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沐昌根

  “铁到芜湖自成钢”,这是芜湖坊间流传已久的一句民谚,它说明历史上的芜湖冶铁技术精湛,名闻遐迩,特别是明代芜湖独创的“苏钢”炼钢法被写进了多种版本的经济史、科技史、冶铁史和文化史的著作,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一、源远流长的冶铁技术

  芜湖冶金业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民间一直流传着干将莫邪在此铸剑的传说。康熙《太平府志》载:“神山在(芜湖)县东北九里,与赤铸(山)相连。《图经》(汉唐时期书)云:干将淬剑于此,上有磨剑池、砥石”。民国八年(1919年)《芜湖县志》对神山有同样记载。“赤铸山”还记有:“楚干将造剑之处,山有干将墓”;“火炉山”记有“相传干将造剑设炉于此,因以为名”;“破山”云:“干将试剑于此,上有试剑石”。宋代诗人黄庭坚(1045-1105年)《赭山》诗云:“读书在赤铸,风雪弥青萝。汲绠愁冰断,村酤怯路蹉。玉峰凝万象,绿萼绕群螺。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寒光”、“太阿”为干将铸造的宝剑名称,此诗说的是干将在赤铸山铸剑的典故。由此可见,早在宋代干将铸剑于芜湖的故事已广为流传。

  1979年10月,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等来芜湖作历史地理考察后写了《芜湖市历史地理概述》一书,书中指出:“干将铸剑的地点,全国范围内流传有二,除芜湖之外,还有浙江莫干山。我们认为,从文献记载来看,芜湖为早。又一种可能,干将铸剑,并不只会在一个地方。但是,干将在芜湖神山铸剑是屡见于史乘的”。

  新中国成立后,众多考古资料表明,古代炼铁遗址可以说遍布芜湖城乡。1984年,南陵县大工山西周至唐代古铜矿遗址群发现,不仅出土了大批青铜器,还发现了铁质采掘工具铁凿铁钎,说明这里既炼铜又炼铁。战国至六朝炼铁遗址在芜湖县新丰乡小村发现,出土了炼渣,经化验,含有铜、铁金属成分,遗址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有三座炼炉,断截面呈柱形,深达2.2米,直径1.6米。1989年,繁昌县也出土了铁锭,经炭14测定为春秋时期的产物。

  汉代芜湖炼铁和使用铁器生产、生活工具和兵器有两个例证。其一,《安徽科技史稿》说:汉代庐江郡(庐江即今青弋江)生产的铁质农具凿有“江”字标志,畅销各地,著称于世。这些农具显然是芜湖青弋江一带居民生产的;其二,1981年,芜湖市鸠江乡贺家园汉墓群出土了多种铁剑和铁弩机。东晋至南北朝朝间,南陵县梅根冶是江南两大冶铸中心之一(另一处在武昌),设有铜官,这里既炼铜又炼铁,每岁为国家铸钱五万贯。南齐诗人庾信(513-581年)《枯树赋》说:“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唐代诗人孟浩然(680-740年)《夜泊宣城界》一诗亦有“火炽梅根治,烟迷杨叶洲”之句。《唐书・地理志》和唐代著名的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均有南陵梅根冶的记载,可见南陵县梅根冶当年铜铁冶炼的繁荣景象。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一书“铁器制造”一节说:“唐朝的冶铁和铸造存在着官冶和私冶的区分,掌冶署是在少府监统领下,掌‘鎔铸铜铁器物之事’……特别是内地的铁矿,原则上是听任百姓开采冶炼,朝廷设置盐铁官收其税”。古代铜冶与国家财政密切相关,故历朝历代均由官方垄断。而铁冶主要用于生产、军事之用,朝廷管制不严,官冶与民冶俱有。据此推测芜湖地区唐代冶铁除南陵梅根冶为官方的外,其他地方冶铁很可能为民间私营。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繁昌县竹园湾、三梁山、铁牛山发现三处唐代炼铁遗址,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有6处较大的冶铁遗址,17处冶铁废墟墩,还有多处小的遗址。这些可能是当地先民私人的冶铁基地。其中,竹园湾遗址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竹园湾遗址的炼铁炉纵剖面似桃形,直径1.15米,炉身残高0.6米,炉壁厚36厘米,壁长32、宽20、高10厘米。炉膛内残留有尚未炼成的铁块,以及栗树炭、石灰、石块等。由此可知:竹园湾炼铁炉没有炉身角和炉腹角,与汉代一些直筒式炼铁炉相比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且使用石灰石作熔剂。炉体比汉代略小点,其鼓风能力更为合适、燃料消耗更为完全。

