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庆年间,在芜湖与泥簧同时流行的还有一种地方戏,名叫“湖阴曲”。它流行了一百多年,对姐妹戏曲——泥簧产生过较大影响,优美的声腔和表演艺术,以及比较完整的舞台演出剧本,如《跪池》、《吵嫁》等,后来曾为泥簧戏所吸收、移植。它传播过明代著名传奇《琵琶记》和《牡丹亭》,也遗留下一批独创的别具一格的剧目。它最终虽然在舞台上消失了,但迄今仍有余韵逸响,在老芜湖人中流传,这在安徽地方戏曲史上是值得一书的。

  “湖阴曲”原是单行戏曲。相传曾经黄钺和署理赣南道、任满回芜的王泽“与诸名士,歌吟推敲,几经修饰”,才流传下来,同治时尚称兴盛,光绪以后逐渐衰微。当时虽然设立了“乡乐保存社”,但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挖掘整理和推广,眼看濒于泯没。于是,在民国初年,有“芜湖才子”雅号的鲍寔(字筱斋),在纂修《芜湖县志》时,同时搜集了流行的手抄脚本,花了很大功夫,斟定音律,润色文词,酌予损益,编成专集,一九二五年秋,由北京撷华书局刊印成书。这种戏曲原来没有正式名称,是鲍寔与友人商订,取唐朝诗人温庭筠在芜湖所写的一首《湖阴曲》(这是词亡曲存的乐府曲名,温借来题咏王敦梦日故事),作为戏曲名,表示为芜湖所独有。

  “湖阴曲”的剧目丰富多采,仅《湖阴曲初集》收录的就有十八个。其中的《罗梦》,是演罗夫梦元宝的故事,讽阳刺贪财奴日夜魂颠倒,寝食不安;《跪池》,源于《狮吼记》,揶揄宋代文学士陈季常惧妻,苏东坡去说情,受到柳氏的批驳,此剧意趣横生,三个角色(生、旦、丑),满台是戏;《打子》、《莲花》等四折,是从《绣襦记》演变而来,源本《李娃传》,但比《传》和《记》情节复杂,生动地再现了卑田院乞丐和打莲湘流浪艺人的生活场景与情趣;《花鼓》,表演形式十分活跃,使我们从舞台提示和富有动作性的台词、唱段中,可以看到凤阳花鼓精彩的表演,是丑、旦、副、贴四角色的戏,情节虽然简单,却深刻地揭示了旧社会逃荒者路途穷苦的生活;《借妻》,声情并茂,雅俗共赏,是很受社会欢迎的小戏,写的是卖棉线的小市侩贪财,借妻与秀才李成龙去岳丈家讨取钗环首饰,结果弄巧成拙,赔了老婆,情节离奇而又合理,有十个人物上场却不芜杂,小戏容量如此,可见民间艺人艺术提炼的功夫很深;《学堂》,是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折,丫环春香性格活泼,伶牙利齿,词锋锐利,驳得迂腐泥古的私塾老先生理屈词穷,无可奈何。《牡丹亭》是汤氏在芜湖儒林街雅积楼创作的,曾在芜湖长期演出过,其余诸折成为绝响,而由四诗四歌结构而成的《劝农》和《学堂》两折,“至今脍灸不衰”(鲍寔语)。鲍寔还编订了《湖阴曲二集》,不知何故未能付印,手稿也不知失落何处。

  “湖阴曲”有一整套声腔艺术和完美的表演艺术形式。其板眼过档叫转起落,以及身段台步,内外场面,与昆曲、皮簧相比,似较严整完备。唱、念、白,基本要求是:腔调婉转曲折,这是曼声;高昂激越时,要清脆阔大宏亮。声腔有:弦索、二簧平调、二皮、双折、泥簧调、浪打风腔、凤阳歌、莲湘调、花鼓曲、细曲(巧曼之音)、小曲(时兴小曲十数段)、垫腔(有一叠、二叠、三叠之分)等。根据戏曲情节,角色性格和规定场景,交替采用,至于说白道字,开始夹有苏白,以后一概采用芜湖方言,偶而夹白句容和合肥话,别有风趣,能够取得较好的戏剧效果。

  “湖阴曲”有十八种曲牌,不同的角色掌握不同的曲牌,各有分工,不可混淆。其中有一种曲牌名叫《菩提》,是《下山》中青年僧尼(丑、旦)特有的,从念诵佛号、佛经声腔衍化而来,为其他剧种所无。至于板式,有走板、紧板、顶板、散板、摇板、杂板令多种,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及心理活动进行安排。

  “湖阴曲”存在的百多年中,产生了一代代卓有劳绩的演员和编导者。如:齐宗濂,字月溪,号悦羲,是个编、导、演三者兼优的能手。他编排过《跪池》、《寄信》,擅长演老生,扮演过罗夫,唱白传神,趣味隽永;他导演的《下书》比《烂柯山》原本,精神更为酣畅,很受观众欢迎。他还组织过芜湖第一个话剧团体《迪智群》,到江西九江、南昌演出过。赵春棠,嗜唱特勤,向先辈学戏,勤恳虚心,拜王养之为师。他扮演过张别古,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王养之,青少年是在道光、咸丰时度过的,唱正生,至老不衰;光绪十年左右以《琵琶记》中《汤药》、《遗嘱》二折最为擅长,妙在剧中一哭一笑、一咳一吐、一切衰颓老病状态,自然流出,无不入神。郑大有,字应之,擅演《教歌》、《罗梦》两折,他唱白认真,字正腔圆,尤能尽抑扬顿挫之致,演阿二叫街,乞丐腔最得神味,曾传授给陈四(名金锜)。王培生,是郑大有的配对,演阿大,兼善《借靴》、《下山》、《断桥》诸小生曲,一九二三年穷愁潦倒而死。李元兴,擅唱《花魁》、《学堂》二出戏中旦角,唱腔“细曲”,多巧曼之音,一九二一年曾口授于人。上述演员的声腔和表演技巧,大都为泥簧所吸收、溶化,促使了泥簧戏的繁荣和发展。

  据程其瑞《湖阴曲绪言》:“每当春秋佳日,文酒宴会,必歌是曲以侑觞。”这说明“湖阴曲”很适合文人雅士的口味,被诩为“优美高尚。”但它一旦变成“阴春白雪”,就日渐脱离广大观众了。在光绪末年,“湖阴曲”登台机会日少,敌不过土生土长、历史长久的泥簧戏,等到那些著名编导和演员相继去世、后继无人时,《湖阴曲初集》印出后,就变成案头文学剧本了,但今天它仍为我们研究芜湖地方戏曲提供了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