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孝康
一九七七年十月,台湾影印出版了一本纪念二十年代皖南已故爱国青年诗人汪石青逝世五十周年的《汪石青全集》。目前,该书在大陆上尚未流行,知之者寡。我有幸于偶然之中看到:这是一本厚厚的十六开硬面精装书,封面为名人于佑任先生题写的五个草书大字“汪石青全集。”揭开首页,诗人汪石青的遗像赫然入目,其态丰姿潇洒,神采飞扬,矫矫不群,似从纸上复苏。另附诗人遗墨三四。《全集》约17万余字,包括诗、文、词、曲、杂剧、传奇、杂著等二十卷。系由诗人之长子,现居芜湖的汪稚青先生用近四十年时间搜求、抄录、编纂成书;诗人次子,现居台湾的汪亚青先生的影印本付印于台湾的。据卷首胡荫南的《汪石青传》及卷末稚青、亚青先生的后记,始知所刻尚非“全”集,有些散文、专著都不知散佚何处了。
当我读完《全集》并拜访汪稚青先生后,对这位六十余年前纵横江南诗坛的青年爱国诗人汪石青的形象,认识也逐渐清晰起来。
诗人汪石青(1900年-1927年),名炳麟,又字矞雯,别号玲山怪石。皖南黟县人。其父汪云雏是一位经营棉布业的商人,自清朝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便在芜湖长街开设“茀康”号布店(今芜湖市中长街16号)。诗人在芜湖生长。十二岁入当时教会学校圣雅阁中学(即今芜湖市第十一中学)读书。其间,从芜湖名士汪荔裳(绍明)学习古文诗词。所以,他对中国古典文学和英国文学两科都有比较深厚的基础,更爱上诗词这朵祖国文艺高峰上的奇葩嘉卉。在学校期间,他与同学刘季瑞、董天华等唱和不辍。又因偶向芜湖《工商日报》投稿,认识该报社长兼主编张九皋先生,并与之订忘年交。一次,因校方无理开除一个学生,诗人为之不平,起而与校方抗议,进而组织全班罢课,要求校方收回开除该同学的成命。校长(外国人)不允,诗人与几个同学愤而离校,转学至萃文中学(即今芜湖市安师大附属中学),遂于1917年在萃文毕业。由于他父亲在他毕业前两年(1915年)逝世,而其经营的“茀康”布店被一些管事、伙计欺骗并吞而改换为“华康”招牌。所以,诗人在中学毕业后就返故乡黟县玲山,一直没有再求学亦未就业。
1918年春,诗人与胡淑媛成亲。胡氏“娴书史,能文辞,伉俪至相得,”(引文均出自《汪石青全集》中胡荫南所撰《汪石青传》,下同)且温良恭俭。诗人在故乡,以他父亲遗产——布店拆伙余资,于宅畔筑一个小小花园,名“俪乐园”。园中垒牡丹台,辟兰畹、菊圃,栽樱桃、石榴、芭蕉、桔树,叠假山成奇峰,贮大缸蓄金鱼,又精心培育寒梅两株。诗人在故乡“左图右史,几案纷披。手不释卷,口不绝吟。”以整个身心投入,精神、生命都托付给了诗神。啸傲林泉,寄情诗酒,汪石青以传统的文人风彩安排着自己的生活。
可是在那个军阀割据、干戈扰攘的时代,这种避世的隐士式的生活是无法维持长久的。1922年,诗人的堂叔汪龙金(字礼卿)在宣城任商会会长,便带他到宣城去,意欲为他揽一工作。其时,宣城县县长李诚(密庵)与礼卿因公务往来,偶与石青相会,觉得他谈吐风雅,才华过人。惊异爱慕之余,欲招之入幕,助理文书,石青辞不就聘。但感李县长之赏音,便与其诗酒酬答,订为忘年交。
当时,宣城名士很多,如旌德王鸣(缩天),朱幼词、王本焘、女诗人陈洁瑜(王本焘之妻)、桐城张伯英、黟县胡荫南、安化王律侨等。他们结集一处,倡立“南楼诗社”,群推石青为主任,李密庵列名赞助。社规每月两集出题限韵,吟诗填词,题目有“西子”、“胡妃”、“歌风台”、“伐蛟行”;亦有讽世的仿乐府诗,如“拟老杜《诸将》”、“拟白傅新乐府”之类。每期都由石青汇集评骘,将其中质量较高的投寄发表于芜湖《工商日报》,凡此约有两年时间。他的同乡社友胡荫南在《汪石青传》中写道:
