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大江晚报》2010年9月21日A5版
在芜湖古城内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每每行走其间,实在看不出它有何不同寻常之处。可因了一位集邮家的存在,因了一家邮票社的诞生,使得这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平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景。
一家不起眼的邮票社,让一条默默无闻的老街从此成名
整整八十年前的9月1日,一个名曰“大同邮票社”的民间邮票商社在井巷内悄然诞生,不过,当时那街并不叫井巷,而是叫梧桐巷。之所以叫梧桐巷,是因为巷子里几乎每家每户的院落里都植有梧桐树,院子小的种一棵,院子大的往往会植上四五棵,甚至更多,这些梧桐树相当一部分至今仍然枝繁叶茂,这也成为这条老巷的一大特色。梧桐巷改名为井巷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大同邮票社开办之时,其主事者乃芜关中学的老师谢慎修先生,此外林祖光、陈建章等也是主要创办人。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集邮这项高雅的业余爱好在国内还仅限于极小的范围之内,主要是形形色色的来华外籍人士,此外,一些在银行界、实业界、教育界、领事馆里跻身高层的少数华人耳濡目染,也开始喜爱上集邮。一句话,喜爱集邮的,都是那些即有闲钱,又有闲工夫,同时还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上层人士。普通国人绝大多数仍不知集邮为何物。芜湖濒临长江,向为皖之门户,经济、文化均较发达,民众思想也比较开放,作为一种新兴事物,集邮也开始逐渐引起一些市民的喜爱。大同邮票社及至派生出的大同邮票会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诞生的。谢慎修等人创办的大同邮票社历史性地将集邮引入寻常百姓家,对芜湖乃至安徽集邮活动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大同邮票社也因此跨入中国最早以经营和服务为宗旨的邮票商社的行列。谢慎修虽然是一位教师,但其经营邮票社的理念却是独具匠心,例如,1934年,成立尚不满一年的大同邮票会就在上海的报纸上刊登广告征集会员,使得大同邮票会之名传播全国。不久即“外埠会员,日益加众”,“时贤硕彦纷纷加入”,“邮票往来,略无虚夕”,一时间,大同邮票会生机勃勃。两三年之中,会员急剧增加。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当时确切的会员人数,但仅一份《更订会员录》刊出的会员名单,就有140多人,分别分布于上海、北平、湖南、浙江、福建以及安徽全省。会员的成分也五花八门,职员、邮商、医生、教员和学生等等各行各业都有。据《安徽集邮史》记载,当时活跃于邮坛的大同邮票会会员有新光邮票研究会、甲戌邮票会骨干郑汝纯、万灿文,军职要人黄绍斋、汪剑魂,在大龙邮票发行不久即开始收集邮票的江苏如皋人窦默存,以及曹启文、庞凤侣等。据统计,大同邮票会会员有28人同时是新光邮票研究会会员,有30余人同时是甲戌邮票会会员,大同邮票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办邮社,办邮刊,谢慎修倾注了满腔热情
1933年9月,成立的大同邮票会,是安徽省第一个集邮团体。1936年,大同邮票社举办的“芜湖大同邮票会首届邮展”也是安徽省第一次邮票展览。当时甲戌邮票的会刊《甲戌邮刊》第三卷第十期(1936年10月1日出版)对这次展览曾做了详尽的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
“安徽集邮史,半部在芜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半部集邮史中,1929年9月1日成立的芜湖大同邮票社理所当然地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集邮史》、《安徽集邮史》等大型集邮文献,都对大同邮票社做过详尽的叙述,这说明大同邮票社在中国集邮史上也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地位。
大同邮票社最初的社址在古城内梧桐巷14号(今井巷10号)谢慎修先生家中。这是一幢很普通的平房,正门开在梧桐巷,门旁悬挂着“大同邮票会”铜牌。谢慎修(1895-1955)芜湖人,字永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精通英文。抗战前任芜关中学教师兼会计和图书管理员。受江浙等沿海省份集邮风气的影响,喜爱集邮,是大同邮票社和大同邮票会的主要发起者和决策者。林祖光(1907-1988),字雪晖,福建上杭人,是谢慎修的学生,1924年毕业于芜湖安徽省立第五中学。曾在芜关中学、芜湖师范等处任教。受谢慎修影响,也喜爱集邮。陈建章(1915-1971),安徽郎溪人,谢慎修的内侄。
