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弌,管天文

  芜湖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青弋江、裕溪河与长江的交汇上。“东控勾吴,南连荆楚”、“扼中江之险”,当“水陆要冲”,为“长江之锁钥”,皖南之咽喉,军事地位尤为重要,自三国以降便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城池屡建屡毁,直至明清两代,才形成以青弋江北岸的鸡毛山高地为中心周长五华里的古老城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芜湖城区逐步向外扩展,形成了沿青弋江至入江口的商业区和以县衙为中心的政治区相结合的“L”型城区布局。城市虽已发展到长江边,但其重心仍以内河为依托。

  一、近代芜湖城区的拓广和城区重心的“L”型转向

  近代芜湖城市建设始于1876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芜湖被辟为长江的通商口岸。第二年,英国侵略者在长江边的范罗山上建起了领事馆,随后西方各列强接踵而至,开始了对芜湖的殖民掠夺。

  外国租界的开辟突破了古代芜湖城区沿内河边的“一”字型布局,把城区向长江沿岸拉开。1877年,英国殖民者率先把西门外南起陶沟,北至弋矶山麓,东自普潼山脚新安之普潼塔(今狮子山西面)起,西至大江边这一范围划定为租界区。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1904年英国领事柯韪良和芜湖关道童德璋重新议定了《租界章程》十条,决定将上述范围内计七百一十九亩多地划为各国公共租界。各国列强先后赶走了在弋矶山一带江岸停卸木排的中国木商,强迫租界区内的中国居民迁走,逐渐开辟了两条南北向的沿江大马路:中马路、后马路;和五条东西向的马路,从南至北依次叫做一、二、三、四、五马路。整个租界划分为太古、怡和、瑞记、鸿安、和记五大片,每片又分为几个区。同时,他们在江边和租界内大修码头、仓库、楼房、车站、俱乐部等,以供轮船停泊,洋人及家属居住、娱乐和存货等。他们还纷纷占山头、抢地盘,在范罗山、大官山、狮子山、凤凰山、弋矶山、铁山等处修建教堂、学校、医院。

  1882年,李鸿章奏准将米粮市场由镇江七浩口移至芜湖。此后,数年间,芜湖米市出现了“堆则如山,销则如江”的兴旺景象,旅芜商人日渐增多。各地商人为维护自身权益,纷纷相约同乡,捐款购地,修建会馆。同时,破产农民涌入城内谋生糊口,城区人口急剧增加,街道拥挤不堪。在此情况下,有识之士呼吁:“我邑马路及街巷亟应规定丈尺,清理推广”,“否则道路日渐狭隘,交通日渐阻塞,且租界既开,相形见绌,市镇一迁,损失尤巨,不可不注意也。”

  光绪廿八年(1902年),商务局会商办道员许鼎霖从商务拨银二万两开辟了大马路和二街等处马路。此后,由马路工程局负责。廿年代开辟了中正路(今新芜路)、吉和街。卅年代修建了新市口路、北平路(今北京路)、中江路、铁路基(今黄山路),环城马路等等。四十年代修建了环塘路(今镜湖路)。到1949年,市区共有城市道路18条3.7公里,皆碎石路面,小街小巷79.5公里,均为条石和卵石路面、这些道路在近代的修筑都是几经曲折,以国货路尤为典型。国货路,是在开辟中山路之后,把二街和半边街路联接起来而修建的碎石马路,长176米,宽6.5米。民国廿五年(1936)在马路表面又加上一层沥青沙,成为我省最早的一条柏油马路。

  在开辟、修建马路的同时,对古老的街道也进行了修治。其中大规模的是对十里长街的整修。本世纪初,商务局总办道员吕承翰“募集商捐,将长街道路、阴沟,自南大街至洋码头疏浚,复就西门外吉祥寺建筑菜市,分上中两市,旁建市房。”1931年,芜湖遭受水灾,长街路面再遭破坏,沟道淤塞。此后进行改建,将长街厚条石盖沟改为砖砌圈沟,铺麻条石路面,宽4.3米。

  经过多年的城区辟建,老城区与租界区之间的大片土地被辟为市区。在这片区域的开发中,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利用其家族买下了老城区外,现今市中心的大片土地,在江口华盛街建起一座公馆,有规划地开辟了道路,建造了大批市房,其房屋主要建于今长街、吉和街、中山路、北京路、新芜路、环塘路(镜湖街)及河南富民桥一带。大都出租给人开店或开设戏园、妓院、大菜馆等。

