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贤彬
余年七旬有二,以锻炼寄托,每晨去赭山活动,久之结识不少山友,谈古论今,无所不至。一日谈及芜湖山多,随之你一言、我一语,一下说出四五十座山名。
我于锻炼、观赏、谈论之余,多方搜集资料,整理出芜湖部分山志十八篇。按每篇山志中史实的年代先后排列。资料来源,大部分摘自《芜湖市志》、《芜湖今昔》、《芜湖人物志略》和芜湖政协编印的《芜湖文史资料》以及芜湖民间传说和我个人的回忆整理而成。
由于我水平所限,错误难免,特请原芜湖市图书馆馆长、安徽省太白诗词学会副会长阮鸿藻老先生给予校订,在此深表感谢。更希望芜湖老前辈和读者不吝指教。
芜湖山志的目录为:一、天门山要塞;二、干将铸剑遗址——赤铸山;三、芜湖最早的城墩遗址——鸡毛山;四、芜湖最早移民百越族居住地——荆地;五、鹤儿山上的寺院与教堂;六、后家山的古墓群;七、芜湖八景之——白马山;八、赭山史话;九、范罗山今昔;十、四褐山上的烽火台;十一、江防要隘——弋矶山;十二、严家山下的尺木墓;十三、周家山的僧尼墓地;十四、最早英国驻芜领事馆旧址——雨耕山;十五、狮子山上燃起了反奴化教育烽火;十六、凤凰山上的萃文中学;十七、铁山宾馆及皖医;十八、大官山的民生中学。
天门山要塞
天门山亦称东西梁山,位于芜湖市北郊。东梁山海拔八十一米,濒江而立,与西梁山隔江相望。两山夹江,犹如天门,素有“长江锁钥”之称,为历代军家战略要塞。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吴伐楚,战于长岸,吴师大败。(长岸指今芜湖市北郊沿江两岸、东西梁山一带)。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二月,江州刺史臧质依南郡王义宣反宋。孝武帝派柳元景、王元谟讨伐,进踞东西梁山,屯兵姑孰。五月南郡王义宣至芜湖,臧质攻陷西梁山,义宣派刘湛之屯兵西岸进攻东城。薛安都斩刘湛之。义宣失败。
唐高宗武德六年(623)辅公祜据丹阳(芜湖)起兵反唐,诏赵郡王李孝恭、大将李靖、李世勣等分兵围攻辅公祜。武德七年(624)三月破辅公祜于芜湖、拔梁山三镇。
明、清时期,自四褐山下至东梁山汛地二十里,属大信河巡检管辖,为汛防地段。设有烟墩,上架铁炮,堡垒森严。清咸丰三年(1853)二月,声势浩大的太平军,攻下芜湖后,顺流而下直捣南京,把清军汛防所扫荡无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九一二年十月,护法爱国陆军十五师师长孙品骖率军守芜湖,十月三十日孙中山乘“联鲸”号军舰,从九江来芜湖视察,后往东西梁山观阅炮台。
解放后,为沟通皖中及华东电网连接,利用东西梁山两岸的有利的基高地形,于一九五八年八月动工兴建东西梁山过江电线。一九六〇年八月八日竣工,九月二十九日开始通电。塔身高一百零四米,塔间距越一千四百一十一米,堪称华东电网第一输电高塔,从而加快了安徽全省的工农业发展。
干将铸剑遗址——赤铸山(神山)
赤铸山为楚干将铸剑处,早有历史记载。据《图经》及《芜湖县志》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475—221年),著名冶剑师干将及其妻莫邪,为楚王在赤铸山铸剑。他们从实践中摸索出使用头发和鸡爪投入炉中,炼成渗碳钢,铸造芙蓉剑,破山试剑,可与太阿比美(芙蓉、太阿均为干将所铸之雌雄宝剑),至今赤铸山尚存干将铸剑遗址:淬剑池、砥石及火炉山、铁门槛等地为干将设炉炼钢处。
干将是楚国人,善制利剑,后被楚王杀害,其子赤鼻葬父于神山南侧,依山为坟。浙江莫干山亦有干将铸剑之说,为考证,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候仁之先生于一九七九年来芜考察后认定:芜湖神山干将铸剑处屡见史乘,文字记载亦早,今神山仍存干将铸剑遗址。
北宋诗人黄庭坚于绍圣元年(1094)出任宣州时,因修《神宗实录》多处不实,被弹劾,待问听处。在此期间,他携全家寓居芜湖赤铸山隐居读书。时遇雪后天晴,漫步于干将铸剑遗址之间;银装素裹,红岩冰凌,吟诗赞道:“读书在赤铸,风雪弥青萝。汲绠愁水断,树酷怯路蹉。玉峰凝万象,绿萼啄群螺;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
明代著名传奇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6),晚年曾寓居芜湖一段时间,为借古讽今,鞭挞丑恶,写了一首《赤铸山》寄托感慨:“干将昔此铸芙蓉,风雨千年石上松,借问阊门腾虎气,何如江上锁蛟龙。”
上述记载证明,干将铸剑处,实为芜湖神山。
神山位于芜湖东郊三公里处,有绿地四千八百九十亩。是芜湖最早开辟风景区之一。由神山、赤铸山、火炉山、马鞍山绵延环绕为一体,统称神山公园。赤铸山最高、海拔七十三点七米,其次诸山为四十至五十米。芜湖县志载:“山势逶迤,蟠结幽邃。远眺丹阳,诸峦绵亘相接。赭塔,荆壁东西夹辅”。
解放前期,神山杂草丛生,坟冢累累,为荒山秃岭。一九五八年芜湖团市委发动六千余名青年进行绿化达五百三十余亩。先后植树六万五千六百余株,开垦苗圃三百零四亩。一九八三年于进山处建“神山公园”牌楼及登山水泥路面。八五年恢复了淬剑池、试剑石和铁门槛等景点,是年开挖了人工湖,命名为“芙蓉湖”,是市民夏日游泳纳凉胜地。
一九八三年重建了“志喜亭”,恢复“神山时雨”典故:宋乾道七年(1171),芜湖遭受大旱,县令沈端节到神山“李卫公祠”祈雨,二日后果降大雨。(李卫公祠建于唐代末年,为祭祀唐大将李靖所建、宋废、明重修又废。)因仿苏东坡的《喜雨亭记》文意,亦于神山建“志喜亭”,废于清嘉庆年间。后于原址改建“三茅君殿”,后废。
神山北麓有“罗汉寺”一座,建于宋政和年间,毁于明清。
一九五七年五月于火炉山建造了皖南第一座火葬场。改变了芜湖几千年来死人与活人争夺土地的旧俗。
芜湖最早的城墩遗址——鸡毛山
根据史料记载和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专业师生的研究,芜湖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城址经历了几次变迁和扩大过程。芜湖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今市东南四十里处的水阳江对岸。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至三国时期战争频繁,芜湖地位日显重要。吴国地处江东,以长江天险与曹魏对峙。但鸠兹位于今市东南的咸保圩,距长江较远,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黄武帝二年(223),孙权将芜湖县治西迁至今城东南隅鸡毛山一带高地上,成为芜湖最古老的城区。东晋时期,芜湖已成为临江重镇。晋元帝永昌元年(322),至晋明帝太宁二年(324),武昌守将王敦谋反,起兵武昌,屯兵芜湖,驻扎鸡毛山,筹划率兵攻打晋都建业(南京)遂依山垒土筑城,志称“王敦城”。(遗址今鸡毛山第二中学一带)。同年六月,大将王敦将举兵,明巴帝密知之,乃乘骏马,潜行至于湖(芜湖)暗察敦营垒。敦日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儿(指明帝)来也!”使五骑追帝。帝驰去,见道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骑来,可以此示!”追者至,问妪,妪曰:“去远矣!”因此鞭示之,传玩良久,帝获逃。北宋元丰八年(1085),芜湖东门承天寺方丈尚蕴湘募建了“梦日”和“玩鞭”两亭。梦日亭毁于明嘉靖前,清咸丰后曾在此处修火药房,即今鸡毛山原址有“火药房”地名之称。
