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长茂
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水陆交通便利,曾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商业兴旺,市面繁荣,是我省经济文化发达较早的城市,芜湖棉织业正是在这些优越条件下,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地逐步发展起来的。最盛时期,曾有一千多家机坊,拥有近五千张手工织机,产品销售到邻近五省的部分地区,行业之大,花色品种之多,销路之广,不仅居于全省首位,而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是屈指可数的。现在芜湖棉织业的手工生产的历史己经结束了,然而它在八十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对社会所作的贡献还是可以称道的。抗战前,芜湖市区的人口不过十万左右,而直接或间接依赖棉织业为生的,却占市区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就是芜湖沦陷期间,棉织业虽趋于衰落,但依此为生的人口,仍占市区人口的百分之六、七左右。因此,忆述芜湖棉织业的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历程,是有其一定意义的。
(一)萌芽
芜湖棉织业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清光绪三十年间。经营此业者主要来自巢县、肥东一带的农民。因为一方面此处是丘陵地区,适宜种植棉花,所以很早就有手工纺纱织布的传统。一般都在农闲季节,女的纺纱,男的织布。生产的纱、布通过农村集镇市场进行交换,从而逐渐成为农村的副业生产。一方面肥、巢一带人口较多,土地贫瘠,加上水旱灾害,农民生活艰苦,被迫离乡外出谋生。于是便把手工织布带到芜湖来,从而使农村的副业逐渐转变为城市的专业生产。
芜湖棉织业的最初创始人名叫鲁福庆,是巢县西乡人。他到芜湖来开机坊,一切都很简陋,住的是草屋,使用的是手抛梭织机(俗称腰机)和手摇纺纱车。起初是用手工纺的土纱(又叫本纱)作原料,后来才改用机器纺的纱(又叫详纱),门幅窄,尺码短,也没有一定的规格。如要染成色布,还得送到染坊去加工。生产全是自己动手,织成的布,也是自己扛去出售。这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当然是难以扩大生产了。
自从鲁福庆在芜湖扎根以后,肥、巢一带相继来芜开设机坊者不乏其人。这时对产品规格作了一些改进,也增加了一些花色品种。但生产工具简陋,操作技术落后,以粗支纱为原料,因而生产出来的布匹,仍然是产量低,品种规格少,质量差,不美观。当然销售也就不广。因此,棉织业初期的发展是缓慢的。从它的诞生到辛亥革命近十年时间,芜湖棉织业机坊只发展到三十几家,估计全部织机,也不过五、六十张。当时芜湖人称之为”机花子”,可见这个时期的落后状况。
(二)早期的发展
民国初年,我国机器纺织工业,已在沿海大中城市蓬勃兴起,而手工棉织业要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因此,首先对生产工具进行了改革。把原有的“腰机”一律改为手拉脚踏织机(俗称平机),以增加产量。其次,钻研和提高生产技术,改进产品规格,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扩大产品销路。从而使棉织业的生产得以较快地发展。不但原有的机坊,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纷纷增加机台,而且还吸引了一些人陆续来芜湖添置机台,开设机坊。在不断扩展织布机台的同时,又添置了生产毛巾、腿带的机台设备。随着生产不断扩大,机台逐渐增多,劳动力不足,需要补充。起初从巢县、肥东一带农村去找来亲友协助(后来大多数自行开设机坊),继而招收学徒和雇拥工人。从此,在棉织业中开始出现了雇拥关系和剥削行为。一般小机坊以业主及其家庭成员劳动为主,雇用少量学徒或工人,有轻微剥削;而那些拥有数十台布机的大机坊,雇用工人学徒较多,其剥削程度亦较严重。
北伐战争时,芜湖棉织业的机坊已由三十几家发展到五百余家,拥有机台近两千张,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手工棉织行业。
大约一九二零年前后,芜湖棉织业就组织了“机业公会”,一九二七年以后改为“棉织业同业公会”。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一九五六年。
(三)兴盛时期
北伐战争以后,芜湖棉织业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机坊年年增加,机台设备不断地扩充,因而需要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产量的日益增高,而销售市场则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处于发展时期的棉织业机坊,只有积极改进操作技术,努力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方可增强竞争能力。例如:有的改进染色配料和操作方法,以改善色泽光彩;有的翻新花样,以增加花色品种。通过艰苦努力,棉织业的产品花色品种繁多,色泽鲜艳,质量良好,扩大了销售市场。这时芜湖的棉布不仅遍销于本省各地,而且还远销到湖北、江西、河南、山东、江苏等邻省的大部分地区。芜湖的毛巾,畅销于长江中上游一带城镇。许多浴室都使用芜湖“邰兴记”机坊生产的澡巾。当时市场物价稳定,商业往来活跃;原料既能赊购,产品也可赊销;淡季,资金周转困难,可以预收货款或向银行、钱庄抵押、借贷。这些都有利于棉织业生产的发展。这时,芜湖最大的一户“鲁声记”机坊,有两个生产场地,拥有手工织机八十余张。
至一九三七年抗战前夕,棉织业机坊已发展到千家以上,拥有各种织机五千张左右。棉织业机坊不仅遍布于东门、北门、吉和街以及河南等地区的僻街小巷,而且逐步向闹市延伸,就连最繁华的十里长街,也能听到机杼之声了。先后迁到长街的机坊有:“韦义泰”、“昂华新”(织毛巾),“陈自新”“鲁声记”“何顺祥”“王永泰”(织布)等六家。以后它们大多转营纱、布、颜料等商业。从北伐到抗战前这十年期间,是芜湖棉织业的鼎盛时期。