  廿世纪初,芜湖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起来,使近代芜湖由商埠向以商业为主兼有加工业的工商业城市发展。1906年到1922年间,芜湖相继办起了益新面粉厂、明远电厂、裕中纱厂、锦裕织布厂、裕源织麻公司、大昌火柴厂、砖瓦厂等工厂企业。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商店铺面不断增加,中山路逐渐成为新的商业街区。

  到廿世纪廿年代,芜湖近代城市的基本轮廓已经形成,城区由原来沿青弋江的“一”字型老城区,发展而成为以长江口为中心,北缘长江,东沿青弋江成反“L”型的市区。东起县城,西至江岸,南抵大河南沿,北至弋矶山麓。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机构相应建立。1902年,芜湖商务局会商办道员许鼎霖在开辟新马路的同时,设立马路工程局,专司市政建设管理,这是芜湖最早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1929之后芜湖城建又有发展,城区再次扩大。据民国十八年(1929年)四月《市区图说》称市区全部面积共18.2平方公里,市区界址,北由江边小港口起,经斗门,沿保兴埠,依大官山、小官山、小赭山后脚,至四柱牌坊,向南沿张家山脚,至内河中流,沿河至长河合流处,斜向西南,至南关,再正向西,经大营盘后,至江边海军测量架为止。为此成立芜湖县工务局,内设工程队,专事城市工程建设,诸如马路拓宽等项工作。1943年3月,日伪统治时期,芜湖县政府决定成立县自治委员会,内设工程技术、会计、事务和工程队,分管城市的各项建设。日伪投降后,1945年12月24日成立城区建设委员会,专门管理城市扩建,市政工程,市区规划,城市设施等工作,机构较前扩大。1946年8月7日成立芜湖市政建设委员会。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近代芜湖市区逐步形成为四大块,即城内、城外、租界、河南。城内为县署及居民住所,商户不多,县市在县治前,由薪市街出弼赋门(西门),西抵江口,名十里长街,有各类商店,而且殷实商铺大都集中在这里,业务十分兴旺。有通津,利涉两桥,以通南北,北岸江口一带,米木商行居多,自南关至浮桥皆为米行谓之南市。二街马路等处,则多茶楼酒肆,梨园歌馆。南岸江口一带,为米商堆栈及机器砻坊。在形成四大块的过程中,县政府曾作过多次详细规划,其中1932年芜湖县政府制定的城建规划较完善,规划计划:(1)自弋矶山北至小港口,沿江原有招商局大轮码头、堆栈修船厂、三井堆栈、美孚洋油栈等(今大庆路)、河南自旧营盘至南关一带,有米厂、面粉厂等,此两处地面辽阔,宜建工业区:(2)自小官山,赭山至四柱牌坊一段,风景校区;(3)自弋矶山南沿租界及海关,至范罗山麓,华洋杂处,交通便利,宜定为新市区;(4)自保兴(今黄果山、团结路)至大小官山一带,地面广阔,逼近新市区及工业区,宜定为平民住宅区;(5)陶塘(即镜湖)四周附近,地点适中,宜定为行政区;(6)其他如长街、二街、吉和街,以及河南街等处,商务殷繁,乃原有商业区,拟逐渐加以整理。这一城市发展规划较为符合芜湖实际,三十、四十年代的城市建设基本上按照此规划进行,可以说,它为今日芜湖的城市建设留下了基本轮廓。

  芜湖近代城市测量工作在安徽省处于较高水平,这可从1919年《民国芜湖县志》中的芜湖县全图、芜湖城图、芜湖城厢图中反映出来,三幅图的测量都很精确。1947年对全市地形又进行了新的测量,编绘出版了芜湖县全图和市区简图,较详细的反映了本地区的全貌,为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二、近代城市建设的畸型发展