1933年9月,由大同邮票社出面又组建“大同邮票会”直接参与集邮活动,推动邮票研究。正如他们在《邮话月刊》第五期上所说的,是为了于“交易之中,略分界限,爰创立大同邮票会于第四周纪念日(编者注:即1933年,芜湖大同邮票社成立四周年之时),此大同邮票会创设之缘起也。”
1936年8月以后,“大同邮票社”与“大同邮票会”正式脱钩。之所以如此,谢慎修等人是想将“大同邮票会”逐步办成纯学术性的研究团体。大同邮票会先后创办了《邮话月刊》、《邮话》和《大同邮话》等学术期刊。由于大同邮票会有一整套完善而严格的组织机构,加上又有定期出版的会刊,因此在短短的两三年之内,会员已增加到140多人,分布全国16个省市。会员中有许多当时的知名集邮家,如郑汝纯、万灿文、汪剑魂等。大同邮票社在不同时期创办的三份邮刊均拥有众多的读者,仅以《邮话月刊》为例,它的发行范围至少包括如下一些城市:上海,北京,安徽郎溪、休宁,江苏南京、如皋、南通、常熟、江阴,福建的福州,江西南昌,河南开封、元城,广东潮安,广西梧州,湖北武汉、大冶,湖南长沙,山西太原,辽宁旅顺,山东青岛共14个省的21个城市,国外还应加上日本。当然,由于《邮话月刊》第八期至今未看到,所以这份名单还不完全,有待于以后补充。即使如此,《邮话月刊》的发行范围也足以令人瞠目。
抗战爆发后,1937年12月,谢慎修携家远走重庆,在国立编译馆谋得一份差事。林祖光逃到当涂、芜湖交界处的一所乡间小学教书。陈建章辗转去了武汉,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一向要求进步的他,在此期间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后因身份暴露,被迫离开武汉,转移到湖北宜昌,在一家税务局秘密潜伏下来。由于主要创办者的相继离去,大同邮票社和大同邮票会也随之解散。
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谢慎修回到芜湖,而此时位于井巷10号的那座老宅早已成为一片废墟,谢慎修立于残垣断壁旁,欲哭无泪,但他无法接受那凝聚了自己七年心血的大同邮票社就这样香消玉殒,经过措款,同年7月谢慎修在东门外杏花村购下一处面积较大的住宅,包括了今天的启春巷5、6、8号。1946年冬,大同邮票社重新恢复活动,地址在今启春巷5号谢慎修先生的新居内。并恢复出版了《邮话》月刊,只不过将邮刊的名称改为《大同邮话》。谢慎修原本还打算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大同邮票会的活动,但迫于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这一愿望最终未能得到实现。1950年,谢慎修已经失业在家,在这年的三月将启春巷6号和8号房屋出售,只留下5号供自己居住。1955年,谢慎修病逝于启春巷5号家中。
据《安徽集邮史》记载,1949年建国后仍继续营业的邮票社中有准确史料可查的,安徽省全省只有三家均在芜湖。大同邮票社是其中之一,它一直经营到1954年方才歇业。
注重引导青少年参与集邮,是谢慎修一直的追求
因为大同邮票会会员中有不少是青年学生,谢慎修便在家中专辟一间房间,“按集邮需要布置得雅而不俗,用许多玻璃框陈列着各种中外邮票,并贴上许多说明书。课余时间,谢慎修就邀请青少年会员到他家互相交流,交换所喜爱的中外邮票。”(《安徽集邮史》第38页)也许是身为教师的缘故,谢慎修的心中总是想着孩子。因此,由他主编的我省第一份民间邮刊———《邮话月刊》,对于青少年总是格外照顾,无论是制定会章还是发表征文,都明显地向青少年倾斜。
在《邮话月刊》创刊号上刊登的《大同邮票会简章》里,特别列出一条“优待学生会员办法”,全文如下:“一、学生会员如有五人同时入会者得减收一元,共计四元,赠品不减;二、学生会员每届学年考试或毕业考试如史地科分数第一,得凭学校证明文件免缴下期会费,但此项文件在必要时本会得向邮局当局(应为“学校”———笔者注)请求证明。”可见谢慎修先生当时充分考虑到了广大青少年集邮者的经济承受力,并将购买邮品和提高学习成绩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众多的青少年能够既玩物,又不丧志。
在该刊第三期上刊登的《关于几个集邮名人的话》,其中有一则讲的是英国乔治国王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集邮,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正确的集邮观。