两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芜湖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成为当时沿江一带名城。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5),芜湖筑垣,即宋城,规模较大,著名诗人林浦《过芜湖留咏》“山掩北城当北起,渡中官道向南流。(山指城北神山,渡指扁担河,南流入青弋江。今北门外高城坂和东门外鼓楼岗均为宋城遗址)。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兵不断南侵,芜湖城垣遭兵焚,成为废墟。南宋淳熙七年(1275),为抗击元军,在芜湖激战,城池又遭破坏。元初芜湖县城又行恢复,但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部将革洊兴率兵与元军在芜湖激战,城郭又成废墟。明初,为了休养生息,实行“堕城罢戊”政策,规定“邑非附郡者不城”。当时芜湖县属太平府,因此没有建城。
明嘉靖(1522-1566)年间,芜湖城垣尚未建筑,当时被称为“老船主”的老牌汉奸汪直,勾结倭寇大举入侵,四处劫掠。有一股倭寇自杭州登陆,突入安徽歙县、芜湖、进犯南京,有五十余名倭寇流窜芜湖烧杀抢掠,其间(1559年)芜湖被盗七千缗。万历二年(1574年),芜湖又遭盗抢五千八百缗。朝庭甚怒,从万历三年(1575)开始建城,历时六年方告建成。新城址除部分利用宋城遗址外,且向南移至青弋江边,西面把长街划出城外,比宋城范围缩小,圆周仅五华里,高三丈。四方辟四座独楼城门,即:宣春门、长虹门、弼赋门、来凤门,另有三道便门为“迎秀门、上水门、下水门”。当时兵部侍郎、戏曲家江道昆(歙县人)作《芜湖县城记》勒石于东门城楼。新城虽为缩小,但面貌大为改观。画家肖尺木咏道“环如鳞瓦排蜂衙,高低粉堞十万家”,可见当时气象为之一新。
芜湖新城范围缩小,县儒学东临城墙,正南大成坊逼近城墙根,几乎把县儒学基址削去三分之一,没有出路。巧合自建城以后,儒学员生参加乡试中,被录取的贡生、举人、进士极少,人们认为“文运不振”,是城墙阻隔了山川灵气,因此“文星”不得高照。乡绅和教官生徒主张凿开城墙,开辟一座新城门。由于资金缺乏,延拖了三十七年。万历四十年(1612),京兆理事周于藩巡视芜湖,接风宴请,席间他也力主开辟城门,后才报请朝廷批准动工,历时七年方才完成。儒学员生罗万爵作《开金马门记》,说:“兹役也,巧输智,勤输劳,至赤贫之士辄以膏火资输之”。按照周于藩意见,根据县儒学门南为白马山,东南隅为荆山,城门则取名为“荆马门”。传说荆山产金石玉矿,“荆”与“金”又为同音,则称之为“金马门”。皇帝内廷亦有金马门,为翰林学士待诏之处。李白受唐玄宗李隆基召见时即在此处,有诗云:“晨入紫禁官,待诏金马门”。门命金马,正是儒生们梦寐以求,寓意吉祥的大好愿望。
芜湖县城在清顺治、乾隆时,曾两次整修加固。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芜湖多次展开争夺战,历时十年,城池大半毁坏。光绪二年(1876),根据中英《烟台条约》,芜湖辟为通商口岸,残破的城墙已成为发展城市的障碍。后经陆续拆除,拓为环城马路。今镜湖区环城东、西、南、北路,就是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城墙遗址。昔日鸡毛山已面貌全非了。
芜湖最早移民“百越族”居住地——荆山
一九五九年《考古》杂志刊登的《芜湖蒋公山遗址调查小记》写道:一九五七年在大小荆山一带发掘出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发现有石刀、石斧、石凿等文物。这表明在四千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在阶级社会出现以后,中国南部及东南部有“百越族”,他们“断发文身错臂左衽”,依山傍水,从事渔业和农业。秦、汉时,由于逃避战乱,百越族的一支瓯越人的内徙于江淮之间,其中一部分迁徙皖南山区,有的留居于芜湖大、小荆山一带,史书称之为“山越”。芜湖县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218),丹阳师费栈受曹操印绶,煽动山越人作乱”。由此可证,山越人就是大、小荆山一带最早的芜湖居民。荆山是山青水秀,水源广阔,山越人在此以捕鱼为生,长期定居了下来。
荆山位于芜湖市东南十六华里处,由大小两座山头组成,海拔九十六米与五十五米。
相传荆山是卞和得玉之地。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当时芜湖属于楚国)有位樵夫名叫卞和,在荆山找到了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卞和欺骗国王,砍断卞和左脚。武王接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仍认为卞和欺诈,又砍去他的右脚。卞和遇此酷刑,伤心透了,抱着璞玉回到山中,日夜啼哭,眼泪哭干了,流出了鲜血。不久文王接位,卞和不再献玉了。文王知悉,诏下和进宫问他:为何如此伤心?卞和答道:我不是为我砍去了两只脚而悲哀,我悲伤的是那些昏愦之人,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好意当作欺诈,可惜此玉永远被埋没了。当文王命人碾出这块玉,封卞和为云阳侯时,他已不辞而别。从此称此玉为“和氏玉”。历史上的蔺相如“完璧归赵”传说就是这块玉。
荆山不仅是芜湖最早的居民发源地,由于它的山青水秀,风景优美,为历代名士游览胜地。元延祐年间(1314-1320),欧阳玄(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曾任芜湖尹(即知县),他对芜湖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颇为欣赏,多加保护,使山川增色。传说著名的“芜湖八景”是他在任期间形成的。据康熙《太平府志・文艺志》载,他对芜湖每一景点,均有赞咏七律诗留存。
大小荆山之间,隔着荆𡊱港湖滩,南与天成湖(周长二十五里)、易太湖(周长五十余里)毗连。每值盛水之际,三湖相连,一片汪洋,大小荆山矗立于水中。两山夹湖相对,山水贯通,遥望状似娥眉,故亦称之娥眉山。欧阳玄常泛舟湖中,浏览湖光山色。其《荆山》七律中写道:“一山西出一山东,八字分明在水中,来往古今多少恨,客愁无不在眉峰”。(愁容是指他本人思乡之情,他的故乡古属荆州,亦有产玉石之称的荆山)。其另一首《荆山寒壁》中写道:“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他离任时,对芜湖依恋绵绵,在《解任别芜湖父老》诗中云:“政绩在公人毁誉,交情临别见亲疏”。后人为纪念他,将荆山之水,取名为“欧阳湖”。由于自然变迁与青弋江改道,现欧阳湖已不复存在了。
古代欧阳湖,连通弋水,漪涟千顷,湖水清澈如镜,山影碧透水底,称之为“荆山寒壁”。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阳佳节,龙舟竞渡,热闹非凡。清人汪可准诗云:“湖山几载梦思通,画舫轻摇似镜中,云映酒樽双岫碧,烟移花岸一片红”。
荆山正峰浮𪩂,举一方之文字,称之“文笔峰”,小荆山”居六秀之方,位太乙璇宫之地”、与县城大成坊(儒学)相对,称之“贵人峰”。山麓有奇石,曰:“鹤迹”与山南“龟文”巨石夹欧阳湖相对如石屏。传为仙人来此游玩之所遗。
荆山之石,其奇特者为“荆山石壁”。真有“平芜一望连天水,峭壁千寻宿暮云”的境界。明人卢宗哲在《荆山文笔峰记》中说:“……擅荆山之胜者曰石璧,峭壁竦特,如半壁倚空”。崖壁顶端刻有一丈见方“寒壁”两个大字,为明代御史骆骎题写,这也是“荆山寒壁”之由来。
“荆山寒壁”为芜湖八景之一,山水相映,林木葱郁,古刹亭阁,错落于奇峰峭壁之间。夏可避暑,冬令赏雪,景物之胜,使游人留连忘返。历代文人墨客常至此游览湖光山色,吟诗作画。
