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光旭口述,金贰整理

  编者按:光华玻璃厂的前身芜湖玻璃厂在创建初期,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一群在旧中国苦挣苦熬过来的小商业者,解放后,响应政府号召,在市工商联支持和帮助下,组织起来,白手起家,自办玻璃厂,艰苦创业,几经磨难,最终发展成一家很有规模的工业企业。

  芜湖玻璃厂的创业史,在芜湖工业发展史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此次,在市工商联的大力支持和知情老同志的通力协作下,我们整理编发了创业初期两位老同志的回忆,以作引玉之砖。希望有更多的老同志向我们提供有关或类似的史料,支持我们将《芜湖文史资料》编得更好。

正文:

  退休的日子,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小就动惯了手脚的人来说,显得那么漫长。然而,却使我有时间来回顾自己一生走过的路,审视这人生路上最让我留恋的一段火热的岁月,我曾倾注了大量心血和力量的一个事业,那就是筹建我市第一家玻璃生产企业——芜湖玻璃厂的日日夜夜。

  一

  我家祖籍芜湖县、自祖父时起在县城南关开设了胡裕丰米行,经营大米买卖。三代惨淡经营,到我手上时,业务有了扩大,由单纯的经营发展到兼做加工,并与宁,沪等地的米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买卖关系。可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掠夺政策使我这小小的米行也在劫难逃,到解放前夕裕丰米行己陷入了破产的边缘。解放后,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我又重振旗鼓与几家米业同行合营,在寺关街办起了裕农米厂,由我任经理,资产约一万余元。

  1953年10月,国家颁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接着开始实行国家对粮油的统购统销,计划供应。面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大趋势,对于我们这些私营米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迫使我们尽快地作出抉择。

  由于我在经营裕农米厂时,按章守法,接受了党的教育,思想觉悟有较大提高,平时注意学习时事政治。因此,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颁布后,我立即召集米厂的全体股东和职工会议,请大家讨论今后的出路。

  粮食统购统销、计划供应,从事私营米业的必须停业,这是勿须怀疑的。停业后,我们怎么办?是坐吃山空,等待政府和社会的统一安置?还是自己动手,为政府和社会分忧,及时地转向工业呢?当时,芜湖市的私营商业出现了“三多一少”的现象,市政府和工商联号召私营商业转营工业,走工业化的路。会上,我作为经理首先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说:我们裕农资金少,每股分摊开来只有几百元。停业后,散了伙,这点资本吃光花光今后怎么办?我主张,响应政府和工商联的号召,把资金集中起来,走转营工业的路。我的看法在股东和工人中引起了热烈地争论,尽管有些股东主张分光散伙,但大多数股东和工人都赞成我的意见。最后,我们还是决定集中资金走转营工业的路。

  因芜湖工业落后,全市解放时只有“三个半烟囱”在冒烟。走转营工业的路,对于我们这些长期从事经营贸易的人来说,又谈何容易!既无经验,又没有可供学习借鉴的榜样,真是双眼一抹黑。这时,我想起了裕丰米行在宁、沪的米业同行们。那些关系户也面临着转业的形势,他们怎么干的?南京、上海是大城市,工业发达,资金雄厚,信息量大,一定有可供我们学习的转业经验。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商量,他们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到南京和上海学习取经。遂由翟子绪(工会代表)和我等四人组成了转业学习小组奔赴宁,沪学习。

  记得,这一次赴宁、沪时间大约在1953年11月前后。我们首先到了南京,找到了天祥米厂的周经理。后又到了上海,访问了华圣米厂的张学潮(张当时是闸北区工商联的主委)和仁裕米店的裘鸿福、裘长英父子。初步了解了他们几家的转业情况。当时,我们手头的资金少,考虑到单独转业困难,有投资于宁、沪和他们合营转业的意向。他们告诉我说,资金转出,需经当地政府和工商联的批准方可。在离沪返回的前一天,裕仁米店的裘长英在家宴请我们。裘家的私宅是一栋三层楼房。席间,我闻得楼下的噪杂声,便向主人询问。原来,裘家的一楼房间已租给了玻璃厂作仪器车间,饭后,我请裘先生陪同参观了这个车间,并有意无意地打听了一些玻璃生产的情况。谁又能想到,这偶然的一次参观,却成为我们转营制造业的一个契机。