耐人寻味的是,在《邮话月刊》为纪念大同邮票社成立六周年而举行的《我集邮的经过》同题征文活动中,共收到应征文章七十余篇,该刊共选出佳作十篇。就在这十篇文章中,竟有两篇的作者是青少年,一位是宁波振新书局的钱永昌,当时十四岁。另一位是广东潮安县的杨名远,年仅十岁。要知道,其他八名入选文章的作者,大多是当时邮坛的知名人物,如窦默深、林霏等。这也只有谢慎修这样的“孩子王”才能做出来的。
《邮话月刊》上还有许多专为青少年写的文章,如第七期的《学习集邮之我见》(作者:云子)等等,良苦用心昭然纸上。事实证明,有许多青少年正是在《邮话月刊》的引导下才开始逐渐喜欢上了集邮,同时也与谢慎修等办刊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许多年后,这些人回忆起《邮话月刊》来还充满了感激之情。这种办刊方式,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谢慎修先生创办的大同邮票社先后创办了三种邮刊:《邮话月刊》、《邮话》和《大同邮话》,当年曾经引起不小的轰动,因此有必要作一简单介绍。
《邮话月刊》:创刊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五月一日。32K铅印。每期12-18页不等。主编谢慎修,每期印数约250份,芜湖文华堂印刷,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四月一日总共发行了12期。每期的页数多少不一,少的只有十四页,多的有三十多页。刊登内容有集邮常识、历史、地理及新邮消息等。它是我市现存最早的一种纯邮识型邮刊。原件现藏上海集邮家刘广实先生处。我市著名集邮家翟宽、张翔等人均藏有该刊的全套复印件。《芜湖报刊志》是这样评价这份报纸的:“……值得一提的是……《邮话月刊》,至1936年4月,共出12期,为芜湖最早出现的集邮专业性刊物,被《中国集邮书刊简目》收入,而为全国集邮人士所知晓。”
《邮话》:1936年5月15日创刊。封面为单色,32K铅印。在第一期的编辑琐言中说道:“本刊稿件重在研究心得及报告消息,其涉及个人私得者不愿揭载,惟近因上海发现诈骗之事,屡承会员函告或来稿,兹特选录一则,以儆害群之马……”该期上还刊有大同邮票会通告、大同邮票会章程,还继续连载慎翁的《世界邮票史》,《邮话》实际上就是《邮话月刊》的改刊,1936年8月停刊,共出刊4期。
《大同邮话》:创刊于1947年6月1日。发行人改为谢慎修的夫人陈文懿,第一期至第五期为16K4版报纸型,油印,从第六、七期(合刊)改为铅印,16K杂志型,至1948年1月共出版七期。稍后,于1948年4月至10月又发行季刊,仅见三期,一、二期为12K两版,第三期为32K四版。内容有邮闻、邮识及售品目录。它与抗战前出版《邮话月刊》和《邮话》一脉相承,早在1936年4月,大同邮票会就曾想将当时的《邮话月刊》改刊为《大同邮话》,也正因如此,在《大同邮话》第一期上,编者特意注明是复刊而不是创刊。
谢慎修在这三份邮刊的出版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谢慎修,就不可能有这三份邮刊,但对三份邮刊的研究如今仍停留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疑点亟待我们去发掘。
值得一提的是,谢慎修虽然对大同邮票社和大同邮票会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但所利用的却都是业余时间,换句话说,包括经营邮票社、为邮刊写稿件等等,都是在教学之余完成的。现在,大多数人只知谢慎修对邮票颇有研究,却不知作为一名教师,他在教学上也颇有建树。早在1915年,年仅20岁的谢慎修就已著有《作文法》一书,全书分上下两册,上海广益书局1915年8月初版,甫一面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到这年的11月已经再版三次。在《作文法》中,谢慎修对如何做作文、如何对文字进行描写等,都作了详细阐述。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当我们翻开这本已经发黄的线装书,重温那一段段隽永的文字,不由感慨万千,一时无语。
今天,芜湖的集邮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位居前列,这与当年谢慎修等人创办的大同邮票社及其派生出的大同邮票会是密不可分的。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谢慎修和他的大同邮票社已经淡出了人们视线,宛如飘落阶前的梧桐雨,有些零落,有些黯然。在芜湖古城内,大同邮票社有两处遗址:井巷10号和启春巷5号,但愿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遗址能得到应有的珍视,至于那位名曰谢慎修的先贤,我们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