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素,兆木,文伯

  地理位置和现状

  芜湖市位于祖国的东部,在安徽省长江南岸,东抵扁担河,南临青弋江下游(旧称长河),与芜湖县为界,西至大江中流与无为县相邻,北与当涂县接壤,西北角跨江的“飞地”裕溪口区与和县紧邻,面积一百四十三点六平方公里,辖镜湖、新芜、马塘、四合山、裕溪口、市郊六个区。一九八〇年三月起,增辖芜湖县,县治设在市区东南七十里的湾沚镇。总人口九十四万五千余人,其中市区四十六万六千余人(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数字)。境内山环水抱,风光宜人,且多文物古迹,是一座古老而秀丽的江城。

  芜湖素称鱼米之乡,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曾经是闻名中外的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城市面貌与日俱新。目前已有大小工厂四百七十四个,一九八〇年工业产值达十二亿八千万元,在安徽省辖八个市中居第二位。城区面积由七平方公里增至二十四平方公里,新建筑二百五十多万平方米。有十条柏油马路,通行十条线路的市区公共汽车和两条线路的郊区农村公共汽车。通往外省的公路可直达南京、杭州、景德镇。客车可通皖南各县,还有直达黄山、九华山的旅游车。铁路有沪铜线、皖赣线经此,隔江二坝是淮南铁路南端的终点站。水运有长江轮船泊靠,上达重庆,下抵上海。内河运输可通巢湖、青弋江、水阳江。水陆交通,均较便利。

  芜湖现在是一个对外贸易港口和对外开放城市。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她将以整洁、优美、文明和繁荣的新貌出现在长江之滨。

  历代建制沿革

  同祖国其他古城一样,芜湖市的名称和建制在历史上曾有多次变动。

  远在春秋时代,它是吴国的西陲重镇——鸠兹(又作勾慈)邑。邑在今市东南四十里的咸保圩,圩中还有勾慈港,就是当年的遗址。鸠兹因地理环境特征而得名。当初这一带是一片湖沼地,有一种类似野鸽的“鸠”,大批飞到这里栖息繁殖。鸠兹正是鸠鸟蕃多的意思。战国时,周元王三年(公元前四七三年),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所灭,此地为越所有。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三五五年),越被楚灭,鸠兹转属楚国。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鸠兹属鄣郡。因汉字同音通假和传写不一,故鸠兹又叫祝兹、皋兹、皋彝、祝松。

  鸠兹正式改名芜湖,始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一〇九年),“以地卑蓄水,而生芜藻,故名。”(《元和郡县图志》)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鄣郡置丹阳郡,领县十七”,芜湖是其中之一(见《太平府志》)。三国时,芜湖隶属东吴丹阳郡,曾作为芜湖侯徐盛的食邑。

  东晋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五胡之乱”,汉族士民纷纷南渡避难,今山西省上党地区襄垣等县的士民逃到芜湖一带定居,在这里侨置州县。义熙九年(四一三年),撤销芜湖县建制,一部归襄垣县,一部划作于湖县,历经南朝宋、齐、梁、陈,故史书又称芜湖为襄垣或于湖。隋朝初年,襄垣、于湖合并于当涂。在唐代,芜湖是当涂县属镇。

  到了五代南唐升元年间(九三七年——九四二年),恢复芜湖县建制,范围不大,诗人刘秩称之为“百里芜湖县”。从此,建制地域一直沿袭下来,历经宋、元、明、清,隶属于太平府(路、州)。因城市踞长江东岸,襟江带河,所以有“千年江城”之誉。

  辛亥革命后,废除州府制,芜湖县为甲等县,一度隶属芜湖道。一九四九年春,芜湖解放,划城郊立市,是皖南行署所在地,一九五二年安徽省成立,为省辖市。

  古城址的变迁

  公元前五七〇年春,楚国大夫子重率军攻占了吴国鸠兹邑,一直打到了现在的当涂横山。此事《左传》上有记载:“(鲁襄公三年)春,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古制:侯伯之国,城池为三百雉,即九百平方丈,“大都不过参(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鸠兹邑属小都,所以城池面积不过一百平方丈左右,实际上只是军事壁垒。这就是芜湖历史上的第一座城址。