  我们一行四人返回芜湖后,立即找到了市工商联,汇报裕农转业的设想和赴宁沪学习的情况。当年接待我们的是黄梦飞主委,张台望副主委和朱传良科长。当我们反映了转业的想法后。黄、张二位主委首先肯定我们转营工业的决定是对的,同时指出,资金不能外流,应就地转业,开办工厂。我说,就地转业办厂,我们没有那么多资金。黄主委当即表示,资金不是主要问题,工商联可以帮助解决。关键是转业应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是要能解决工人就业,二是要有先进性和发展前途。

  经过这一次汇报和谈话,我的眼前豁然开朗,有了政府和工商联的支持,资金问题能够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也就不在话下了。兴奋之余,上海参观玻璃厂仪器车间的一幕浮现在眼前。对,办玻璃厂,这在安徽还是个空白点很有发展前途,工艺简单,设备也不多,主要原料石英砂和煤芜湖地区也很富足,又能解决多人就业。于是,我把筹办玻璃厂的想法向市工商联的负责同志作了汇报,他们很感兴趣表示大力支持。黄主委还特地嘱咐我在粮食业中带个头,把大家串联起来,争取更多的人联营。

  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芜湖玻璃厂筹备处的牌子终于挂在了二街木器店后面的碾米公会门上。筹备处由工人代表翟子绪、方兴平、樊仲孚和粮食业中的四家股东:米店的张振庭联合粮行的彭仁杰,万隆丰米行的范侃和我等人组成。市工商联派了朱传良科长亲自协助我们的筹备工作。

  当时,我们这一批从事玻璃厂筹备工作的人,都是做粮食生意的,在机械设备、技术方面知之甚少。上玻璃厂,牵涉到设备安装,机械维修以及专业生产技术的学习等问题。完全是外行不行。左思右想,我想到了一位老朋友夏之时。夏居住在牛奶坊一号。解放前曾学徒于宁波人在芜开设的福记恒机器厂——一家轮船修理厂,从福记恒出师后,自己在四明路(今人民路)一带开设了兴艺机器厂。我裕丰米行的柴油机就是从兴艺购买的。因此,我们既是老朋友,又是关系户。解放后,夏的兴艺停办了,自己受聘于二街的高升车行。于是,我推荐了夏之时。筹备处决定由翟子绪和我等三人登门邀请夏出山相助。夏虽已在高升车行工作,但经不住我们的一再请求,遂辞去原职,被聘为我们的机械总负责。

  为了尽快地上马,我们决定再赴宁沪购置设备,招聘技术人员。大约在1954年初,我和樊仲孚、张振庭、彭仁杰、范侃、夏之时等前往宁、沪,朱传良科长亦随同前往。到了南京我们联系参观了几家玻璃厂,结识了玻璃生产的技术人员朱以竞。我们有意聘朱以竞为工程师,朱提出要有南京方面的担保人,我便请了南京天祥米厂的周经理出面,非常隆重地在南京新街口大三元酒家签定了聘请合同书。紧接着,朱师傅又为我们请来了一位姓吉的师傅。想当年,我们在南京聘请技术人员声势造得很大。一时间,芜湖要办玻璃厂的消息不胫而走,生产玻璃的技术工人纷纷找上门来。这消息也传到了上海。我们到达上海,在大中华饭店刚刚住下,一些吹大、小灯泡和做杂贷的技术工人便找来了,表示愿意到芜湖工作。搞玻璃配料的康太阶就是在上海聘请的。

