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烽火台,人们立刻会想起万里长城,殊不知滨临大江的芜湖,也有烽火台。

  芜湖的烽火台在褐山,它与北方边际的烽火台一样,即在险要处高筑土台,台上置一桔皋,就是高高竖起一根木杆,顶端安上横木,成“T”字型,横木一头系上绳索,可以往下拉动,使另一端翘起,类似轮船码头上的老式吊车。翘起的一头挂一竹木笼,里面放置薪草,发现敌情即举火燃烧以相告。一方有警,烽火递作。它是古代的军事报警系统。

  芜湖褐山烽火台,是在南宋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年)建筑的。当时南宋偏安南方,为加强沿江防务,力主抗战的李纲就在采石矶置屯驻兵,在褐山筑烽火台。不久,金兵南犯,褐山烽火台戍卒日夜高举烽火,发出警报,召唤军民抗敌。宋末,文天祥来芜湖督师,抵抗元兵渡江,曾加强沿江守备,褐山烽火台也是昼夜烽烟滚滚。八百五十年来,这座皖南唯一的烽火台遗址犹存。

  烽火台之所以设在褐山,不是偶然的。褐山,在市北三十里的江边,有大小四个山头,所以又叫四褐山。还有一种说法是:山土褐色,利于烧制砖瓦,出窑呈青褐色,质地坚实,敲打铿铮音脆。“褐”字由于书写太繁,不便认记,同时四山合抱若围,遂改称四合山。芜湖群山不高,数四合山最高,计一百三十五公尺,滨江而踞,更显得突兀。四合山下的大江水流湍急,矶头浪翻似雪,溯江而上的行舟一遇到西南风就寸步难移,只好落帆收缆,湾在山下停泊。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有诗题咏道:“山口风偏急,矶头水似煎。喧声殊倦听,逆上正难牵。暗石唯愁碍,长途未拟前。江心看白浪,卷起大如船。”(《过褐山阻风》之一)占踞这种险峻的地势,既可捍卫芜湖,又能控制对江裕溪口,四合山遂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和江防要地,无怪乎与金人划江而守的南宋朝廷要在这里设置烽火台了。

  明、清时,四合山设有汛防所,属大信河巡检司管辖,下至东梁山汛地二十里,是巡防地段。这时烽火台改称烟墩,上架铁炮,控制着对岸裕溪口和江心曹姑洲、陈桥洲。按照清代芜(湖)采(石)营编制,每一汛地派四名兵卒执勤,另有二名烟墩夫专司烽火。芜湖沿江有鲁港矶汛、鹗儿墩、弋矶汛和四合山汛四处。但是这些汛防设施并不是铜墙铁壁。清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年)二月,声势浩大的太平军顺流而下直捣南京,把清军汛防所扫荡无余。太平军建立政权后,在四合山高筑壁垒,多次击退清军的反扑。解放后,曾经在这里发掘过太平军使用过的刀、矛、剑等武器。

  如今的四合山已辟为新的市区,先后建设了铜网、纸板、发电、冶炼、轮窑等工厂。如今楼房高耸,烟囱林立,比昔日的烽火台更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