  宋代,发生了山东曲阜铁工濮氏乔迁芜湖的大事,推动了芜湖冶铁炼钢技术的业进一步发展。据《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3期发表的张九皋文章《濮家与芜湖》介绍,南宋初年,山东曲阜有精于炼钢的铁工濮家兄弟七人,因金兵南侵,激于义愤,相约分别从军,从事钢铁武器制造。兄弟七人分别随军转战南移,于南宋初期来安徽的芜湖、凤阳、和州、当涂、江苏的溧水、苏州、浙江的嘉兴成家立业,从事铁业生产。老七落户芜湖,他先是居住在芜湖东南郊的百家店,炼铁制钢,因钢铁品质优良,畅销于民间和军队,业务兴旺,因此人们将百家店改为濮家店。南宋中期,濮七的孙子濮万伦积累了丰富的炼钢经验,精于“听钢”,即敲击钢块,从声音中鉴别钢质量的优劣。到明代中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芜湖专业炼钢的钢坊不断发展扩大,濮家的濮万兴钢坊就从濮家店搬迁到芜湖西郊明代城墙内的铁石墩、铁锁巷一带的濮家院,这里有西湖,便于为钢淬火。这时,徽商也到芜湖兴办钢坊。《徽商研究》一书说:“明嘉靖时,休宁人汪尚权商于湖阴(芜湖)数年。复大募工,治钢冶,指挥百人,斩斩有序,工罔不效……资日丰于旧”。后来,明城墙筑成,因炼钢业发展,用水不便,濮万兴又在城西外七更点设置了总作坊,濮家院为东作坊。到清乾隆、嘉庆年间,芜湖炼钢冶铁进入全盛时期,又增设了西作坊,并在石桥港西面的花津路建筑了白石浴池,专供本作坊炼钢工人沐浴,可见工人人数之多。

  从明代中叶到清代初期,芜湖大钢坊发展到八家,除濮万兴以外,著名的还有从南京迁来的葛永泰、马万盛两家。由于芜湖附近的当涂、繁昌两县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又有皖南丰富的柴炭,加上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吸引了南京葛、马两家来芜湖兴业。葛永泰钢坊开设于芜湖西湖池东面,即今太阳宫(古称北极阁),湖滨街附近,后来因用水不便迁到七更点。当时,芜湖钢坊多数是南京迁来的,炼钢工人也都是来自南京附近的江宁、句容、溧水、当涂。从康熙到嘉庆年间,芜湖大钢坊发展到十八家,小型的还有不少。其中仅陈姓钢坊一家就发展成为五家:陈奎泰、陈元泰、陈祥泰、陈京泰、陈茂源。《芜湖县志》(1919年版)记载:芜湖“惟铁工为异于他县,居市廛治钢业者数十家,每日须工作不啻数百人”。“铿锵之声终日不绝于耳”。我们还可以从《芜湖县志》“实业志”记载看出,光绪初年,芜湖冶炼已经燃烧煤炭,还曾经进口过洋煤,每日用量以及芜湖开采煤炭的状况该志记载说:“煤炭业,在光绪初年,仅有湖南宝庆、兰田之煤运芜发售,专为锻铁之用。嗣有小轮往来,需用烟煤,则皆购用舶来品也。迨后,木柴渐贵,馆店作坊改用者多。其始亦仅用湖南柴煤,光绪季年政府提倡实业,准人开矿。吾皖之池州、宣城、繁昌等处,遂有人相继禀请开采柴煤,来源因以日渐扩充,鼎革以后,矿务大兴,出产丰富。湖北之萍乡、天津之开滦,山东之峄县,舟车转运,以至芜者,络绎不绝,均系上等烟煤,驾乎舶来品上,以致洋煤进口遂绝。近年本埠开设公司行号运售煤炭者,计十余家,每日共计销售各种煤炭平均约三百吨云”。