荆山寺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为芜湖官绅集资次第建成。清乾隆、同治年间重修。光绪七年(1881),再兴土木,建成三开间三进两厢,前进和中进为大殿,供奉地藏菩萨丈六坐像,旁立文殊、观音大士铜像,高约二米,左右罗列十八罗汉,宝刹巍然,当时香火极盛。殿后紧连寒壁佛刻,浮刻有:暹罗老纳、迦南、二十四诸神及上界五百尊佛像分列左右。佛刻神态各异,庄严肃穆,气势宏伟,令人赞叹。经鉴定:右壁佛刻始于明代,刻工精美,左壁佛刻延至清初,刻工较逊,前后工程延续一百四十多年,其文物价值较高。寒壁上左角刻有一只石鸽,栩栩如生,势似飞腾。民间传说,鸽子原为一对,经仙人点晴后,夜间飞落濮家店,因此人们称濮家店又为“白鸽店”。另一只因天亮了,未即飞去,留于石壁上。
山门西向,有“文昌阁”,下临碧潭,垂岩列屏,削壁依空,仰视岩矗立千仞。俗称为半边天。
山间有朱园,为明代举人朱万爵(字孝廉)所建,他以亲老不仕,筑别墅于荆山,木楼草阁,绕以粉垣,园内花木成荫,清静幽雅,以其姓氏命名曰“朱园”。朱万爵偕其弟万寿、万选终年在此闭门读书,布衣蔬食,二十年足不至都市,肖尺木等名士常往与游。后常有人瞻仰。清代朱继孔《登荆山》诗中云:“屡寻寒壁登峰顶,数访名园坐石头”。
登山而上,翠竹夹道成荫,山顶一巨石凌空拱起,内可容纳数十人,古称“飞凤亭”。石旁有座“文星阁”,为三重檐、六角亭阁,有曲房小厦,供游人乡邻作书房客舍。阁后有小径直达山顶,常年游人不绝。
荆山寺、欧阳湖、寒壁佛刻,朱园,在历史上即为“荆山寒壁”的风景内涵,为芜湖重要的佛教胜迹。
荆山之石,质坚而闻名,为建材上品,早在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就采用铺设长街路面。至明成化年间(1465),已形成大量开采。明世宗嘉靖年间,徽州一地主巨户阮弼、字长公,闻荆山产佳石,质坚光滑,可作“碾石”,碾染出布缕坚而不松,操作时不易发热,但开采困难,价格昂贵。阮氏凭藉资本雄厚,来芜开设“阮长公染坊”,搜罗佳石,为他的染坊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快蜚声大江南北。
嘉靖前后,荆山已遍地疮夷,皆堑为坑谷坡陀,所谓的“龟文”、“鹤石”,已无遗迹。水部许用中认为荆山是芜湖之“文运”。在山上建造“梓潼祠”住人看守,并捐资周济开山工人,禁止采石,但屡禁不止。到清末荆山辟为采石场,破坏极为严重,大量优质石料,源源不断运走。周围住民房屋,均以石料垒成。民国三十六年(1947),成立了“荆山古迹修复委员会”,对荆山古迹拟欲修复。
解放后,“荆山寒壁”被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省文化局派员察看,拨款维修。一九六二年省委书记李葆华亲临荆山禅寺,察看“寒壁佛刻”,指示要将古迹保存。芜湖文化局随即拨款整修寺宇,铺设登山石阶。一九六四年省政府又拨款一万元,用以维修寒壁。不幸在“文化大革命”的狂飚中毁之殆尽。寺庙被拆,寒壁被炸,千年文物古迹,荡然无存,只留下荆山的历史和传说,尚为人们津津乐道。
鹤儿山上寺院与教堂
鹤儿山滨临大江,山岗长如鹤颈,东低西高,似仙鹤卧巢,故以山形而得名。傍东山麓,有吉祥寺,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二年(346),为芜湖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五代时李昇逃避徐知训的迫害,曾隐匿在此。公元九二三年李昇建立南唐后,拨款重修庙宇,亦赐名为“永寿院”。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又改称吉祥寺。寺内左有东退庵,右为西退庵。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因修史不实被弹劾,时寄居东退庵读书,故东退庵又名“黄山禅院”。山上有“雄观江声”禅堂,后改为“观澜亭”。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由芜湖县令朱以于原址重建,张孝祥书额,后又废。明崇祯八年(1635)改建,在原址附近重建“雄观江声”,亦增建三元殿。据传说:三元殿旁有块响石,人立其旁,即闻江涛澎湃之声,故曰:“雄观江声”。
吉祥寺历经兴废,代有增修。曾留下苏东坡、黄庭坚的书法手迹,即苏东坡的《花卿歌》和黄庭坚为《花卿歌》书写的跋,均石刻嵌于寺壁。北宋元祐年间,苏东坡年近六十,贬官南海,第三次舟过芜湖,漫步鹤儿山,重游吉祥寺,饮酒解愁,摘花插鬓,自得其乐,写了《鹤儿山》诗一首以纪此行:“老人簪花不自羞,花因自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后画家肖尺木取其诗意及鹤儿山景色,画了一幅《坡仙吉祥寺赏花图》,作为《太平山水图》四十二景中之一,苏诗肖画,相得益影,后收《芥子园画谱》,并传入日本。
吉祥寺最后毁于太平天国时期,吉祥寺仅作为芜湖的街道名称,留传至今。
鹤儿山山顶上有座明代建造的八角亭,双层楼阁,高敞雅致,登楼鸟瞰,烟波浩渺。崇桢四年(1631),文学家王思任在芜湖任关榷史时,根据谢眺的“天际识归舟”诗句,改八角亭为“识舟亭”,亦作诗引用王粲登楼和宋玉悲秋的典故,说明此亭为重阳登高之胜地。从此每值秋季,游人登楼看红叶,望归舟,抒发情怀。
鹤儿山识舟亭,也曾留下过《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足迹。他乘舟路过芜湖时,遇风浪停泊鹤儿山下,上岸散步,在吉祥寺前茶馆喝茶,吃了三个烧饼,需六文钱,而腰中仅存五文,走不出茶馆,幸遇老友王昆霞道士代付了茶钱,亦请吴敬梓上识舟亭饮酒,又遇故乡父辈朱乃吾,三人同饮至夕阳余晖,吴方告辞,朱乃吾亦赠银十两弥补川资。事后吴敬梓把这段在芜湖“文钱逼死英雄汉”的遭遇,借杜少卿之名,写进《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里。
一八八六年天主教法籍传教士金世玉,在英国驻芜领事署的庇护下,看中鹤儿山这块土地,强租约十六亩建造教堂和住院,一八八七年开始建造。一八九一年五月十一日因芜湖教案,教堂被群众焚毁。在教案善后谈判中,清政府屈从上海法国总领事格臬,以教堂被焚需重建为籍口,指定包括八角亭在内的鹤儿山全部土地划归天主堂所有。清政府代表江海关道聂缉槻表示同意。这又激起芜湖人民极大的愤慨;贴标语、呼口号:“国家土地寸土不能割让”,不惜流血,准备再次斗争。并联名上书:“坟冢累累,不易迁移”为籍口,不予承认,坚决反对,法帝国主义怕再次发生反洋教暴动,放弃了霸占全部鹤儿山的野心;改向清政府索取赔款十二万三千两白银。一八九二年在原教堂旧址上的扩大规模重建,一八九五年建成。但鹤儿山上的“识舟亭”仍因扩建教堂,被迫迁至鹤儿山北侧山后重建,复名为“八角亭”,但已大为逊色。近一个世纪的苍桑巨变,山、亭全无,仅“八角亭”这条街道名,留存至今。
后家山的古墓群
位于鸠江乡神南行政村的后家山,以山为冢,封土高大。在封土内曾发现自东汉至宋代冥器碎片。一九九〇年十二月发掘清理了两座东晋砖结构单室墓。墓砖呈青灰色,饰有多种几何形图案,其中一座墓墓壁处发现有铭文为“永和四年”(348)的有年份砖三块。出土器物有鸡首壶、四系罐、水壶、滑石器、瓷盏、石块等。东晋纪年墓在芜湖发现尚是首例。
芜湖八景之一白马山
白马山于芜湖市南十二公里处,海拔一百二十三米,势如奔马,县志载:山面皆峻石嶙峋,内有洞穴,深广莫测,夙多仙迹,古称:“白马洞天”,为芜湖八景之一。
山之东西两侧,各有一洞,一曰观音洞,一曰神仙洞。观音洞内有一石窟,窟内有一尊小石佛及一小石池。神仙洞内亦有一石窟,向前分左、中、右三条巷道;中间倭窄,没人到过尽头。洞里黑暗无光,可听有呼呼声响,象似巨蟒,已封闭。
山下有一燕洞,穴内钟乳石倒悬,深广叵测,名为“紫燕洞”,俗称燕窠洞。每入冬际,成群紫燕飞藏洞中避寒越冬,冬来春往,年复一年。当地居民有焚牛屎祭祀洞神风俗。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七年(463),因“牛屎”与“刘氏”谐音,敕禁此俗,紫燕来此越冬者绝迹。至明代紫燕才逐渐多起来。
