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簧戏,旧名泥簧,是流行于以芜湖市为中心,包括马鞍山市、当涂县、芜湖县、和县、含山县和繁昌北陲沿江一带地区的民间戏曲,至今已有二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因为梨簧戏的产生和发展,到最后形成职业性的演唱班子是在芜湖,所以又称之为“芜湖泥簧”。
芜湖泥簧,源远流长。明代弘治十一年(一四九七年)副学使钟城纂修《太平府志》,就有了立春日“妆戏剧,征女伎”的记述。每逢元宵节,“城市多作鱼龙、花毬、走马诸灯及鲍老、狮象诸戏……千里风烟同乐国,万家灯火共楼台。”自初春至暮春,民间还有一种迎神赛会活动,叫“辇会”,这也促进了地方戏剧的发展。“凡有祈祷,辄演剧于城隍庙,谓之酬愿。”中元(阴历七月十五)前后,“里社醵貲延僧道,演戏剧,悬灯䌽,向夕举行,午夜方罢。”《芜湖县志・名宦》记载,雍正七年(一六六八年)知县张鹫“去任时,沿途供帐,演剧送行。”可以看出,远在清初,芜湖地方戏剧就可以在街头演出了。不过那时不叫泥簧戏,而称“平安戏”
据考证,“平安戏”的名称最早见于道光初退休寓居芜湖的礼部尚书黄钺所作《于湖竹枝词》,词中这样写道:“灯船戏罢平安戏,豪竹哀丝处处催。忙杀花间惊蛱蝶,一年强半绕歌台。”黄钺特加注释:“上元龙灯、端午竞渡罢则演剧,至秋又跨街为戏,以报秋社,谓之平安戏。”参照县志方言条目:“赭山所祀之神谓之角姑,姑如三十许妇人,农家者流奉之唯谨。每年场圃毕,多醵钱演剧以娱,谓稼穑皆神福。”生活在封建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为了感谢“神福”,祈祷人寿年丰,四季平安,寄托美好的生活希望,所以平安戏名由此而起。每年元宵节和端午节,芜湖南自澛港,北至长河(青弋江),或赛灯,或竞渡,夜间搭台演戏,灯火辉煌,锣鼓喧天,吸引着南京的观众乘坐秦淮凉篷子、漆板、走舱等大小船只赶来欣赏。“华灯照水笙歌沸,不枉人呼小建康。”可见平安戏的当年盛况,连芜湖也因此被称为“小南京”了!
平安戏每年在正月(上元)、五月(端午),七月(中元)有三次规模盛大的演出,普及到广大城乡,这就为形成专业戏班创造了条件。老艺人蒋长华回忆师承关系时说过,大约到了道光十年(一八三〇年)左右,芜湖东门外伍先生(一八〇九年生)与奚仁潜师徒,组成了第一个职业性的泥簧戏班子。也正是黄钺告老寓芜写《于湖竹枝词》之时,平安戏才正式更名为“泥簧戏”。其时,外来徽班唱腔二黄和苏州滩黄流行到芜湖,影响很大,为了与它们相对,而且表示这一戏剧产生于芜湖本乡本土,深受广大农民喜爱,所以定名为“泥簧”;在当涂,它又被称为“篱簧”,含义亦同。
同治、光绪年间,在芜湖,滩簧、二簧、泥簧同时盛行,时称“滩二泥”。由于泥簧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发展到鼎盛时期,群英辈出,形成各种艺术流派,著名演员有张季瀛、王振林、胡家寿、金立兴,称为“泥簧四状元”。这时的剧目大小约有三百多个。有个叫胡长晖的能演唱二百七十五折;张季瀛从胡学艺三年,学会了九十六本戏。张季瀛家藏手抄剧本有三尺多高,可惜在一九三一年夏天毁于洪水。后来由于反动统治者和封建文人的鄙视、压抑,泥簧戏日趋衰落,只能以曲艺或坐唱的形式演唱了。县志说:“有所谓泥簧者,词甚俚俗,杂以小曲,盖为盲女弹词者流,人有喜庆辄招之,视为营业云。”说明这时泥簧戏遭了厄运。一九二七年,张季瀛的第三子张一鸾想继承父业,振兴泥簧戏,集合一批艺人在北门沈凤鳌家办起一个“泥簧公所。”这是一个共和班性质的职业演唱团体,也是训练泥簧戏演员的习艺所。但因举不逢时,不久即告星散,艺人流落民间,只能以清唱糊口,解放前夕,泥簧戏已面临绝境。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文化部门坚决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极力抢救这个几乎成为绝响的稀有剧种。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走访年已古稀的民间泥簧戏艺人,搜集、记录了有关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安安送米》、《回头桥》、《三戏牡丹》、《合钵》、《祭塔》、《窦老送子》、《陈琳抱盒》、《闹院》、《逼休》、《扇坟》等。一九五九年招收了一批男女少年学员进行培训,正式建立“芜湖市梨簧戏剧团”,多年来,演出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秦香莲》、《二度梅》、《三请樊梨花》、《丑荣归》和一些现代戏。他们自己创作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送嫁》(作者吴波,已故),一九六三年参加了安徽省现代戏调演,获得了奖状。当年,董必武副委员长曾陪同越南胡志明主席观看过梨簧戏。先后看过梨簧戏的郭沫若、陈毅和万里等同志也给予了鼓励。这一枝象江南腊梅一样清芬的艺术花朵,从此盛开在芜湖舞台,为社会主义文苑增添了一分春色。
梨簧戏的音乐唱腔,多从民间生活音调、里巷歌谣和郊区民歌发展而成。如摇篮曲、卖花曲、吟诗声腔、叫化音调、哭吊哀歌、划龙船调,以及郊区的“五更调”、“奔生调”、“杨柳青”等。早在乾隆年间,又吸取了二黄、梆子和昆曲的一些声腔艺术和音律结构,经过世代加工锤炼,熔于一炉,使梨簧唱腔更加丰富,形式日臻完整。解放后,戏曲工作者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还有所革新、创造,形成了梨簧戏独特的一套板腔体和曲牌体。它既保留了昆曲的余韵,以北方弦索与南方箫管相协,产生出一种繁音合奏的优雅腔调来,也吸收了梆子的形式,所以关键处音节急促而转腔娓婉,“非复梆子之高亢噍杀”。它还溶化了二黄,在柔和的旋律中音调嘹亮,美妙动听。老艺人口传有“昆曲梆子二黄调,翻出泥簧新腔妙”的戏曲谚话。总之,梨簧声腔显得婉转流丽,具有江南丝竹特色,乡土风味浓郁。加上出语咬字清朗,明白易晓,又以芜湖方音演唱,独有一方风情,所以深受当地群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