  到嘉庆六年(1801年),清政府就对芜湖钢坊加强了统制,曾饬全芜湖关道宋鎔详细制定运销章程,责令各钢坊出具连环互结,公布坊票,认明熟客,指定售卖地方,并将钢斤数目、商贾姓名,填写票内具结,就近呈送关道衙门编号铃印,验明放行。同时,钢坊也正式成立公所,并在城内薪市街建筑公所办公房,专人办理章程中所规定的事项。这时芜湖钢铁已行销七省之广,最远达山西。濮万兴总作坊设有客舍,招待各省顾客食宿,钢款的汇划和现银的解运,都由票号办理。芜湖最后一家山西人开的,位于三圣坊兴隆巷内的三晋源票号,在1889年后芜湖炼钢业完全衰落时,才迁回山西。《芜湖县志》“实业志·商业”说:“钢为旧日驰名物产,咸丰后尚存炼坊十四家,均极富厚,自洋钢入口,渐就消灭”。这里表明,清光绪二年(1876年)芜湖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从此以后帝国主义者不断向芜湖倾销“洋钢”,迫使芜湖地产钢铁逐步歇业倒闭。据《安徽经济轨迹》一书中《芜湖海关历年进口金属统计》(1877-1892),1877年芜湖进口钢铁399.25担、1878年增至4372担,到1890、1892年3分别猛增到22025担和28261担。由此可见当时芜湖进口钢铁之多,以致芜湖地产钢铁业的破产。

  二、“苏钢”的发明和外传

  芜湖悠久的冶铁炼钢历史,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技术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冶铁经验;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明代芜湖铁工创造了“苏钢”冶炼法。因为这一冶炼法乃为侨居芜湖的江苏人发明,故称“苏钢”,亦称“芜钢”,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冶金史上的首创。关于“苏钢”冶炼法,清嘉《芜湖县志》记载说:“初锻熟铁于炉,徐以生镤下之,名曰饣委铁,饣委饱则镤不入也。于时渣滓尽去,锤而条之,乃成钢。其工之上者,视火候无差,忒手而试其声,曰若者良,若者楛。其良者扑之皆寸断,乃分别为记,橐束而授之客,走天下不訾也,工以此食于主人倍其曹,而恒秘其术”。新中国成立后,众多冶金史、古代史研究专家对芜湖“苏钢”技术的先进性及其外传,均作了较详尽的分析和很高的评价。

  余也非《中国古代经济史》“苏钢的发明”说:“陈春华嘉庆《芜湖县志》卷一载苏钢是在团钢的基础上发明于明代苏州,是中国所独创的一种先进的炼钢法,为世界冶金史上之首创”,“苏钢与近代白淋快速炼钢法,在原则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成品……与近代工具钢几乎完全相似,苏钢发明后,逐渐普及,至清,芜湖、湘潭以产苏钢为最著。团钢便逐渐被淘汰了”。

  陈哲夫《中华文明史》(第九卷)“苏钢工艺及其推广”一节说:“我国古代的主要制钢工艺有炒钢、灌钢,以及百炼钢、渗碳钢等种,它们直到清代仍在使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苏钢工艺已相当成熟,并且推广到了全国许多地方。苏钢是灌钢工艺的高级形式,基本操作仍然是‘杂炼生柔’。据说因江苏工匠所创而得名,首盛于芜湖,后又传到湖南、四川等地”。“苏钢传到湖南的时间大约是乾隆时期,1935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湖南省)》第七篇说:‘湘潭产钢,名曰苏钢,与宝庆大钢条形式不同,质地较优,该业起自清乾隆年间,由芜湖陶裕盛传授来湘。至咸丰时,湘潭之苏钢坊计有四十余家。所产之钢销于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天津、汉口、奉天(今辽宁)、吉林等地,殊见畅旺,亦为湘潭苏钢之黄金时代’。一般认为,苏钢工艺的起始年代应可追溯到明代中期”。