君(汪石青)客宣州,创立“南楼诗社”,以文会友。一时名士,如朱幼词、王缩天、王律侨、王榆省、陈洁瑜、张伯英辈皆翕然集纛下,推君为盟主。余时同客,亦附骥焉。月一二集,分题刻烛,四方更折柬相投。君第其甲乙而进退之,最其佳者揭之报端,予夺允当。于是名益盛。君豪于酒健于诗,每集辄把盏拂笺,警句挟𨤍醁而出,一座击节嗟叹。顾嗜酒疏狂,避俗若仇。有以碑志寿序求者,虽厚贽卑辞不应也。伶人某,慕君名,具醴酒致殷勤,求交于君,君眄而不顾。性卞急伉直而善怒。面斥人过,不稍隐讳,以是与人多忤,或以怪目之。君曰,其然乎,怪我固当。因自号怪石。尝有句云:“万里风雷行直道,半生诗酒养清穷。”其节概盖可想见。君虽磊落不群,而至性肫厚悃欸。有古风,笃友谊,重然诺,常解绨捐囷,以赒人之急。
当时,石青一面主持宣城南楼诗社,一面又与其它诗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如淮安金君珏创“莺鸣诗社”,常州吴剑门创“苔岑社”,丹阳沈习公创“萃英诗社”,澄海蔡竹铭创“瀛壶社”,都与“南楼诗社”通声气,相往来,诗词唱和,柬牒交驰。约在一九二三年,石青游上海,以所刻诗集为贽,求见上海诗人兼实业家、“家庭工业社”主办人陈蝶仙(天虚我生),请受业为弟子。陈蝶仙展读他的诗集,不觉诧异道:“你的诗写得很不错呀,我怎能做你的老师?”又问:“你的诗是从哪个老师学的?”石青说,他的授业老师是芜湖江荔裳先生,今已逝世。陈蝶仙点头道:“难怪,难怪,原来你是汪老孝廉的学生,可谓名师出高徒了。我们做个朋友,互相切磋吧。”石青又请从他学琴,陈蝶仙就带他到一间小书房,将七弦琴拿下来,叫他试弹。石青高弹他自己所制的琴谱。陈蝶仙见他指法熟练而声调尚欠谐和,就给他指出,同意收他为弟子,把所制琴谱传授于他。
常州苔岑社社友刘仲博,读石青诗而激赏之,投函求其全集,并约往游。石青欣然践约。与刘仲博、吴剑门、邓春澍、孙稻楼等诸名士同游天宁寺,赋诗论文,与僧谈禅,乘兴而来,尽兴而返。后来,石青从社刊上看到孙稻楼逝世的消息,为之惊惋。投函刘仲博、邓春澍,询孙君身后事,并请代其稿,商讨遗集刊行。刘邓两君将搜求到的孙稻楼遗诗寄交石青,石青为之编定刊印,自任刊资,而以书之售价赡其遗孤。常州老名士钱振锽(名山)听到这件事,非常感动。便与邓春澍联系,准备把他的著作《名山诗集》赠送石青——可惜迟了一些日子,石青已无从收到而阅读了。
当国民党在孙中山领导下进行改组,与共产党合作,发表宣言,以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和平奋斗救中国。胡荫南见到这份宣言,即驰函告知石青,石青读之极为兴奋,答书告胡荫南说,孙氏之三民主义,确为救时之良药,然须辅之以“三自”,即自由、自治、自强。自“五四”运动后,石青除写诗词外,又常写散文、短评。高倡:学生为救国动力,要救亡图存,要消灭军阀割据,抵制列强瓜分,只有一条路,即完全信赖和依靠知识阶级,组织全国学生起来救国,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一九二五年,上海“五卅惨案”爆发,石青闻之,愤激异常,握拳切齿,几欲怒发冲冠,即草《救亡刍言》一文,缕缕数千言,大旨为:踣专制以实施民主,废督军以统一兵权;学生与问国政,唤起民众;普选国家领导和军队司令以团结御侮;外交上联美俄以抗英日;国家工、商、矿路之建,可许外人投资沾利;而国家之政、军、警、税等权不许外人染指;必须收回一切租界及藩属……。石青并填“北双调”曲一套(见后附文)痛军阀之祸国,恨强邻之欺凌,警国人之自救。其词如鹃泣、如猿啼、如晨鸡鸣、如狮子吼,长歌当哭,极慷慨淋漓之致,爱国热忱跃然纸上。