(四)衰落
抗日战争时期,芜湖棉织业遭受日寇的严重摧残而衰落下来。这是因为:
一、当日寇侵占芜湖前夕,棉织业几乎全部停产。绝大多数业主携带财物逃往外地,为维持长期生活而消耗殆尽,逃难中也有遭到重大损失的。而留在芜湖的部分财物,或遭日寇破坏劫掠,或在混乱中被人掳去。因而回芜时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设备残缺不全,难以恢复原来的生产能力。例如:王永泰机坊,原来拥有手工织布机五、六十张,是芜湖棉织业中大户之一。在日寇侵芜时,他家的东门厂房和住宅二十余间,被日本兵当作马房,房屋受到严重毁坏,所有生产工具、家具都被当作柴火烧掉;屋内夹墙(即暗库房)亦被拆除,存放的纱、布、颜料等物资,被洗劫一空。长街门面及后场的房屋亦被烧毁。总计损失约两万元。昂华新毛巾厂,在日寇侵芜前夕,将一批物资存放英商怡和趸船上,结果被日机全部炸毁;长街的门面房屋,亦遭日机轰炸,损失严重。
二、在敌伪统治时期,“洋布”“洋缎”充斥市场,抑制国产棉布销路,同时进行“封锁”,物资进出都要受到严格的检查和限制,因而阻碍了商品的流通,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加之敌伪爪牙横行霸道,敲诈勒索,弄得人心不安,使机坊主不愿扩大生产。
三、在敌伪统治下,有些机坊主认为,搞手工业生产,赚钱不多,不如搞商业。于是抽出大部分资金去经商,甚至干脆抛弃棉织业,把全部资金用于开店,专营商业。据不完全统计,这时由棉织业转到商业,仅开设的纱、布、颜料等商店,就达五十余家。还有一些业主抽出一些资金与别人合伙经商。
由于敌伪的摧残,芜湖棉织业本来就没有恢复它的原有生产能力,加上抽出大量资金经营商业,生产能力大大缩小,因而形成“外表庞大,内在空虚”的状况。到抗战胜利时,棉织业的机坊仅有七百余家,机台减少到两千张以下。
抗战胜利后,芜湖的机坊重整旗鼓,恢复生产,并一度出现过繁荣的景象。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祸国殃民的“内战”,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民不聊生。使刚刚恢复起来的棉织业又逐渐衰落了。
一九四八年秋,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挽救经济崩溃的严重危机,用“币制改革”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强制的限价政策来稳定市场物价,摘了一个所谓“八・一九限价。”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不但未能稳定物价,反而激起抢购物资浪潮,弄得人心惶惶。这时芜湖的棉织业,不愁产品卖不掉,只恐原料进不来,常常因买不到棉纱而停产。限价政策的破灭,招来通货的恶性膨胀,物价的涨风如无缰之马,一放而不可收拾。转眼间钞票贬值,造成亏本,使棉织业生产发生了严重困难。特别是资金较小的机坊,临近破产边缘。加上当时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溃兵残部来到芜湖,不是抓兵拉扶,就是要钱要粮,闹得市面非常混乱,因而多数机坊,被迫暂时停工,另找生活出路。到一九四九年春解放大军渡江前夕,棉织业机坊能维持生产的,不足五百家。开工的机台只有一千二、三百台左右,且大多数处于时开时停的状况。这是芜湖棉织业的历史上最为衰败的时期。
(五)发展与变革
解放后,芜湖棉织业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很快恢复了生产。为了使棉织业生产持续发展,根据行业的特点和同业的意见,于一九五零年初组织了全行业产品销售市场——芜湖市棉织业联营社。采取了分散生产、集中销售的经营方式,设立了十七个营业部(五二年划出毛巾帽袜另行成立联营社),实行价格统一管理,按产品质量的优劣,议定合理的销售价格,受到远近顾客的信任和欢迎。同时还接受了国营公司的部分加工代织任务。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除大力扩展原有生产能力,增产各种棉布外,还积极发展了宽幅织机生产被单、罗纱蚊帐等新品种。到一九五二年“五反”运动开始时,芜湖棉织业又恢复到一千余家,拥有各种机台四千余张。这是解放后的芜湖棉织业的复兴时期。
一九五四年秋,国家对棉布实行了统购统销,棉织业的自营业务,全部改为加工代织,联营社撤销。为了妥善处理公私之间、劳资之间的关系,经市手管局、棉织工会、纺织品公司共同协商研究,决定成立九个棉织加工组,由棉织业同业公会统一领导。每组设专职业务人员三名(内工人一名),负责办理有关加工业务。如签订合同,分配任务,检查规格质量,督促各组按期完成加工任务。参加各组的生产人员,既有工人,也有业主。通过加工组的形式,将原来的劳资关系逐步转化为互助合作的关系。从而为走合作化道路,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到一九五六年初,在合作化的高潮中,九个棉织业加工组,顺利地转为九个棉织业生产合作社。同业的全体工人和从业人员都参加了合作社组织,成为合作社的社员了。加上市合作总社、环城区、棉织业工会、市劳动局等组织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棉织社,共有十三个棉织社,统由市棉织专业联社领导。另外,还有两个针织社,归针织专业联社领导。
根据党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在完成了所有制改造,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又逐步地对手工业生产进行了技术改造。为此,市手工业生产联社针对当时棉针织行业单位多、力量分散,不利于发展生产的情况,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将上述十三个棉织社和两个针织社合并组成灯芯绒厂,红光针织厂、丝绒厂、锦华被单厂和湖光毛巾厂等五个企业。到六十年代初,这些棉针织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结束了手工生产的历史。
一九八四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