  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灌钢法的新发展”一节说:“灌钢法到明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二种是‘以生铁与熟铁并铸,待其极熟,生铁欲流,则以生铁于熟铁上,擦而入之’。这种制钢工艺和盛行于苏州、芜湖等处的‘苏钢’相近”。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说:“苏钢由芜湖传到湘潭”,清光绪《湘潭县志・货殖五》记载:“冶铁取钢,必于芜湖。乾隆中,黄聚泰身往佣于芜湖,三年结良工八人,要与归。起炉听钢,岁坐致千金。至今钢坊称聚泰,南北推其良。西商不复往芜湖矣”。

  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明清以后‘苏钢’冶炼技术及其传播”一节说:“明清以后流行的‘苏钢’冶炼法,是灌钢冶炼法的进一步发展,它比灌钢冶炼技术有了改进”。他还说明代唐顺之《武编・前编》卷5《铁》一条所说的“以生铁与熟铁并铸”,等到“生铁欲流”时把生铁水擦入熟铁中,当是灌钢冶炼法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流传在今四川等地的苏钢冶炼法。“唐顺之是明代嘉靖年间人,可知至少明代中期(15-16世纪之间)这种苏钢冶炼法已经发明了。这种苏钢冶炼法,曾盛行于安徽芜湖”。该书还提及1870年6月,德国人李希霍芬写给米琪的信说:“山西不产钢,所用的钢全部来自芜湖和汉口”。

  李希霍芬1882年所著的《中国》一书再次提及山西用钢由芜湖和汉口购进,还说到芜湖苏钢传到湖南等地。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铁器铸造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节说:清嘉庆《芜湖县志》卷一记录炼钢法“就是著名的苏钢,苏钢是明代灌钢技术的一个重大发展。它的原理和宋、明的淋钢、灌钢相同,都是用烧熔的生铁去淋、灌或“饣委”熟铁,经剧烈氧化,成为含碳量比较高的优质钢;锤击则是为除去杂质。但是,淋钢或灌钢是把熟铁打成盘条或箔片,与生铁一起封闭或半封闭入炉。苏钢则是用“初锻熟铁”,不封闭入炉。……当然,采用不封法,需要更高的技术掌握火候、时间”。

  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书说:“苏钢,它是灌钢发展的高级阶段,灌钢的优点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苏钢’的操作要点是:先把料铁放到炉里鼓风加热,后把生铁的一端斜放到炉口里加热,继续鼓风,使炉内温度不断升高。当炉温在摄氏1300度左右的时候,炉内的生铁不断地往下滴铁水,料铁已经软化。然后钳住生铁块在炉外的一端,使铁水均匀淋到料铁上,并且不断翻动料铁。这样就产生剧烈的氧化。淋完以后,停止鼓风,夹出钢团,砧上锤击,去除夹杂。一般要淋两次。‘苏钢’冶炼高明的地方主要有二点:一是料铁组织疏松,含有大量的氧化夹杂,硅、锰、碳含量也比较高,灌炼的时候氧化剧烈,造成一定的渣、铁分离。二是料铁中铁的氧化物氧化了生铁中的碳以后,铁便被还原出来,这样就提高了金属的收得率。如果用熟铁灌炼,氧化铁早已被当成夹杂排掉了。嘉庆《芜湖县志》卷一说的‘初锻熟铁’,就是这种类型的料铁。‘苏钢’和前两种灌钢工艺的区别也主要在这点上。前两种是用‘熟铁’片,就是‘片’,组织就比较致密,就不是‘初锻熟铁’”。“象苏钢这样,既能高效率地生产,又能比较好地控制成分,得到高碳钢,并且能造成一定的渣、铁分离,在古代炼钢工艺中是难能可贵的”。