石青又撰《月中人》小说,言有大学生陈某,忧愤国弱取侮,潜心精研科学,发明梯云入月之术,得月中人助,率领月球战士返国,建立学生军,击退侵略者,统一全国,尽心复康乾时版籍。其主题是爱国主义思想,其创作方法是幻想,但不是如今我们所说的“科学幻想”,亦不是如旧小说《西游记》、《封神榜》那一套“仙佛迷信思想”。而是从《庄子》中“姑射之山”的“神人”与《列子》中“全其天”的“至人”领悟出来的一种哲理的玄妙幻想。当然,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诗人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作用,尚未悟出伟力蕴藏于工农之中,思想有其局限性。但是,我们从中亦可见诗人爱国主义思想之一斑。
一九二五年春,诗人自宣城归黟山,遂不复出。即以山水花木为友,以诗文词曲为务。除与妻子儿女家庭生活,神交诗友,函札往返外,有堂妹慧贞、族弟路云、族妹琼芝、外甥江玉堂等四五人跟他学诗。他就教这几个青年吟诗填词,讲解格律,指点作诗。以《唐诗三百首》、《白香词谱》为简单的初级课本,谆谆教诲。但这几个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年,基础差,又不耐心受教,不到一年,便纷纷离去。只有族妹琼芝一人能笃志研习,坚持到底学习一年。颇能吟咏,又进而学填词、学谱曲、学鼓琴,如是者三年。一九二六年,国民军北伐,南北军大战于苏浙赣皖等省,烽火蔽天。军阀孙传芳、刘宝亭败绩,所部纷纷溃退,在皖南一带大肆劫掠,黟山亦未能幸免。诗人此时愤怒焦急,挈妇将雏,逃避于山谷之间。岁暮底定,意欲出山而无所投足。就在一九二七年春节,以一周的时间,聚精会神和他的琴师陈蝶仙《筝楼聚影诗》原韵成上下平三十首《游仙诗》,自刻蜡纸,推油印数十份,分寄给他平时往来投赠的各报刊,如芜湖《工商日报》、武进《兰言报》、盐城莺鸣社、澄海瀛壶社、上海《黟山青年》、丹阳“萃英社”等等。就在同年二月十日这一天,诗人偕族妹琼芝共沉于黟山的屏山湖。胡荫南在《汪石青传》中持笔志痛道:“时为民国丁卯孟春之九日,距生于庚子仲冬之七日,春秋二十有七耳,呜呼!”
诗人逝世时,即距今五十八年前,其时有些报刊曾出悼念专辑。如芜湖《工商日报》主笔张九皋(又署静生)、名作家张恨水、武进老名士吴剑门和刘仲博、老画家邓春澍及丹阳、淮安各处诗友多有诗词文联等挽辞。兹记澄海蔡竹铭所作挽联两幅云:
一、
广陵散无复人间,只空怜潭水多情,临川纪梦;
采石矶竟随仙去,徒太息香山联句,杜老吞声。
二、
鸿雪因缘叹偶然,想俞伯牙钟子期,今同一哭;
龙云追逐悲已矣,如韩昌黎孟东野,世有几人。
石青一生写作,以诗为最多,近千首;词次之,不甚多;又有南北曲、杂剧、传奇等;诗人自译自己的作品:以曲为佳,诗次之,词平平。文章千古,得失寸心,可谓有自知之明。其他散文及专著多遭散失。诗人有二子,在遗孀胡夫人含辛茹苦劬劳抚养下,均幸生长成立,毕业学府,服务社会。长子稚青肆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中文系,曾任芜湖市邮电学校教师,现已退休;次子亚青毕业于皖南学院经济系,现为台湾省银行副经理。
为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思想、艺术之脉博,我特从这本《全集》中抄录诗人的遗作数首,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汪石青遗作
一、七律二首
小病抒怀
禹甸秦封好旧基,枪耕炮耨此何时?