  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建业(南京),于黄武初年(二二二年)迁芜湖县治于青弋江口现鸡毛山一带高地,以拱卫都城。这是芜湖城址的第一次大迁移,也是最后一次迁移。东晋时,大将军王敦镇守芜湖,曾高筑城垒,人称“王敦城”。其城址中心在今市第二中学。

  隋、唐时,芜湖县建制撤销,估计没有城垣。南唐时虽然恢复了芜湖县,是否建城已不可考。北宋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建筑了县城,规模甚大。著名诗人林逋《过芜留咏》:“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南流。”山指城北神山,渡指扁担河,南流入青弋江。今高城坂和东门外鼓楼岗都是宋城遗址。此城在南宋建炎年间,被水上起义军邵青捣毁。元代,宋城虽有修复,但元末朱元璋与元兵在芜湖激战时,县城又“废为荆蓁瓦砾之墟”。明初,为了休养生息,实行“堕城罢戍”政策,规定“邑非附郡者不城”。当时芜湖县属太平府,所以没有建城。

  明嘉靖年间,倭寇窜犯内地,有一股五十人组成的小队窜到芜湖大肆抢掠烧杀。接着县库两次被盗,共失银一万二千八百余两,弄得兵备副使也被撤了职。此事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决定建城,从万历三年(一五七五年)起,费时六年,新城才筑成功。此城除利用宋城部分遗址外,且向南移至长河之滨,西边把长街划出城外,比宋城范围大大缩小。圆周只有五华里(七三九丈),高三丈。四方辟四座独楼城门,为宣春门、长虹门、弼赋门和来风门,另有三个便门,为迎秀门、上水门、下水门。万历四十年(一六一二年),又在东南面开金马门。当时,戏曲作家汪道昆(歙县人)任兵部左侍郎,作《芜湖县城记》,勒石立于东门城楼。新城筑成之后,芜湖面貌大为改观,画家萧尺木咏道:“环如鳞瓦排蜂衙,高低粉堞十万家”,可见气象之一新。

  清顺治、乾隆时,曾两次整修加固城垣。咸丰、同治间,太平军与清军曾在此展开几次争夺战,城池大半毁坏。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芜湖辟为通商口岸,残破的城墙已成为发展城市的障碍,后经陆续拆除,拓为环城马路。今镜湖区环城东、西、南、北路就是四百年前明朝城墙的遗址。

  最早的居民

  一九五九年《考古》杂志刊登的《芜湖蒋公山遗址调查小记》里写道,在大小荆山一带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表明至迟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这可以看作是芜湖最早的居民。

  远古时代,居住于中国东方的人被称为“夷族”,在芜湖设县以前,它叫“鸠兹”,又叫“皋夷”、“皋彝”等。这“皋夷”就是芜湖一带最早的土著人的名称。他们是古代东夷族的一支,是阶级社会出现以前的芜湖早期居民。

  在阶级社会出现以后,中国南部及东南部有“百越族”,他们“断发文身,错臂左衽”,依山傍海,从事渔业和农业。秦、汉时,由于逃避战乱,百越族的一支东瓯越人内徙于江淮间,其中一部分迁徙于皖南山区,有的就留居于芜湖大小荆山,史书上称之为“山越”。《芜湖县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二一八年),丹阳帅费栈受曹操印绶,煽动山越作内应。”由此可见,“山越”人也是芜湖早期居民的组成部分,他们是继“皋夷”之后的芜湖人,生活在山间水边,操渔猎,勤耕作,逐渐在芜湖一带开辟和建立了生活区。汉武帝元封二年,因居民增多,生活区域扩大,就在此设立县治,芜湖由此发展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皋夷”和“山越”均是开发芜湖的早期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