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子徽
镜湖原名陶塘,本是市中心的一块洼地。据载,这里是由南宋状元张孝祥“捐田百亩,汇而成湖”的。陶塘北倚赭山,无风时水平似镜,清澈明亮。每当夕阳西斜之际,赭山与湖水相映,亭形塔影,山色湖光,显得更加明媚秀丽。“镜湖”之名即由此而来。由于湖堤遍植杨柳,故又有“镜湖细柳”之说,为“芜湖八景”之四。每当春末夏初之际,湖堤上行行柳树垂枝水面,绿柳枝条婀娜多姿,随风摆动;湖面上涟漪层层,碧波荡漾,衬托着偶而出现的白色小鸟飞翔湖上,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大自然画面。
然而,解放以前,这里的亭台楼阁年久失修,原有的几株古柳也已枯朽衰零,湖水更是污秽不堪,有些地方竟成了垃圾堆。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修建了陶塘,美化了它的环境,在陶塘岸边修建了公园,扩建了体育场,使陶塘得以新生。一九五八年,市人民政府将陶塘正式定名为镜湖,辟为镜湖公园。以后多次疏浚湖底,引长江之水灌注湖内,沿湖堤岸,均用石料砌成,拉去朽株,新栽翠柳,铲除秽草,栽培花树。现在镜湖面积已达二百三十亩,水深二米左右,岸边花木,斗艳争妍。
镜湖公园,面貌日新。昔日陶塘西南角有一“烟雨墩”,景色荒凉,无人问津,现在墩上已建起了中等规模的芜湖市图书馆,绿柳丛中,红楼掩映,幽美宁静,是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在镜湖东北角的另一个无名的土墩上,如今也建造了一座迎宾阁。有关部门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种展览,丰富了全市人民的文化生活。镜湖中心还建造了湖心亭,使得波平似镜的镜湖更为增辉生色,游人泛舟湖上,愈觉心旷神怡。湖滨还建造了餐厅、茶社、游览码头等等,专供游人就餐、饮茶、休憩。此外,还有六座小桥和多处小型花圃,点缀在镜湖四周,更增添了镜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