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芜湖吉祥寺右首,距中江塔不远的江边,曾有过一座很有气势的古亭,名叫“雄观亭”。此亭建于南宋初年,状元张孝祥曾书“观澜”二字为匾额,所以又叫“观澜亭”。
观澜亭是人们喜欢游览的地方,晴朗天气登临此亭,眼下的大江,似金黄色绸缎在天地中抖动,江上帆樯、沙鸥,江边古亭、青山,组合在一起,豪放之中有娟秀。阴雨天气,登临此亭,则别有一番风味,大江腾涌,堆雪喷雾,涛声震天,撼人心魄,真是美中有险,险中有趣。
雄观亭被称作“雄观江声”,元末明初,被列为“芜湖八景”之五,其中也有一段传说。
元末,雄踞今苏浙皖一带的吴王朱元璋,手下有一名将常遇春,曾率兵驻扎芜湖。常遇春,字伯仁,安徽怀远人。明史上称他“奇伟有勇力”,“鸷勇善战,摧锋陷阵,未尝败北”。他曾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因此被人称为常十万。据传,他带兵驻扎芜湖时,就住在雄观亭内。那时,雄观亭旁已筑有一僧寺,叫雄观禅院。每天,常遇春就站在雄观亭上检阅水兵操练,有时还邀请雄观禅院的当家师一同观看。一天晚上,常遇春前往禅院向当家师告别,临别时反复叮咛:“我此去是奉吴王令为前锋渡江攻打元军坚守的采石矶。昨日梦中似乎听到有一老人告诉我,如攻打时有困难,可请雄观禅院众僧在本院内帮忙。”当家师欣然应诺。原来这位当家师在昨天夜里也梦见一神人,把帮忙的办法告诉了他。
常遇春这天率水兵来到采石矶江面,夜间发起总攻。霎时间,战鼓擂响,杀声震天。但江面离矶头约五丈有余,再加矶头悬崖耸立,地势险峻,几次冲击,都被元军用乱箭射退,常军中不少将士落入江中,鲜血将大江染红,急得常遇春豹眼圆瞪,高声喊道:“芜湖雄观长老,助我一臂之力!”说来奇怪,声音刚落,只见江水顷刻间陡涨,兵舷离矶头只有丈余。常遇春对天长笑几声,即持盾挺戈,一蹴而上。由于来势甚猛,矶头岩石被踩塌了一小块,留下了一只一尺八寸长的脚印。这个大脚印,如今还在采石矶头上,象镌刻在上面一般,世人都传说是常十万的脚印。常遇春上岸后,在敌丛中飞舞长戈,守在矶头上的元军抵挡不住,纷纷逃窜,常军趁势抢夺了矶头,占领了采石。
为什么江水能陡涨呢,原来这是禅院当家师帮助的结果。
这天夜里,禅院当家师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嘈杂声惊醒。他急忙披衣下床步出房外,只听见战鼓咚咚,江涛澎湃。寻声找去,声音是从院中的一口水井里发出的。他高声叫醒众和尚,指令他们每人拿一个盛水用具,将院内池塘里的水不断舀到井里,井里水涨,江里水也涨了起来。“雄观江声”即由此得名。
明朝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一六二〇年),芜湖几乎年年发大水。有一年江水上涨,雄观亭随同雄观禅院一齐被江水冲毁。明崇祯八年(一六三五年),原雄观禅院的一个和尚利用雄观亭及禅院的遗砖在今鹤儿山脚下盖了一座三元殿,仍冠以“雄观江声”四字,称作“雄观江声三元殿”。据说,这个和尚在重建禅院时,曾将原雄观禅院内水井上的一块石头带到三元殿,人们站在这块石头旁边,仍能听到江涛的声音,所以《芜湖县志》曾有一段记载:相传雄观江声三元殿“昔时有响石一块,立石边辄闻其声澎湃。”以后,三元殿遭兵火焚毁,清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年)和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间均重新修建过。民国以后,大殿逐渐荒废,曾作过芜湖米业小学分校的学舍,如今成为芜湖市长江路小学的教室。但“雄观江声”的传说却至今犹在民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