北宋时,山上建有“三圣祠”,供奉灵威、灵祐、灵显三公。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下诏“三公”晋封为“三王”,嗣后逐年破落。
元代,白马山胜景重兴,林峦郁茂,紫燕复归,游客频至。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画了一幅《白马洞天图》亦题诗其上曰:“紫燕避寒霜,万雏啄石乳”。
明初,三圣祠敕改称“护明寺”,为道家活动场所。据民间传说:元末,朱元璋攻克芜湖后,需造船攻打采石,但树木不足,查寻白马山三圣祠前有一株巨大的白果树,但刀锯不入,朱元璋亲试,果真如此。便向三圣许愿:“保佑攻下采石,夺得金陵,日后扩修庙宇,为三圣装金。”三年后朱元璋在金陵果登龙庭,因赐名“护明寺”,扩修了庙宇。宣德年间,孔德绍《登白马山护明寺》诗中道:“层台耸灵鹫,高殿迩阳鸟。……白云起梁栋,丹霞映栱栌”。说明护国寺是座规模宏伟的庙宇。嗣后年代失修,庙堂倾圮。成化年间(1405),道士葛宽近二十年募化重修殿宇,恢复了“白马洞天”景观,游人不绝。明代王恒赋诗云:“白马山中别有无,洞中仙去已多年,至今遗迹游人赏,棋局松阴鹤自旋”。游人徜徉云外,悠然自得。画家肖尺木仿王蒙笔法画了一幅《白马山》,作为他的《太平山水图》之一,描绘了白马洞天的山色野趣。
明亡寺废,在护明寺遗址东侧,兴建一座天花圣母娘娘殿,由女道士主持,香火兴盛一时,清末娘娘殿也遗毁殆尽。仅存下近千年的白果树,可惜在一九六九年被霹雷击毁。至晚清时期,白马洞天的景观日趋衰落。历代采石不绝,烧制石灰。一九八二年建成年产五十万吨的中型水泥厂,炸山采石,古迹全毁。
抗日战争期间,一九三八年一月,国民党五十军一四四师,由南陵三里店反攻驻芜日军,在白马山激战七天,伤亡近半。此段抗日史,鲜为人知。就此附笔。
赭山史话
赭山位于芜湖市中心。大、小赭山,南北逶迤,中为鞍地;前者称大赭山,海拔八十四点八米,后者为小赭山,海拔六十七点九米,周长四点五公里,因山石丹赤而得名。
赭山为芜湖群山之首。南濒镜湖,西临长江,北与凤凰山、铁山毗连,东有赤铸山、火炉山、神山拱卫。民国八年芜湖县志载:古人称赭山为江城“雄山”。古邑又称“雄阜”,曰:“左控大江,舳舻云连;俯瞰城廓,历历如绘;每当雨后,岚光缥缈”。宋代诗人黄庭坚有:“玉峰凝万象,绿萼绕群螺”诗句描绘赭山。南宋张孝祥《游赭山》诗:“霜染枫林树树嘉,残阳野刹乱鸣鸦”。赭山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奇花异草、古木参天,石阶曲径,林荫幽静。游人到此可领赭山风光独特的情趣。
赭山自一天门至广济寺,庙宇林立。据市志载:有崇文庵、功德林、来佛寺、六度庵、卉木庵、万缘庵、园通庵、普慧庵等;一庵一景,目不暇接。
广济寺位于赭山南麓,为唐代古刹;建于唐昭宗乾宁四年(897),起源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朝鲜新罗王子、僧人金乔觉渡海来到芜湖,在赭山结茅庵驻锡。后往九华山创九华佛寺,故广济寺亦有“小九华”及“九华行宫”之称。僧人金乔觉园寂后,佛徒尊称他为地藏菩萨化身,又称金地藏。唐光化年间结茅庵改称永清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16),又改称广济寺,一直沿用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太平天国时被毁。同治、光绪年间按原有规模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佛像被毁,庙宇被市电表厂及人防办占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内原景逐步修复。千年古刹,殿宇重辉。一九八三年国务院明确规定:“广济寺为全国重点佛寺之一”。
寺外有“经幢”两座(即石雕唐幢)。寺内自下而上有:天王殿、延寿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殿殿高叠,贯穿相接。各殿佛像罗列,神态各异。出大雄宝殿后门,为一线天,八十八踏石阶,两旁护有铁链,直至广济寺主殿地藏殿(即九华行宫)。各殿前均有巨鼎香炉,地藏殿前为最,直径达两米。每年七月三十日为地藏吉施之日,举行庙会,进行盛大佛事活动;香烟缭绕,古钟回应,余音数里,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历来朝九华香客,先来芜湖“九华行宫”拜敬头香,在香袋上请留“九龙背钮”金印。
“九龙背纽”金印,为唐肃宗至德二年(758)敕颁。金印为赤砂金所铸,刻有阴文篆字,曰:“地藏利成方印”字样;边刻至德二年,方三寸六,重八斤半,四周镌刻九条飞龙,神态逼真,印柄有九龙环绕,如腾云驾雾,栩栩如生,玲珑剔透,不失为一件艺术珍宝,唐末五代时,曾遭遗失。清光绪年间(1875-1908)金印又遭被盗,几经沧桑,失而复得。为防止再遭失窃,光绪年间在上海仿铸铜质“地藏利成方印”一枚。在仿制过程中,可能工匠末见实物,仅凭口述,误刻为阳文篆字,边文字错铸治德二年,印柄仅一孤零零地立体龙头雕像,艺术价值大为逊色。日军侵占芜湖时,一九三七年底,金印险遭抢走,当家师昌明和尚与三名贴心弟子,早有预防,埋在寺后墙脚下,誓死保存了金印。金印现保存在芜湖市财政局内,是一件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唐代文物。
广济寺主殿右侧为观音殿,供奉着唐代铜制半身观音入定坐像。文化大革命后期,芜湖收购站按废铜收购,置于中江塔仙姑楼仓库,广济寺闻讯后,按五百五十五斤重量,以九百九十九元购回,供奉在观音殿内。经考古人士鉴别,普遍认定为唐代制品。
寺内尚存有文物:佛经、十殿阎罗画橡、袈裟祖衣两件,地藏鼓一只,旧拓黄庭坚书《幽兰赋》二册及一坐名人联语、手迹等。
现广济寺寺名,为原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书题。近年来许多海外华侨、华裔及国际友人,慕名前来上香敬佛,旅游观光者逐年增多。千年古刹,殿宇重辉,为芜湖市一大旅游景点。
寺后有一古塔,高出树表,为五层砖石结构,高二十米。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由邑人孙日汇所建,内设“谛听”神兽,是当年金地藏渡海南来的坐骑塑像。登塔鸟瞰,雾濛濛云气腾涌,白茫茫水天一色。在阳光照射下,闪耀出奇异光彩,称之为“岚光”。此乃“赭塔晴岚”出处,为芜湖八景之一。
寺内右侧有座“桧轩”,庭前有宋代古桧一株(已不复存在,原处由寺僧昌悟和尚手植银杏一棵,距今也有一百多年),古桧松身柏叶,掩映轩阁,清雅幽致,是避暑胜地。北宋诗人黄庭坚于绍圣元年(1094),因修《神宗实录》,多处不实,被弹劾后,曾在此居住,研读诗文。友人郭祥正(字功甫,当涂人),一日来访,即景生情,吟歌古桧:“青幢碧盖俨天成,湿翠濛濛滴画楹”。颇得黄庭坚欣赏,便改“桧轩”为“滴翠轩”。滴翠轩历代均有兴修,一直保存完好。清光绪时芜湖关道袁昶题有“山谷道人晏坐”匾额,壁间刊有黄庭坚石刻像。
乾隆三十三年(1768)四月,著名诗人黄钺与安徽巡道李世杰于滴翠轩创建“中江书院”,招收员生,励志授业。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钱九十二岁病逝芜湖。乡里为纪念他,在滴翠轩壁间嵌有他的石刻雕像,以彰义举。
滴翠轩在清代曾三毁三建。民国七年(1918),又毁于火灾,后重建,四壁重新嵌刻黄庭坚、黄钺、许耕余、王泽石雕像四块。
出广济寺后门,沿山道直登山巅“一览亭”,眼前豁然开朗,真所谓“大江祠外动,春鸟渚边鸣,白带孤帆去,云连古塔平”的境界。清朝胡应瀚在《一览亭记》中述:“邑北诸山则莫如赭阜为雄,山迤北益高,陟其巅则大江如带,面遥睇诸山,皆罗列如儿孙”。
