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长街,是条曾经名噪一时的老式街道,在明代中叶就开始形成,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了。万历三年(一五七五年)建筑县城时,太平府知府钱立“临县相度规费絜地,画长街于城外”。(康熙《太平府志・建置》)县城建成,周围七百三十九丈,高三丈。西边开“弼赋门”,筑城楼一座。从这里起,街巷不断向西扩展。到了清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弼赋门外已有以长街为主干的三十三条街巷,长街最长,名列第一。它是沿着长河(青弋江)北岸向江边延伸的,直到江河汇合处的中江塔,足有七里长。

  当年的长街一律用青石板和麻石条铺砌路面,石料主要是从大荆山、卜家店(古称这里有龙脉石骨)采运来的。石板下是阴沟,排泄店家住户的污水。街道狭窄,一般只有一丈二尺宽。两边店铺林立,多数是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鱼鳞瓦顶。穿过升平桥,有专祀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梁孝文祠及为南宋词人张孝祥建立的“状元坊”;知州陶玉的“横金坊”树立在宁渊观前。再下去是富民桥(浮桥)口、接官厅、驿馆、吴波亭。漫长的街市,百货聚集,供穿戴的有丝绸布帛店、头巾店、金银首饰店,供吃食的有米店、酒店、饭馆、酱坊、豆腐坊、糕点坊,供日用的有山货铺、剪刀铺、秤铺、铁作铺、浆染铺、香料铺。此外,还有灯笼、纸劄、香烛、爆竹铺,箩头行、轿行、斛行、靛行、红坊,以及沿街数不尽的坐摊行贩。凡开设店铺货摊,须办纳门摊商税。清初,每年上缴户部分司钞银九十六两一钱六分,闰年加银九两五钱五分七厘;此外,“江夫银一千九百零三两,系芜湖县长街闹市门面派征”(《太平府志・田赋上》),共二千两税银,可供三百三十三名差役的全年工食。这时的芜湖,已有经营百年的老店,如歙县大地主阮弼在芜湖开设的染坊就是。阮弼是客籍人,为了能入芜湖籍,传说在建筑县城时,出银包工建成西门城楼,所以取名“弼赋门”。还有个汪一龙,字正田,明万历间人,由休宁迁居芜湖西门外长街,创立正田药店,字号“永春”。这个店“慎选药材,虔制丸散,四方争购之,对症取服,应效神速”,名声远扬,“每外藩入贡者,多取道于芜市药而归”(《芜湖县志・杂识》)。裔孙汪步延继承其祖业,仍在长街开设“永春药店”。老店传代,新店增设,长街市面越来越繁荣,平日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拥挤不堪,到了节日,就更热闹了。

  清咸丰时,七里长街横遭一场兵火浩劫,破坏殆尽,直到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形成米市以后,长街才复兴起来。长街商业区因有利于米市的经营,其繁华程度不减当年。这时的长街,除少数达官贵人的公馆外,大多是商号、店铺、作坊,经营着百货、南北杂货、五金、棉纱、布匹、金银首饰。其中著名的有胡开文笔墨店,继“汪永春药店”之后而后来居上的张恒春药店,以烹调牛羊肉擅长的金隆兴菜馆,别具风味的鼎泰酱园。这些都是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此外,还有新增设的“五洋”杂货店,经营洋油(煤油)、洋火(火柴)、洋皂(肥皂)、洋烟(香烟)、洋伞(雨伞)、洋纱(棉纱)等“洋货”。“洋货”充斥长街市场,给芜湖涂上了一层半殖民地的色彩。晚清,芜湖警察厅为了便于编制户口,加强社会控制,划长街为上长街、中长街、下长街,并将弼赋门和城墙拆除,使长街往东与鱼市街、薪市街相接,西抵江口,从此被人们称为“十里长街”。《芜湖县志》记载:“十里长街,阛阓之盛,甲于江左,城中外市廛鳞次,百物翔集,又采布帛繦至而辐辏”,集中了“北连牛渚,历淮阳而达燕蓟”的商品。人们在这里进行贸易交往,常常是“肩摩毂出”,“市声若潮,至夜不休”。

  随着芜湖米市的形成,人口增加,商店住宅与日俱增。市区开始向北沿着长江东岸发展起来。与长街平行的二街马路和穿过富民桥的大马路(后称中山路)逐渐开辟。茶楼酒肆,梨园歌馆,环绕镜湖堤边。但店铺居宅仍不如长街密集,市面仍不如长街繁荣。解放后,随着新市区的开拓,商业中心转移到中山路一带,古老的长街才相形见绌了。

  今天,党和人民政府决定恢复传统商店和建立小商品市场。一些久享盛誉的老店又挂起金字招牌,门面焕然一新,各有经营特色的店铺重新开张,传统的货栈也以新的姿态重现,古老的“十里长街”焕发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