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新民
早在辛亥革命以前,安徽各重要城市纷纷设立官办和私办的学堂,聘请留日学生或者南洋水师学堂毕业生为教习。这些新兴的学校,灌输革命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封建政治的腐朽,民族危机的加深,非群起参加革命不可。
当时学校能成为革命的温床,最早的而且最鲜明的,要算安徽公学。安徽公学的前身是“旅湘公学”,由李光炯创办于湖南长沙,卢仲农主持校务,赵声、黄兴等都在该校任过教员,酝酿革命。该校于一九〇四年由长沙迁至芜湖,改名安徽公学。由于李光炯、卢仲农两先生一向倾向革命,当时提倡革命的人物大多荟萃于该校,如江苏刘光汉主讲席,怀宁陈仲甫、寿县柏文蔚、浙江陶成章、广东苏曼殊等曾先后任该校教员。这些人有的是光复会会员,有的是同盟会会员。安徽公学建立后,对各县的新兴学校起了推动作用。当时凡是有革命倾向的学校,都与安徽公学有密切关系,包括桐城的崇实学堂和吴挚甫创办的桐城中学、安庆的尚志学堂、寿县的养蒙学堂和芍西学堂、怀远的养正学堂以及萃华学堂等。安徽公学还与日本东京同盟会本部和南京、安庆、合肥、寿县等地的革命组织秘密地互通声气。
除了上述的学校以外,在芜湖还创办了“俗话报”。这是一种通俗性的刊物,于一九〇四年一月由陈仲甫、房秩五、吴守一(桐城县人)等三人发起的。它原设在安庆,后迁到芜湖,由科学图书馆发行。自该报发行以后,在宣传上起了很大作用,因其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又结合实际,激发了安徽人民的爱国思想和反帝、反封建活动,这对安徽当时的革命起了促进作用。后以该报触怒了英帝国主义,于一九〇五年秋被勒令停办。
芜湖在辛亥革命以前,安徽公学成为中江革命的策源地,荟萃了许多革命人物,培养了大批革命青年。同时,又有俗话报作为爱国宣传的喉舌,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恶,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因此,当时皖人公认安徽革命胚胎于芜湖,实际上就是胚胎于安徽公学,也就是倡导于李光炯先生。
(巡抚附:周新民(1897—1979),安徽省庐江县大化乡陡岗村人。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署秘书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沈阳市副市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国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