“一览亭”建于宋淳祐年间(1241-1252),为邑人张应南捐资建造,县令赵崇作记。明嘉靖年间重修,后毁。清乾隆四十八年(1785),北乡百姓集资再建;光绪时众议有碍风水“拆除”。亭为四角单檐,四周可观景。“一览箜高下,分行失先后,遥看丛郁处,孤塔依山悬”,这是一览亭的写照。
民国十八年(1929),赭山顶建有现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刘希平先生陵墓,墓前山腰矗立着一座牌坊,正面书写“刘希平先生之墓”,背面书“浩气长存”。建国后,改写“江城入昼”和“江山如此多娇”等,为张凯帆手迹。自牌坊拾级而上,直至陵墓,墓体高二米,正面镌刻于佑任题写的刘希平先生生平事迹,由北大教授高一涵撰写。一九三二年又于山顶建“爱晚亭”,上书“刘希平先生纪念亭”,两旁柱上书有对联:“朝雾菲薇枯草泣,秋风摇落故人稀”。
刘希平先生一九二三年病死芜湖,时年五十二岁,一生清贫,乐于助人;死后家贫如洗,灵柩长期不能安葬,停放在市法华庵内。一九二九年春,由亲朋好友和众多学生捐款安葬于赭山。
民国二十二年(1933),芜湖绅士、县长王铸人和芜湖中学校长柯德发等人发起,将赭山开辟为“芜湖公园”。同年在南山腰建有“皖南图书馆”,建国后改为“中山纪念堂”。
一九三七年,日军石井师团侵占芜湖,盘踞赭山,设立日军警备司令部。直到日军投降,“芜湖公园”仅残存轮廓。一九四七年后又为国民党军队占为军事禁区。一九四八年春宪兵学校第二十五期在赭山培训。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小赭山南坡山腰建有“戴安澜烈士陵墓”。戴安澜殉职后,初葬于贵州,由李济深在全州主持,举行了追悼大会。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赠送了挽诗、挽词、挽联等。
戴安澜烈士遗骸于一九四七年运回芜湖安葬。一九五六年九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同年市民政局为其兴建陵墓。一九七八年重新立碑,墓碑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王昆仑手迹。八三年重修、四周高筑围坡,苍松翠柏环绕,陵墓掩映其间,以示烈士永垂不朽。
建国后“芜湖公园”更名为“赭山公园”,园名为近代书法家舒同手迹。公园自开放以来,景区、景点逐年增多。一九五四年山顶最高点建有了望塔。塔高三层,飞檐围廊,螺旋式木梯可达顶层,俯视江城全貌,尽收眼底,令人神往情驰。五九年建成皖南唯一的大型动物园,有动物五十四种计二百七十五只,有猴山、鸟舍、鹿苑及各种大型野兽兽笼。一九八一年以人防工程为基础,兴建地下公园——“隐园”。八三年“翠明园”相继建成,苍翠欲滴,阳光明媚、故名“翠明园”。大小赭山鞍地之间,疏浚沟渠、池塘、修建桥、路、亭阁及数亩大的花瓣状大型喷泉,周围栽植花卉,十分壮观,统辟为“西园”。八五年建成“凝芳亭”,亭、廊、假山、贯穿东西。
舒天阁九〇年冬落成,建于山顶,飞檐围廊、气势雄伟,坐北朝南为二层宫殿式建筑。“舒天阁”匾额为尹守山手迹,两旁对联为:“鸠兹接大江迎来吴楚风光,继唐宋文彩人杰地灵多贤哲;赭山起楼阁名揽东西形盛,看历代兴衰民安国强在廉政”。登楼眺望,长江如带、水天一色。阁内设茶社、小吃供游人观景、品茶休闲。
赭山也是芜湖文化、教育中心。
光绪二十一年(1985),徽宁池太广道袁昶改造“中江书院”,增设实用科学科,初具近代学校之雏形。光绪二十九年(1903),皖南道刘树屏就“中江书院”改办“皖南中学堂”,迁于赭山南麓,易名“皖江中学”,始开芜湖中学之先河。民国三年(1914),改为“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即目前芜湖一中前身)。五四运动前后,省立五中成为安徽及芜湖的革命据点之一。安徽著名教育家刘希平、早期共产党人高语罕、党的早期领导者恽代英、著名教育家钱杏邨(阿英)等,先后在五中执教,从事革命活动,为安徽的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宝贵的贡献。民国二十六年(1937)冬,因日军侵占芜湖而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在赭山复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十月,安徽省立“安徽学院”由合肥临河集迁至芜湖赭山,一九四九年十月,华东文教部将原安徽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至芜湖与省立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安徽大学”。
一九五四年二月,安徽大学的其它院系迁往合肥,师范学院留芜湖,改为安徽师范学院,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的师范高等学府。一九六〇年,安徽师范学院改名“安徽师范”大学。多少年来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师资人材。
为填补芜湖无电视台的空白,一九七一年春在大赭山,设置了电视差转台,转播省电视台节目。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增建芜湖电视台,次年十一月自办芜湖电视节目。市政府为发展芜湖电视事业,决定在小赭山顶端建造一座电视发射台,八五年投入使用。从此芜湖市民可直接聆听到中央的各项政策、新闻及各种文艺节目,成为全市人民日常生活中一件大事。
范罗山今昔
范罗山位于芜湖市中心地段,是赭山伸向西南的余脉,海拔三十五米,与鹤儿山、雨耕山毗连,西濒大江。传说在遥远的古代,山脚下住着一位心地善良的老寡妇,仅靠半亩土地耕种度生。有一年大旱,颗粒无收。全村的农民乞讨他乡,仅留下的孤儿老小,饿的骨瘦如柴,不成人形。狠心的财主却趁机欺压剥削农民,以一升米换取农民一亩土地。老妇人心想:饿死不如饱死的好,反正也是死,就将半亩地换了半升米煮了一锅粥。正要吃时,她想到了左邻右舍的人饥饿的悲惨情景,于是就请邻居们大家一起吃。此时有个外乡的乞讨道人,饿的倒在门前,老妇人想:救人命要紧,就把自己要吃的那碗粥给道人吃了,那道人精神顿时好多了。为了感谢老妇人的善心,从衣袋里摸出了半个又冷又硬的馒头对妇人说:“贫道为报答你的善心,请将这半个馒头再煮一锅面汤好给大家多喝一口”,说完那道人就不见了。在场的饥民都非常惊奇,老妇人按道人的话做了,顿时锅里涨出一锅香喷喷的白米饭,涨呀涨呀!竟涨出一座山丘,救活了四乡八镇的饥民。后人为纪念这位善心的老妇人,就把这座山叫“饭箩山”。
范罗山历史悠久,据芜湖市志载:六十年代在范罗山发崛出六朝墓葬群,出土文物有铜器、陶器、漆器十余件。
唐宋以来,范罗山绿树成荫,风景优美。环山四周,庙宇林立,掩映于翠萝青松之中,为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胜地。南宋初抗金画家肖照,南渡游此留诗赞道:“萝翠青松护宝幢,烟波万里送飞艭,真人旧有吹箫事,俱傍明霞照晚江”。山上著名寺庙有:大寺庵、法华庵、护国庵、圆照寺俗称铁佛寺,内供铜佛、铁佛各一尊。院中有古梅一株,根如虬龙蟠绕,色似铁铸,枝干扶疏。花季满院幽香,游人络绎不绝。寺后有曲折石阶小径,可攀登山顶。满山参天奇松,沐浴风霜雨雪,四季苍翠、范罗山更显得风骨遒劲。黄昏时分,烟霭笼罩,万绿丛中吐露出红楼一角,此景此情,令人赏心悦目。明末画家肖尺木吟道:“濯枝层拂松千株,忽使一山俱有骨……鸳镜鹭鼓黄昏齐,烟绿丛中吐朱阁”。
芜湖名人反清义士沈士柱,顺治十四年(1657),在芜湖被捕,关押于南京一年多,他坚贞不屈,誓死报大明故国,在狱中吟道:“雨隔对床尘易满,风吹长枕梦多寒”。表示对监禁生活的感受。顺治十六年(1659),清明,他在南京雨花台就义,其夫人方氏、妾汪氏、鲍氏三人同时在芜湖殉难,葬于范罗山麓。后来观察使张士范在芜任内,捐出薪俸,为三节妇坟墓垒石封垄,建立丰碑。