  在上海,我用了大量时间跑玻璃厂,把别人不用的旧模具象收破烂似的收购来,如三分五分煤油灯罩、大、小方瓶、大小圆瓶、六角瓶、昆瓶、糖缸、大小桅灯、煤油灯座等等杂货器皿的模具,买来后,我立即动手将其洗净擦干,以便运回家就能用。我又到王发记模具厂订购了一批新模具,并购买了生产上用的烘口机,刨口机等等。经过紧张的奔走洽淡,于农历腊月28,我们满载而归,返回芜湖家中。

  由于我们光华玻璃厂是全市第一家由商业转营工业的企业,市政府十分重视,派遣了由张明达为组长的工作组帮助我们的建厂工作。我们筹备处的分工是:张振庭任代理经理,范侃和我负责生产和总务,彭仁杰负责采购,刘学东为会计,方行平、翟子绪、范仲孚为工会代表,刘承余是团员代表,夏之时负责机械设备。

  我们在库子街选定了最初的厂址。五四年春节一过,我们就开始打炉子、做烟囱,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建厂工作中去了。那时,我们参加建厂进行的都是义务劳动,大家不分昼夜,不计报酬,干得很热火。那情景、那干劲,至今仍使我激动不已,难以忘怀。记得,夜晚需要有人值班,我二话不说将铺盖一卷搬到厂里去住,每星期回家一次,就这样,我们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顺利地投产了。

  正式生产后,根据市政府和市工商联的评定,转业人员工资每月为卅万元旧币,当时流传一童谣:“投资玻璃厂,干不干卅万”。外地聘请的技术工人则每月工资一百万元旧币,二者相差三、四倍。对此,我们是有些看法的。但大家还是同心协力,一心一意办好工厂。我们厂开始生产的是三分、五分煤油灯罩和马灯灯罩,产品十分畅销,产品一出炉,便被抢一空。

  三

  正当我们以无比兴奋的心情,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开拓前进的时候,一场多年未遇的大水向我们冲来。芜湖玻璃厂和全市人民一起经受了来自大自然的严峻考验。库子街被大水淹没了,厂房垮了,生产停了。刚刚诞生一百多天的年轻的工业企业能否坚持下去,战胜灾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此时,党和政府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全市第一家转营工业的企业,政府要求我们只准成功,不许失败,要尽快地战胜灾害,把玻璃厂的牌子高高地竖起来。政府指示银行给予贷款支持,号召动员其它行业向玻璃厂转业投资。

  旧的厂房冲垮了,市政府给我们规划选定了卜家山——这块很有发展余地的地区,建造新的厂房。当时的卜家山是一片荒山秃丘,到处是坟墓,只有几亩熟地,归陶代玉和周维达家所有,陶家以地代资入股,周家则把地卖给了厂里,由其子带钱入厂就业。

  扩建新厂的工程困难而繁重。我们的临时办公地点就设在陶代玉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厂房、食堂、老虎灶等,急需要建筑材料。为了给厂里节省开支,我曾顶着滚滚的浪涛在南关的大水中捞起了不少木料和砖瓦。要重建新厂,经济十分困难,上海技工的工资还靠二街银行的贷款支付,本市的工人只能发少量的生活费。要渡过难关,必须尽快地投入生产。我们分工负责,夏之时打造烟囱和炉子,安装设备,我们则开山迁坟填塘造房,全厂工人积极性都很高,在很短的时间里,新的厂房造起来了,生产重新开始了。重新生产后,产品的品种,规格都增加了,在原先生产的煤油灯罩的基础上,开发生产了茶杯、油灯、各种玻璃瓶等等。产品由市中百站包销。从此,芜湖玻璃厂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一步一步地成长了起来,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光阴荏苒,转眼卅八年过去了。我已逾花甲之年。可那筹建芜湖玻璃厂的如火如茶的岁月却恍若昨天。对曾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的光华玻璃厂,我怀着无限的眷恋和祝愿。祝愿光华玻璃厂,在振兴芜湖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如日月永放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