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振才

  芜湖是濒临长江南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距南京很近,仅隔九十公里。1937年12月,日寇侵占南京,芜湖相继沦陷。1938年5月,芜湖由维持会改为自治会,建立伪政权。

  1939年,是抗日战争初期阶段。由于日寇的高压政策所致,社会动荡,经济萧条,通货混乱。当时沦陷区内,因为通货膨胀,市面上通用的除法币(中、中、农、交四行)和安徽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外,其余全是大面额的日本军用票和日钞,还能见到少数日伪联合组建的华兴银行发行的华兴券。为此辅币缺乏,给当时芜湖人民在生活上带来了很大不便。出于一个被压迫民族的自尊和觉醒,其时芜湖人民买卖货物时大多不愿用日币和伪票券,加上市场上辅币奇缺,商民在做交易时无法找零,便曾一度出现了用邮票代替辅币流通的情况。

  起初,芜湖及临近大小集镇,各行各业的,如酱油店、炒货店、杂货店和南北货店等商号,为了营生,他们便想出了用“火柴”、“草纸”和“肥皂”等另星小商品来代替辅币找零。这些“小商品”实际上只能暂时代替辅币救急,而不能真正起到辅币作用,充其量也只能当作商品流通而已。

  鉴于有些找零的小商品,在商号使用对不上号时(即商店仅收入自己找出的小商品),有的店主就想出了将自己的小商品做上记号找出,以便以后经营,经认可后再作为货币收回。这样一来,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做上记号找出的小商品,只能认准一家使用,不能广泛“流通”,同时因多次反复转用又有破损,故常引起纠纷,总之,矛盾越来越多。可见辅币是通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货币面额的分等档次,它是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客观需要产生和发展的。为了应付当时的急需,解决找零困难的实际问题,那些有民族觉醒的群众,便开始悟出了用当时寄信的孙中山头像邮票来代替辅币。一来以示抗日,二来又可以票面的面额作为“找零”的多少来使用。多数是用以“分”计算的小面额票。由于国家出售的邮票,在人们心目中得到了信任,故久而久之,逐渐为市民习惯所承认。据传闻,这种办法是从上海传来的,因为当时不仅芜湖是这样,苏南(如无锡)和浙江(如嘉兴)一些地方也是如此。

  大汉奸汪精卫于南京粉墨登场后,在日本侵略者的策划下,为推行其侵略政策,于1941年1月16日在南京成立了汪记“中央储备银行”并大量发行纸币,强迫中国居民使用。同年三月,中储行除发行在日本东京印制的四种面额——一元、五元、十元和五十元的主币券外,还印行了五种票面的辅币券——一分、二分、一角、二角和五角。随着“中储行”对法币的限期收兑,限制流通以致禁止流通,邮票作为通货才逐步退出流通领域。

  当时代替辅币使用的邮票,一般都是普通的“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烈士头像票,而以绿色的孙中山头像票为最多,用的都是新票。因邮票小,纸张薄,常易遗失,且多次辗转使用,常被抚摸得污迹斑斑,故细心人,多在外面包上一层玻璃纸(透明纸)来加以保护。现在这种邮票,我们还可以在收集“民国专题票”的集邮者手中常常看到。

  用邮票作为通货是现代芜湖金融史和货币史的一部分,虽说流通时间不长,方式独特,但是史实。它曾深入芜湖市场和当时法币及“中储券”一并流通过,为缓解城乡辅币不足,便利商民货币交换起了一定的作用。它不仅是芜湖现代金融史上货币流通中的一个小插曲,而且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伪政权货币制度的混乱,尤其是由于辅币的短缺,调转不灵而直接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值得金融工作者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