  路甬祥主编的《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一书“灌钢技术的发展和苏钢的出现”一节说:“明清时期,有关灌钢技术的记载明显增加,且稍见具体;多种不同的灌炼操作都有使用,技术上则发展到了更高水平,即苏钢工艺的阶段”。还说:陈春华纂嘉庆《芜湖县志》记载的苏钢冶炼法,“也是一种灌淋法,其称灌淋为‘錗铁’。‘徐以生镤下之’,即缓缓地将生铁灌淋到‘熟铁’上”。“苏钢”与灌淋法的主要区别是:其原料‘熟铁’仅仅是‘初锻’过的:所谓‘初锻’,即是初步锻打,实际上仅仅是一种‘拍聚’,即将炒过之铁拍打、拍聚在一起而己。其优点是:(1)‘初锻熟铁’组织较为疏松,可增加生、‘熟’铁的接触反应面,而有利于渗淋。(2)其所含氧化夹杂较多,可较大提高碳氧化反应的强度,使反应进行得更为强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去渣能力。(3)其中的氧化亚铁会部分地还原出来,从而提高了金属收得率。若以普通‘熟铁’为灌炼用原料,这部分氧化亚铁便会被当成夹杂而排斥废弃。看来,此前的‘熟铁’当非初锻之品。灌钢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去渣能力较强,苏钢工艺则把这一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于时渣滓尽去’,这是很高的评价”。

  万绳楠等《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清代长江流域的冶铁业”一节说:“安徽芜湖和湖南湘潭的钢坊生产的苏钢是明代灌钢技术的一个重大发展。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一书对此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该书还叙述了芜湖苏钢的冶炼方法及其外传湖南湘潭等地的情况。

  三、铁画和“芜湖三刀”

  芜湖悠久而精湛的冶铁炼钢技术也催生了传统铁制工艺的发展,芜湖历代优秀的工匠在长期的实践中,以自己的智慧才智和创造才能,创造了中国一绝铁画,而号称“芜湖三刀”的芜湖剪刀、剃刀、菜刀曾闻名遐迩,成为畅销全国的名牌。

  关于铁画,《芜湖县志》(1919年版)记载说:“有锤铁为画者,治之使薄且缕析之,以意屈伸,为山水、为竹石、为败荷、为衰柳、为蜩螗郭索,点缀位置,一如丹青家而无襞积皴皵之迹。康熙间,有汤天池者创为此,名噪公卿间。今咸祖其法,虽制作,远逊汤,而四方多购之,以为斋壁雅玩”。由此可见铁画创始于芜湖冶铁炼钢旺盛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创始人为汤天池(名鹏),名噪一时,为士大夫及四方客人所青睐,纷纷求购作为斋壁雅玩之品欣赏。

  铁画源出于“铁花”,是以铁为材料,经过锻打成为立体的折技花卉,涂以金色、黑色或彩色后为成品。至迟在明朝末年,芜湖已有“铁花”制作,品种有莲花、菊花、梅花、竹枝等,多作佛像前供品。山西五台山寺庙中,曾发现刻有明代天启(1621-1627年)间年号,并有施主姓名落款,注明购自芜湖的“铁花灯”铁匠铺。旧俗农历7月30日为地藏王成道日,各地香客赴九华山敬香,多经过芜湖购“铁花”上山供奉佛祖。如今九华山佛殿尚有“铁花”。