近来看遍哀鸿野,不忍重吟麦秀诗。
赤手欲偿肩上责,青年半向病中羁。
一炉一卷颓然卧,只有空言絮不辞。
避乱屏山夜作
月离离处夜森森,一角屏山拥寂岑。
岂是书生难挺拔,可怜王气太消沉。
玄黄战里诸百劫,饥溺场中一片心,
谈剑谈兵空复尔,尊前搓手费沉吟。
二、词一阕,水调歌头・癸亥除夕(按“癸亥”为一九二三年)
雄剑一声啸,花气涌如潮。苍茫痛饮歌哭,又是岁除宵。去日芳华无迹,此日笙歌无恙,来日恐无聊。醉眼看儿辈,予室尚翘翘。
吟眉动,箫心热,酒怀豪。年光原是如锦,人自等闲抛。不数须眉脂粉,无论朱颜白发,今夕总魂销。安得身千亿,处处吊吾曹。
三、曲一套,北双调・五卅惨案长歌当哭
新水令
乾坤如斗困书生,说维新自由平等,雄风淘浊浪,正气逐晨星,扰扰营营,论人心,照不尽那祖龙镜。
驻马听
想当初革命功成,推翻专制同欢庆,又谁知中间蹭蹬,恶魔起灭没消停,袁家帝制既称兵,吴家统一尤狂逞,谁能省,许多怪事书难罄。
沉醉东风
君不见莽中原山残水剩,望天涯金粉飘零,大厦待支撑,却怎的自家争竞,小排场炮耨枪耕,大经营地盘吞并,方才是鸣玉刑牲,转眼又马腾卒劲,大伙诸天风雨,群龙不靖。
乔牌几
又不见津梁陷阱,出门处谁侥幸,萑苻满地伺人行,硬授外人话柄。
雁儿落
要晓得一回回伤心外侮乘,都是你一番番透骨沉迷病,既然是主权儿无端太自轻,勾引得别人家屡次来求逞。
得胜令
呀,劣和优成败影随形。要图强息不从头挣,你记得,庚子年联军恣蹂躏!你记得,甲午年海战大牺牲!丁宁,休忘却心头哽,惟应前车鉴所惩。
甜水令
况今日风潮太猛,把我们神明胄裔,一任他碧眼欺凌,这一番英日两狰狞,沪上的枪声,汉阳的噩耗,叠连摧警,是不是石破天惊!
折桂令
热心的死目难瞑,奔走的弟弟兄兄,瘁魄劳形,倘若是后盾肩承,甘言图听,没一个能作干城,兀的不霎时冰冷,断送神京,又何止孤负宁馨,贻笑联盟,还怕要肉袒牵羊,墟社犁庭。
碧玉箫
俺则洒痛泪胸头热哽,把舌莲吼起,呼天不应,好舆图空照影,前路望,没光明,枉有了如山的侠性、如海的豪情,抚头颅抖扑起风云冷。
鸳鸯煞
新闻载不了风鹤警,国民捱不尽疮痍病,由得他异类野心生,万目中居然的肆横行,魑魅般施凶猛。草菅似残人命,这奇辱的难胜,俺问你雄狮睡几时醒?俺问你封狼祸几时靖?
说明:
1、文中凡引文均出自《汪石青全集・汪石青传》。
2、文中其它史料均系根据调访汪石青长子汪稚青先生及已故张九皋先生《鹤影自传》第一册。
3、据悉,《汪石青全集》一书在省图书馆、安师大图书馆、芜湖市图书馆内有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