范罗山曾留下太平军的足迹。清咸丰三年(1853)二月中旬,太平军占领芜湖。驻芜太平军指挥石帼淙和侍王李世贤以范罗山为制高点,高筑营垒,指挥战斗,保卫江城,多次击退了清军侵犯。
清光绪二年(1876),根据中英签定的《烟台条约》芜湖辟为通商口岸。次年二月,英国政府在范罗山建立英国驻芜领事处及税务司,直接管辖海关权。同年十月英国驻芜领事达文波与芜湖关道刘传奇协定:芜湖西门外,南起陶沟、北至弋矶山麓、东自普潼塔、西至江边七百一十九亩土地为通商租界。光绪三年(1878),范罗山第一次建造起西式楼房四幢,最高一幢为英国领事署,其余三幢为海关税务司及各帮办洋人的宿舍。从此外商和外侨涌入芜湖。
抗日战争时期,芜湖沦陷,范罗山森严壁垒,为日本特务机关所在地。多少抗日志士惨遭迫害。深夜经常听到军犬狂呔,听之毛骨竦然。
一九四九年芜湖解放了,红旗插在范罗山顶,这里是中共芜湖市委机关所在地。昔日的“饭箩山”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只有在今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
四褐山上的烽火台
四褐山原名褐山,因土质赤褐而得名(唐代称之葛山),由四个大小山头组成,合抱若围,故又称之为四褐山。民间为简化“褐”字,又称之为“四合山”。四褐山距芜湖市北13公里。海拔132米,山体面积不足2.5平方公里,近似锥形,是芜湖的制高点,临江屹立,更显险要。山下江水湍急,矶头浪花翻滚;溯江而上船只,遇有顶风则寸步难行,只好在山下避风停泊。宋代诗人梅尧臣咏道:“山口风偏急,矶头水似煎,喧声殊倦听,逆浪正难牵。暗石惟愁得,长途未拟前。江心看白浪,卷起大于船”。
四褐山为历代江防军事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既可捍卫芜湖,又能夹江而守,控制对岸裕溪和过往船只。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庐州刺史杨行密派孙端率兵三万在四褐山断绝敌方粮道,大败宣州刺史赵煌军,进围宣州,赵煌弃城被追杀。昭宗乾宁三年(896),杨行密以田郡守宣州,升州(南京)刺史冯宏铎来附。后于昭宗天复二年(902),冯宏铎叛袭宣州田郡,战于四褐山,冯宏铎败后又归附杨行密。
宋高宗建炎期间(1127-1130),邵青夺宣州,进攻太平并掠芜湖。太平知州郭伟力战进犯金兵。腐败的南宋朝庭,凭借军民抗金力量,偏安东南,在临安(杭州)建都。当时主战派宰相李纲,积极布置抗金,反对投降派割地求和,颁布军令,赏罚分明,加强沿江防务,屯兵采石矶,为了监视南犯金兵,即时传递军情,于绍兴二年(1132),在四褐山建造烽火台一座。遇有敌情,守烽火台戍卒,点燃烽火,发出警报,召唤军民抗敌。
宋绍兴三十年(1160)十一月,金将完颜亮率战船至采石,芜湖守将王权不战南逃,宋中书舍人虞允文奉高宗之命。犒师采石,奔驰芜湖整顿溃军,激励士气,以海鳅船于采石、天门山(东西梁山)、四褐山之间,将金兵数百艘战船冲散,烧毁敌船三百艘,杀敌五百余人,完颜亮难以渡江,败退瓜洲。
宋末一二七六年元军进攻临安,一贯主战的右宰相文天祥,朝庭派他去元营谈判被扣,后于镇江脱险,循海而南,历经千辛万苦。由于贾似道与孙虎臣战败于芜湖澛港丁家洲,弃军乘舟而逃。文天祥受命来芜湖亲临督战,整顿溃军沿江部署。对将士晓谕爱国大义,鼓舞斗志。当时江淮已沦入敌手,元军已摆开渡江之势,守江宋军单薄,援军不能即时赶到,当此危急之时,文天祥异常焦急,张庆之在《文丞相芜湖出督》诗中反映道:“坐见幽州骑,密作渡江来;凄其望吕葛,叹尔瘦驽骀”。但文天祥临危不惧,督师沿江一线,北自采石、南至荻港,入关津、洲头、矶岛等处,派兵驻守,并遍设烟墩烽火告警。褐山烽火台即其烟墩设置处之一。文天祥在芜督师期间,衣不解带、废寝忘食,大江南岸留下他的足迹。虽江防固若金汤,不料元军由京口南途河攻下临安,恭帝赵显投降。噩耗传来,宋军顿时失去斗志。文天祥满腔悲愤,提笔写道:“方夸金鸟筑,岂料玉床摇。国体真三代,江山旧六朝。鞭投能几日,瓦解不崇朝;千古燕山恨,西风卷怒涛。”景炎三年(1278),文天祥在艰苦的转战中,于广东潮阳战斗中被俘。他誓死不降,留下千古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清时期,四褐山设有汛防所,属大信河巡检司管辖,至东梁山汛地二十里巡防地段。芜湖沿江有澛港汛、鹗儿墩、弋矶汛及四褐山汛所四处。四褐山原烽火台与前三处汛防所均称谓“烟墩”,上架铁炮,控制对江裕溪口、曹姑洲、陈家洲等处。按照清代芜湖采石营编制,每一汛地有四名士卒执勤,二名烟墩夫专司烽火。
清咸丰三年(1853),声势浩大的太平军攻占南京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芜湖是天京的南方屏障。同年三月太平军占领芜湖,张贴安民告示,驻芜指挥石帼淙在四褐山、弋矶山、澛港、蟂矶、范罗山等处分别高筑壁垒,与清军摆开战场,战线达三十余里,水陆鏖战,炮火连天,杀声震地,日以继夜。太平军前赴后继,多次击退清军反扑。解放后在四褐山发掘出太平军使用过的刀、茅、剑等武器。将近一个世纪,这座皖南唯一的烽火台遗址犹存。
四褐山有座“文峰塔”,结构简单,犹如亭台,出处不详。
四褐山土质优良,利于烧制砖瓦,出窑后呈青褐色,敲打锵铿声脆,为建材上品。光绪三十三年(1907),芜湖人李侄方(李鸿章之子)从英国进口制砖瓦机器设备,创建“兴记”砖瓦厂,次年投产。一九五〇年在原兴记砖瓦厂的废墟上,重建起“公营四褐山窑厂”。
如今四褐山已成为安徽、芜湖的重点经济开发地区,朱家桥港屹立在区内长江南岸,为万吨级深水码头。从五十年代起先后建成东方纸版厂、发电厂、铜网厂等大型国有企业,铺设了过江通讯电缆及过江高压电线。已纳入国家“九五”计划的最大的一座跨越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现已动工建造,不久的将来像巨龙一般地出现在四褐山广福矶长江两岸,将给芜湖的经济发展,勾画出一副美丽的宏图。
江防要隘弋矶山
弋矶山位于市北,临长江东岸,原名为驿矶山,南宋时在此设馆驿(即驿站)。弋矶山地势险要,为江防要隘,悬崖百丈,危径一线,纤夫时有横遭坠江之灾。元代特开凿一条约五华里纤道,以保纤夫生命安全。明永乐三年(1405),在弋矶山修建水府庙一座,为祭祀水神,祈求过往船只安宁。
明代弋矶山建有孙夫人祠(刘备之妻),祠前有楼房四楹,仿取苏东坡《清风阁记》之意,名“清风楼”。
清咸丰三年(1853)三月,太平军攻占芜湖,曾在弋矶山、四褐山、澛港、蟂矶、范罗山等处分军筑垒,保卫芜湖新建地方政权。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由于芜湖地理位置及经济条件的重要,成为帝国主义文化和经济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通商口岸,次年英国政府在范罗山设立领事行署;划沿江滩地南起陶沟,北至弋矶山,东自普潼塔,西至江边计七百一十九亩为租界。英、俄、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先后侵入芜湖。
清光绪十四年(1888),美国传教士、医生赫怀仁受基督教美以美会派遣来芜湖弋矶山创办弋矶山医院,时名为“芜湖医院”,是安徽省最早一家西医医院。十九世纪末,美国人赫怀仁初到芜湖,先在弋矶山西南麓一间庙里安身,挂起“施诊所”的牌子,以医疗来达到传教的目的。后来赫怀仁又利用“庚子赔款”和美以美会的资助,才兴建起医院大楼。一八九一年弋矶山医院又开办了西医学堂,芜湖开始了西医教育之先河。一九二〇年不慎大火将医院烧毁,后南京卫理会改派传教士江德来芜,接替赫怀仁院长职务。新医院除在英国募捐外,亦在中国向外商煤油公司、烟草公司筹款集资,于一九二三年扩建医院主楼和西楼,成为当时长江中下游现代化医院之一。一九二九年蒋介石曾参观视察该院,为医院题写“芜湖弋矶山医院”,并捐款三百元增建门楼。抗日战争时期,一九四二年四月日军强占芜湖弋矶山医院,改为专为日军服务的陆军医院。原医院的中外职工全部赶出。直至胜利后一九四六年一月医院仍由教会接管,四月一日正式收治病人。