  汤鹏,江苏溧水人,精于锻铁。他有幸与芜湖著名画家萧云从为邻,得其指点,继承“铁花”制作的传统技艺,以铁为墨,以锤为笔,以砧为砚,取立体造型多层焊接,使炉锤之巧与画理相通,一举创造了铁画。这种铁画以纸碳钢为材料,工匠依据画稿,取料入炉,经过锻打、修钻、校正、焊接、整形、退火、烘漆防锈,然后装框成画。它富有立体感,黑白分明,古朴典雅,虚实相生,层次分明。其作品山水能分远近之趣,人物能具传神之态,花鸟能出栩栩之姿,楼阁能得深邃之感,书法能生劲秀之妙。铁画一经问世,便震动文坛,众多文人墨客,赋诗著文加以歌颂。清乾隆(1736-1795年)间书法家梁同书《铁画歌》序说:汤鹏所作铁画,“兰花草虫,无不入妙。尤工山水,大幅积岁月乃成,世罕得之”。其诗曰:“……谁教幻作绕指柔,巧夺江南钩缫笔。花枝婀娜花璁珑,并卅快剪生春风。……采绘易化丹青改,此画铮铮长不毁”。还有的诗人称“汤鹏之技古莫俦”,“攻金竟类攻皮鞣”,“匠心独出”、“铁冶神工”。汤鹏铁画《四季花鸟》条幅四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草书对联:《晴窗流竹露,夜雨长兰芽》和《竹石图》藏安徽省博物馆。汤鹏之后还有流寓芜湖的浙江建德人梁应达也制作铁画,其作品画面景物逼真,线条生动自然,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可是,解放前芜湖铁画业纷纷倒闭,几乎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请出老艺人储炎庆恢复了铁画,并于1956年新建了芜湖工艺美术厂,专门生产铁画,使这一艺苑奇葩得到大发展,从题材到形式都有新的突破,制作也部分实现机械化和流水作业。艺人们新创作出瓷盘瓷板铁画、金画、镀金画等。其作品不但畅销全国各地,而且经常出国展出,还作为国礼,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外国首脑。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落地屏风《迎客松》和《黄山天下奇》、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铁字《长征诗》、天安门城楼上的《同乐》等铁画和铁字书法均出自芜湖铁画艺人之手,铁画已从昔日“斋壁雅玩”之品进入了大雅之堂。铁画艺术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的高度评价。1964年5月5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学大师郭沐若视察铁画后兴笔题写了“以铁的资料创造优美的国画,以铁的意志创造伟大的中华”的题词。铁画艺人的待遇也不断提高,1988年和1999年杨光辉、储金霞被国家分别授予艺术大师和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06年6月,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芜湖的“十里长街”已成为皖东南著名的商贸中心。芜湖的手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冶铁业成为芜湖手工业的一大主业。其产品远近闻名、畅销各地,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芜湖三刀”了。

  民国八年(1919年)《芜湖县志》载:“剪亦驰名物品,今澛港及本埠剪工达数百人,过芜者莫不购,归以为赠品。盖以锐利耐久非他处可及也”。芜湖剪刀创始于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年),当年,世代制作剪刀的徽州歙县人张思家来到芜湖发展剪刀业,兴办了多家作坊。清康熙二年(1653年)张思家的后裔张小泉,因战争侵扰,于是从芜湖逃难到杭州,在杭州办起了张小泉剪刀作坊,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张小泉牌剪刀。今天,杭州市刀剪剑博物馆陈列品说明中说,张小泉剪刀来源于“安徽芜湖澛港剪刀”。张小泉走后,芜湖剪刀生产仍然兴旺,最著名的为澛港剪和赵云生剪,其特点是式样美观,精巧实用,钢铁粘合不夹灰,淬火均匀不崩口,刃口锋利不卷口,民间评价芜湖剪刀说:“软剪丝棉不打滑,硬剪铁片不崩刃”。芜湖剪刀在清代曾三次获奖,从此名声大震。第一次是光绪年间(1821-1850年)被选为中国名产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奖章;第二次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参加南洋劝业会,荣获甲等银牌和奖状;第三次是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杭州全国赛会,荣获甲级金牌奖。新中国成立后,赵云生剪刀和澛港剪得到大发展,不但质量提高,而品种增加,新出现了抛光刻字的整枝剪、整篱剪、银元剪(类似银元大小)等,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产品称号,成为中国十大名剪之一,畅销全国,还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芜湖菜刀具有造型美观,光洁平滑,背厚膛薄、刃口锋利的特点,有“斩金削铁如泥”之誉。清康熙年间就盛名远播大江南北。1976年被列为国家轻工部重点产品,1979年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名。芜湖剃刀为理发工具,清光绪年间由芜湖王福兴所经营,具有美观实用,刀口锋利,轻巧灵活的特点。

  “芜湖三刀”曾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成为芜湖人的骄傲。

  从春秋时期的干将铸剑、到明代的“苏钢”、再到清代的“芜湖三刀”、艺苑奇葩“铁画”,具有两千多年文明史的芜湖人以自己的聪明智慧与勤奋创新,创造了一个个令人赞叹的奇迹,谱写了我国冶金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