  近代芜湖作为一个口岸城市,深受帝国主义掠夺的影响,其城市建设打上了浓厚的半殖民地印记,呈现出畸型发展的特点。

  1、港口、码头、仓贮建设发达而加工工业落后

  开埠通商后,各种洋货如洋布、洋铁、洋火、洋烟、洋油以及鸦片等大量涌进芜湖市场。帝国主义为把芜湖作为其商品倾销地、转运站和掠夺我内地资源的基地,大力发展港口、码头、仓库建设。19世纪70年代英商太古轮船公司首先在芜设立机构,接着是英怡和洋行。其后,美商旗昌洋行,德商亨宝洋行也相继在芜设立航运机构和趸船。1895年后,日商日清轮船公司亦来芜设立航运机构。起初,各洋商均在关门洲外江设置趸船。到1906年11月,各外商所占的各段码头开始动工建筑,码头底层全用士敏土填筑,上面铺以石砖。次年,太古怡和亨宝各轮船公司已将其所有之码头修成。同年“华昌及日清两轮船公司,亦建筑其码头,若其完成则有一英里长之码头矣。”码头建筑之后,太古轮船公司率先建筑桥基,架设桥梁与趸船相连,轮船“可停靠趸船上下货物迅速异常。”太古公司还在码头附近筑成了四大货栈。亚细亚煤油公司和美孚石油公司分别在弋矶山下建成铁栈房和砖栈房各一座。到1911年租界区的沿江江岸已基本修筑好,各码头均已营运。芜湖的近代港口已初具规模,仓库、货栈设施也已配套。与此同时,米市的兴起也推动了内河两岸和江口码头,货栈的建设。据1885年《芜湖口岸贸易情形论略》记载:当时江口一带“货栈已建筑甚多”到1887年“新房屋及货栈最近已建筑完好,前此草庐荒陋之区,一变而成华厦千栋之地矣。”

  码头、货栈仓库建设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进出口贸易和米市的兴盛,到1885年米的出口突破百万担大关,“安徽殆不致有一担米舍此而趋他埠。”以1906年为例,贸易之总值计为关平银21998201两。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工业的落后,尽管1896年芜湖出现了第一家近代工厂,然其发展极为缓慢,到1949年解放前只有一家2万纱锭的裕中纱厂,一家发电2600千瓦/小时的小发电厂、一家处于半停产状态的面粉厂,以及火柴、肥皂等几家小厂。工业产值只有648万元。

  2、商业的畸型发展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落后

  帝国主义对安徽内地的经济掠夺和商品倾销,芜湖米市的兴起,使芜湖除原已有的百货咸集、远近闻名的十里长街,二街、中山路、中正路、(今新芜路)又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大小商店林立,货物琳琅满目。在二街与中山路之间的国货路也
是商铺众多。随着新商业区的形成,各种新式建筑拔地而起,酒楼茶馆、戏园、妓院等充斥街市。

  然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却未能随之形成。1938年以前,芜湖的工业和居民用水全部采用井水,湖塘、长江和青弋江水。直到1938年,侵占芜湖的日军为供应驻军及洋行用水,在裕中纱厂内建成一套日产约50吨的小型制水系统。招收了十几名中国工人,以江边一艘破轮上的3.73瓩立式锅炉为取水动力,用三寸水管送到裕中纱厂沉淀过滤后向外送水。

  1939年4月日军把这套供水系统移交日商经营,成立了华中水电株式会社芜湖营业所。同年开始向少数居民供应自来水。由于日商制定了极为苛刻的供水规则,加之水价昂贵,每日供水量仅四、五十吨,当年只有6户居民装接了自来水。

  电的供应也远远适应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明远电厂虽是全省最早的一家发电厂,但由于资金困难,发电量仅为264瓩。因此,只有租界和政府官宦人家才能装上电灯,工业用电也难以保证。

  路灯的安装开始于1903年2月,初为煤油路灯,1906年明远电厂建成送电,才从长街到大马路(今中山路)安装白炽灯。市区此时开始设清道队,洒扫街道兼管理路灯。1945年时,全市只有路灯409盏,由于无专人管理,大多残损不明。1946年4月,明远电厂新装环塘路(今镜湖四周)路灯,使全市路灯增至469盏。

  古老城区过去没有系统的排水设施,排水大多是顺地势自然流向江河湖塘。十里长街经过1902年和1932年两次下水道的疏浚和整修,情况有所改善。但整个市区的排水状况仍相当差。到1949年,市区排水沟渠仅有29.5公里,多为砖沟、条石盖沟和明沟,一遇暴雨,水漫路面,难以通行,苦不堪言。

  三、城市建筑的多重结构及其分布特点

  近代的芜湖城市建筑呈现出多重结构,主要建筑物大致可分为四类。

  1、西方风格的建筑,主要是指市内的各类教堂、教会学校、医院、租界内的海关大楼,洋人宿舍及新型工厂等。这些建筑均为外国营造商承包,外籍建筑师设计,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如位于市中心范罗山顶的“英国驻芜领事署”建于1877年,是芜湖近代最早的一幢西式建筑,由英国建筑师设计,建筑形式采用当时在我国租界内流行的“券廊式”。另外,1903年在芜湖教案中被焚毁的教堂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现天主教堂;1909年,建造的明远电厂、旧海关大楼、弋矶山医院今住院部旧楼、培德中学(今十一中)教学楼等也都属于这类建筑。