芜湖弋矶山医院,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是教会所办,自创建之始一直以治病来为传教服务,在医院二楼设有礼拜堂,并配有专职牧师,进行宗教文化侵略活动。
解放后由市人民政府接管,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四日改名为“皖南芜湖医院”。五二年十月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二医院”。五八年八月仍更名为“芜湖弋矶山医院”。截止八五年止,全院共有十一个病区,五百二十五张床位,职工八百九十七人,成为芜湖地区较有名气的医院。
严家山下的尺木墓
肖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姑孰画派创始人。
肖云从一生科考多次不利,直到四十四岁才中已卯科副榜第一准贡;目睹明末政治腐败,不愿出任为官。一六四四年明北京朝廷灭亡,次年三月清兵攻占芜湖,肖云从避居江苏高淳,三年后重返芜湖。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悲凉,不愿与清朝合作,专心于诗画创作。
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诗书画三者统一的和谐境界。他的早期作品中《秋山行旅图》,显露出画家非凡的才华和功力;清乾隆在画上题诗赞道:“几点萧萧树,疏皴淡淡山。由来以意胜,无不寓神间。秋景宜寥廓,客人自往还。粗中具工细,识语破天性”。他为《太平三书》绘制了《太平山水图》:用古人的笔法写太平州所属地区山水,计图四十三幅,即:太平山水图一幅,当涂风景十五幅,芜湖风景十四幅,繁昌风景十三幅。每幅上皆题古人诗一首,四十三幅作品没有雷同,各具特色,流露着画家热爱乡土的真挚感情。
肖云从晚年结识邻居铁匠汤天池。汤天池时常来肖家学画,揣摩技艺,用铁锻成铁画,芜湖铁画的创始,也有肖云从的一份功绩。
肖云从一六七三年病逝,终年七十八岁。葬于芜湖城西严家山父墓侧(今扶风里),后曾有位崇拜他的道台为其修过坟墓,后人误认为是“道台坟”。
周家山僧尼墓地
周家山位于原老县城西(今市政协大楼处),清康熙二年周家山始建普潼塔一座,时达四年落成。建此塔宗旨:“为沙门火浴舍利、无问疏密,皆当一体偕享本醮奠”。(即为僧尼的公共墓地)。塔身不高,为避免妨碍邻茔,旁建精舍数间,供像。此塔为六度庵僧在瀛募化,居士林中瑶赠地皮而建。塔毁于清军与太平军战火之中。
英国驻芜最早的领事署旧址雨耕山
雨耕山与鹤儿山毗连。清光绪二年(1816)九月十三日清政府与英国签定中英《烟台条约》,增开芜湖、温州、北海、宜昌四处通商口岸和领事驻扎地。在芜湖范罗山尚未建英国驻芜领事署以前,原英国驻芜领事署址设于雨耕山,为两层西式砖木结构楼房。范罗山新址建成后,才迁入新署办公。
一八八七年在英国领事馆的庇护下,法国传教士金世玉强租鹤儿山始建天主教堂。为配合宗教奴化教育,于一九三四年九月设立内思高级工业职工学校,设电机、机械两科。次年十二月十六日迁入在雨耕山原英国领事馆旧址建成的新校舍,为三层钢筋水泥结构西式楼房,是当时芜湖所有中学中最壮观的一所中学。一九三六年改为内思工业职工学校。一九四二年呈准立案。
一九五〇年内思工职改组董事会,学校与教会分开。一九五五年改称芜湖电力学校简称电校。
狮子山上燃起了反奴化教育的火把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从清同治末年(1884)起,外国传教士及外国商人相继涌入芜湖,建立教堂和商务机构,进行文化和经济侵略。
一八九〇年中华圣公会皖赣教区成立,主教楼建于狮子山。一九〇九年美商美孚石油公司设于狮子山圣公会大教堂东侧。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华圣公会利用清政府赔款于狮子山始建圣雅阁中学,一九一〇年五月建成。
圣雅阁中学初建时为广益中学后,更名为圣雅阁中学堂(即今芜湖市第十一中学)。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铁道警备队进占狮子山,学校被迫迁至皖南泾县茂林。民国三十六年(1947)学校返迁芜湖,在石桥港复校。由于当时教区主教葛兴仁(美籍传教士),惧怕学校师生在革命老区受到革命影响不敢掉以轻心,将在安庆的培德女子中学迁至芜湖狮子山复校。
该校在中国现代史上曾有过光辉的一页。一九二五年,芜湖所有教会学校学生,在恽代英、王稼祥(系原广益中学进步学生)等人的组织和领导下,爆发了一场反帝爱国革命斗争。这次学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帝国主义长期以来利用教会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及压迫学生的结果。当时在外籍私立教会学校里,圣经是必修课,每星期都要参加做礼拜,饭前要做祷告;修身课是《论语》、《中庸》;国文课不准选用白话文,更禁止学生阅读新出版的图书报刊,违者遭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惩罚。这对日益觉悟的教会学校学生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这次学潮于1925年五月十六日在石桥港初中部首先发起,学生向校方提出四项要求:一、要向教育厅立案;二、取消圣经班;三、取消早晚祈祷;四、取消做礼拜。校方不肯作肯定答复,还利用各种办法企图分化瓦解学生,扼杀学潮。这就更引起了学生的不满,他们派代表到各校、社会各方呼吁,请求支援。在狮子山圣雅阁高中部读书的王稼祥参与并领导了这次学生爱国主义反奴化教育斗争,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向美籍校长竺裴然提出两条要求:一、圣经改为选科;二、做礼拜听任学生自由。就连这两条简单的要求,遭到无理拒绝。从五月十九日起,在王稼样的号召和带动下,停止学校圣经课程和一切教会所规定的迷信活动。当时芜湖《工商日报》在五月二十一日详细地报道了这次反对奴化教育的斗争情况。这次学潮很快得到萃文等教会学校和省立学校学生的响应,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芜湖学联召开了各界会议,成立芜湖各界声援委员会。当即得到安徽学联、安庆圣保罗中学、上海非基督教大同盟等单位纷纷派代表来芜表示支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也派代表陶准同志前来慰问和指导;使芜湖反奴化教育斗争更加深入,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这次学潮运动,一方面锋芒指向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反对奴化教育,争取信教自由;另一方面则使广大学生经受了一次反帝爱国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建国后,芜湖市政府接收私立培德女中,并入安徽师范大学附中,将原狮子山校址改建为芜湖第十一中学。
一九五八年中共安徽省委遵照中共中央有关决定,在芜湖狮子山第十一中学校园内,铸建王稼祥半身铜像和纪念碑,继后芜湖市委于一九八六年十五日在该校又建立了王稼祥纪念馆。
凤凰山上的萃文中学
自清光绪二年(1876),芜湖被列为通商口岸后,一八七七年英国首先在范罗山建起领事馆。随之弋矶山、凤凰山、铁山、狮子山、鹤儿山等大大小小风景优美的山头,都被英、美、法等国,以各种籍口强占强租,建起了教堂、学校、医院,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侵略。
