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立华,李永发,晋加农
出芜湖,沿芜屯公路驱车南行七十里便来到了湾沚。这个自古以来隶属于宣城县的小城镇,在一九七一年元月三日并入芜湖县,成为县治所在地;一九八〇年三月十九日经国务院批准,芜湖县改属芜湖市。这样,湾沚就成了芜湖的卫星城。
湾沚位于青弋江的中下游,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一〇九年),这里就因为河湾多和沙滩多的特点,被叫做“湾沚”。湾沚一带盛产鱼、米、柴、炭、烟、姜、蒜、麻,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西汉初年它就已经是个“盐艘鳞集,商贩辐辏”,经济相当发达的地方,以后历经千年不衰。到清代康熙年间,这里又成为一个重要盐埠,每年与毗邻的黄池盐关向国库交纳的盐税银就达三千两。
湾沚人民勤劳勇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湾沚附近的白沙圩就发生了一次农民革命暴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湾沚人民也为革命作出了一定贡献。解放前夕,在湾沚近郊,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当地群众协助下,一举歼灭国民党第二十军的几万人,为解放皖南各县扫清了障碍。
湾沚在历史上有两兴一衰的发展过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湾沚就被誉称为“小上海”,当时全镇拥有“三冲、九街、十八巷、二十四保”,居民三万多人,街道东到乌龟墩,西到青弋江畔,南到小泥圩,北到南阳村,方圆五华里;水陆交通极为方便,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小轮上通西河,下经芜湖入江,还有轿行、船班等。城内商店、茶馆、当铺、作坊星罗棋布,著名产品永济杂货店的万字糕,白如雪、薄如纸,捏酥,香甜可口,驰名省内外,老正汇的豆腐锅巴皮,畅销南京,红坛窑货远销大江南北。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祖国大好河山,湾沚也未能幸免。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国民党军临阵逃跑时将湾沚铁桥炸毁,日寇趁虚而入,对湾沚人民疯狂烧杀掳掠,一个好端端的湾沚闹市,数日内便毁为一片废墟,仅剩下天主堂(今日湾沚镇委会所在地)、万泰粮行等少数建筑物,湾沚从此由兴而衰。抗日战争胜利后,湾沚人民重建家园,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湾沚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直得解放前夕,元气仍未恢复。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芜湖县全境解放,湾沚人民从此获得新生。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湾沚面貌不断变化,特别是一九七一年初,芜湖县治迁来湾沚后,湾沚就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这座古镇焕发青春,展现新姿。县城建设总投资到一九八〇年底已达二千四百八十七万元,城镇范围由一九七一年的一平方公里扩大到四平方公里。城郊工厂林立,年工业产值达一千八百万元,文教卫生事业和公用事业也有了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农村普遍实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粮油生产创造了历史最好的成绩。一九八一年全县粮食总产四亿二千三百七十七万斤;油料总产二十一万五千三百担,是一九六八年的三十三倍。农副土特产品也有很大增长,每年能支援芜湖市羽绒十六万斤、黄狼皮三千五百张、猪肠衣数万根,还有大米、蜂蜜、大蒜、鲥鱼、螃蟹等出口。这里加工的“标一秈米”、“特二粳米”,色白、整齐、爽口,每年出口六百多万斤。大蒜瓣大、色白、辣味浓、营养丰富、杀菌力强,畅销东南亚,一九八一年出口已达一百吨。
社队企业的蓬勃发展,是近年来又一新的变化。一九八一年全县社队企业总收入已达二千四百一十五万元。赵桥公社生产的园林工锯在全国八十多家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目前已在美国试销。河蚌育珍珠也在水乡逐步推开,一九八一年收获珍珠三十四公斤,收入七万余元。全县已兴建大小窑厂五十八个,年产一亿五千多万块砖,每年可满足七千六百多户建房用砖的需要,基本可以做到自给有余。一首民歌用饱满的热情,形象的手法描述了湾沚人民的美好生活:“猪盈圈,羊漫岗,鸡成群,鹅满塘,粮成堆,油溢缸,小茶馆,豆腐坊,新衣料,新瓦房,党的政策实在好,一年更比一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