  2、民族宗教风格的文化建筑,主要为赭山的广济寺、清真寺等。这类建筑蓝本均取宋人李明仲整理修订的“营造法式”。从地形测定、定线、基础墙、柱梁、屋盖、台阶、地墙、飞檐彩绘到建材选用,从开工到竣工有一整套营造房屋的技术和方法。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3、中西风格相揉的建筑。在芜湖近代建筑业中也出现了学习西方建筑的势头。在建筑物的式样上,带有一些西式模样。大马路(今中山路)上的一些商店、戏院、二街的许多酒楼茶馆均为这类建筑。典型的要算“青年剧场”(今大众电影院的前身)。剧场的结构形式采用大空间的砖木结构,两旁木柱林立,上有柁梁、木屋架、瓦屋面。剧场的立面造型如同洋式店面。底层为整间大门洞,楼上分为三间,中间实墙面上写有剧场名称。两侧排出带有瓶状栏杆花饰的阳台。

  4、传统民间风格的建筑,主要是老县城内及长街上的住房商店与手工作坊建筑。这类建筑从建筑设计角度看,一般是
沿用历代能工巧匠传授的技术而建,为木结构建筑。

  西方风格的文化建筑主要分布在租界内及新市区(老城区与租界区之间)的大小山头上,是水乡泽国的防洪理想地。

  民族宗教风格的文化建筑分布于赭山和县城中心。而传统民间风格的文化建筑主要分布于建城达几百年的老城区和明清繁荣的“十里长街”。

  最能反映近代芜湖城市建筑特色的是中西风格相揉的文化建筑。它分布在租界区和老城区之间的新市区。中山路两旁的建筑物为其代表,国货路上的商店等建筑也都有很明显的中西结合的特色。

  四、城区园林的私办性

  近代芜湖的城区园林,是由达官、士绅兴建私家花园逐渐搞起来的。李鸿章家族在芜湖的私家花园构成了近代城区园林的主体。李家在镜湖四周业已荒废的明清两代园林的旧址上兴建和修复的留春园、烟雨墩、景春园、长春园等,组成了沿湖的花园体系。后来,李氏家族又投资环湖栽植了柳树。另外民国初期比较有名的私家花园还有吴家花园。吴家花园名为“怡园”,园主是卸任道台吴政修(号怡生),园址在今市体育场东北部,面积200余亩。1937年日军占据该园改做马房,怡园就此败落。

  镜湖由李鸿章家族投入巨资兴建多处花园多毁于水灾和战乱,各花园今犹作街巷之名。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政府第六行政区专保公署专员张威遐利用接收的敌伪大量物资,拆迁了西花园一带湖滨住家户,加宽环湖路;沿岸用片石驳岸,栽植柳树,以图恢复“镜湖细柳”景观。

  赭山公园是由芜湖的地方绅士、安徽省第二行政区督察专员兼芜湖县长王铸人和芜湖中学校长柯德发等人集资修建的。赭山公园开办于1933年,当时叫“芜湖公园”。修建时,在赭山山腰处建“皖南图书馆”(即今“中山堂”)和茶社,修一条弹石路从“一天门”上达山顶。1934年春正式开放,同时成立“芜湖公园管理处”。1937年秋日军占据赭山、禁止通行,1945年8月日军投降,公园仅残存轮廓。同年11月,市政筹备处恢复了“公园管理处”。1947年后,赭山被国民党军队占用,划为军事禁区。解放前夕,赭山原有林木被砍伐偷盗,仅存大赭山顶部分洋槐,冬青等,余皆成荒山。

  芜湖近代的城市街道两旁植树起步较迟,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冬,市区才在行人道上种了树,主要有北平路(今北京路)、四明路(新芜路)、中山路和国货路、环塘路(镜湖路)。并对27条大街小巷进行了补植,品种为白杨、枫杨、柳树和少量的悬铃木小苗。解放前夕,全市人行道上种的树,仅存几百株,其中以环塘路柳树居多。而街头建园更是少的可怜,到1948年,全市才建有一个新市口花园,面积约十亩。

本文参考资料:
1、民国八年修《芜湖县志》
2、《芜湖口岸贸易情形论略》
3、李絷非《芜湖风土志》
4、市城建有关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