清宣统元年(1909),美籍来复会传教士毕竟成在常年绿树成荫的凤凰山上创办了萃文中学。它的前身是萃文书院,一九〇六年创建于冰冻街,民国元年(1912),凤凰山新的学校大楼落成迁入。一九二五年成立了董事会,聘请中国人担任校长,并向省教育厅立案,改名为萃文中学。从萃文书院到萃文中学,一直由教会控制着,学校大权操纵在外国传教士之手,连学校主要建筑物也要以外国人的名字来命名,如:“竟成楼”、“尔敦堂”等。教会学校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侵略的阵地。像《萃文中学训育章程》中,就有加强基督教教育,把圣经放在学校课程首位,重视宗教活动,男女分校等,到一九三二年萃文中学才首次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
抗日战争期间,一九三七年萃文中学西迁巴蜀,一九三八年九月抵达重庆。学校迁渝后一度聘请梁漱溟出任董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六年(1946)春,返回芜湖凤凰山原址复校。
解放后一九五二年八月,芜湖市教育局将其接收,改名为芜湖市第四中学。一九五八年改为安徽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为满足广大中学生升学的需要,于一九九五年凤凰山另外增了“私立萃文中学”,以纪念萃文中学七十周年校庆。
铁山宾馆及安医
铁山位于赭山西北侧,自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后,一九二〇年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铁山设立办事处,并在弋矶山北建筑二座可容五百吨的大油库。抗日沦陷期间为日军占领,成为禁区。
自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后,铁山东北坡为旅芜外侨坟地,芜湖人简称“洋人坟”,今赭山公园溜冰场处。
今铁山西南侧为铁山宾馆,西北山麓为皖南医学院。
铁山宾馆以铁山命名,地处赭山风景区,与赭山翠明园毗连,占地五点五公顷。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芜湖花园式涉外宾馆。解放后,初建时为芜湖市府招待所,一九五二年成立交际处,专为接待苏联专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外宾以及中央和省级领导人员。自一九五九年七月至一九七四年曾多次更换归属和名称。一九七四年八月恢复了“铁山宾馆”名称,归外事办后又归市府接待处管理。自一九八二年以来,多次投资达千万元兴修改建,目前已达到三星级涉外宾馆等级。
皖南医学院座落铁山西北麓,占地一百余亩,建筑面积达四万八千平方米。原为安徽省卫校,后改芜湖医学专科学校,一九五八年十月由渡春路旧校址迁至铁山(简称芜湖医专)。一九六三年安庆医专、淮南医专先后并入芜湖医专。同年国务院将芜湖医专列为全国十六所医专之一。一九七〇年安徽省四所医学院合并时,芜湖医专亦并入安徽医学院。一九七一年七月在原芜湖医专的铁山校址,建立了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一九七四年六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皖南医学院,并将芜湖弋矶山医院作为皖南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截至一九八五年止已为国家培养出医务人才三千四百九十八人。
大官山上的民生中学
民国十四年(1925),芜湖教会学校曾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反妏化教育的爱国主义斗争,这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时有积极参加斗争的四百多名师生,都纷纷提出退职退学。大多数学生都进入民生和新民两所私立中学。
在反奴化教育斗争发展到高潮时,按照中共安徽地方组织的指示:在大官山、澛港建立了“民生”及“新民”两所私立中学,校长分别为宫乔岩及佘小宋。主要接纳因参与芜湖教会学校学生反奴化教育斗争而失学的四百多名学生。
民生中学校址是利用原“李漱兰堂”的一座三层楼房为学校教育楼(“李漱兰堂”是李鸿章之子李伯禽亦名经方,为其家族在芜湖经营房地产及砖瓦窑厂所需要而建筑的办公楼和私人别墅)。
据一九二五年八月十九日《工商日报》载:民生中学校名,取自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二字,除表示纪念逝世不久的孙中山先生外,亦有“三民主义”、“共产主义”的涵义,以陶冶坚强人格,激发国家观念的宗旨。学校一开办,共产党中央和安徽省临委就派张慕陶、佘昌准来校指导工作,一九二六年建立了中共民生中学秘密支部。成为当时芜湖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经常活动的场所。一九二六年芜湖外交后援会主办的《苍茫》杂志在民生中学编辑出版!“安徽省共产党员骨干分子训练班”曾在这里举办过;党的外围组织“济难会”也经常在这里开展活动。著名的《白沙圩斗争第一课》文件,据说也在民生中学写成。民生中学在各次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总是站在运动前列,组织和领导群众。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军阀陈调元兵变,部队在江城大肆抢劫,许多商户、民宅遭到惨重的损失,在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下,民生中学当即联合芜湖各界展开了“打倒票匪陈调元”的活动,深得民心。学生们扎了一口棺材,将纸扎的陈调元放在棺材内,露出两只手在外面,拾着在江城示威游行,抗议陈调元死在棺材里还要钱。
一九二七年北伐军抵达芜湖,民生中学早在北伐军到来之前,就派师生在万春圩帮助组织秘密农会,发展党员。并向北伐军王世坤以演戏为名借用步枪四支、马刀四把和一些子弹,帮助农会成立农民武装——“自卫团”来保卫农民自己。
一九二八年元月二十七日,发生了芜湖“蒲草堂”事件。居住“蒲草堂”五号的芜湖“济难会”的秘密机关被搜查,负责人王绍虞被捕。亦搜出“济难会”花名册一本。于是第二天按名册逮捕了三十人,全部押解省府特种刑事法庭审讯。在被捕的三十一人中,民生中学的学生就占三分之一之多。安徽省政府悍然下令解散民生中学,并通缉校长宫乔岩及其他教师等四人。
为了扼杀在民生中学这块土地上曾经茁壮成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芜湖警察局局长佘凌云(芜湖人、解放前夕去台湾任立法委员、八十二岁病逝台北)于一九三〇年仍在民生中学原址,创建“建国中学”,自任校长。在学生中暗插伪装学生的特务,监视进步师生的革命行动。从此这块孕育过红色的土地,成为特务横行的学校,直至沦陷。
后记
芜湖市区的大小山头将近五十座,除已整理出的十八篇山志外,尚有:猫儿山、小黄山、张家山、葛家山、邢家山、黄果山、殷家山、洗布山、千坡山、平山头、卜家山、龙山、突矶山、扬子山、陶家山、青山等等,以上除个别山尚可能搜集到部份资料外,尚有大部份山名是以地方居民姓氏而命名的。总之,芜湖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城市。从已整理出的十八篇山志来看:芜湖历史悠久,文人荟萃,爱国志士辈出。历史上的芜湖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爱祖国、爱家乡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