览地。这一义举在古代诗人中可以说是难能可贵。历代人们提起芜湖八景之一的“镜湖细柳”时,总会想起他。他退休归来,遍散囊中金接济宗族亲朋和左邻右舍的贫苦者,对劳苦人民表现出了体谅和同情。作为报答,人们也十分敬慕张孝祥。他逝世那天,“商贾为之罢市,两河之民惶惶如失所恃。”(见《宣城张氏信谱传》)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他的遗迹和轶事,至今仍在芜湖保存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