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治夫
台师大谢鸿轩教授,芜湖市繁昌县人,出身于诗书旧家,幼时家贫,曾为商店学徒,后在芜湖广益中学毕业、进无锡国学专修馆深造,国文、书法根基扎实。抗日军兴,他又投笔从戎,献身救国,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六期(三分校),毕业后分发军旅,转战于东南第三战区和皖南前线。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乡,当选为繁昌县“国大代表”。48年携眷赴台,老母留住青阳。
1948年初,我与谢氏在南京最后一次相聚,从此一别四十多年,去年才与他书信往返,互道近况。兹记谢氏在台二、三事,为海峡两边关心和平统一祖国大业者作参考。
一、力主兴建邱逢甲抗日起义纪念碑
邱逢甲出生于台湾省苗栗县铜锣湾,进士出身,他不顾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潮,独申民族大义,倡议“守土拒倭”!台人纷起响应,迅即组成一百三十多营抗倭起义军,亲自指挥与犯台日寇血战数月,终因弹尽援绝、全军失败。他只得只身内渡回归祖国,临行赋离台诗六首,其中名句有云:“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血泪诗篇,书生义愤,痛斥卖国叛国者之言词,百世以下,犹凛凛有生气!邱逢甲是台湾人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仁人义士中的楷模,一直为国人所景仰!自国民党政府迁台以后,即有“台独”暗流蠢蠢欲动,爱国人士常思扼乱于未然之时。吾皖巢县杨亮功先生(时任考试院院长,抗日前后,曾任安徽大学校长、皖赣监察使)联合史学家肖一山等,于1959年创立“逢甲工商学院”于台中左屯(1980年升格为逢甲大学),1966年,谢鸿轩联名于“国代大会”第四次会议中,提议兴建“邱逢甲抗日纪念碑”于起义地址,时有苏某心怀不轨,起而反对,谬称“邱逢甲当时卷携大量公款潜逃”。妄图混淆视听。谢氏当场引据确凿经史典籍,痛加驳斥,始得通过议案,经行政院转令台湾省政府在台中县兴建邱逢甲起义抗日纪念亭,立碑其中。1973年复于逢甲大学建筑“邱逢甲纪念馆”,“高出五层!格同三舍”,谢氏亲为撰写骈文碑记、有云:“仰先生之浩气,扬历史之荣光,台人报国,典范长存,大义孤忠,勋猷永纪!”
二、愿为故乡捐献一批古籍、字画
谢鸿轩去台后,相继任台湾辅仁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主讲六朝骈体文近四十年。据台湾《国语日报》1988年著文载:“至于目前在台学人而以骈文名家的有成惕轩和谢鸿轩,时称“二轩”。谢氏著有《骈文衡论》上中下三册,凡十八章、五十多万言,一版再版,评价很高。谢氏藏书极丰,收存古今名人字联千余幅,故号其书屋曰“千联斋”,所居曰:“谢述德堂”,均由张大千大师书额,榜于门首。因谢氏擅长书法,尤工迴文诗,与大千大师结下诗画因缘,常为大师位于台北市郊耶摩精舍的座上客,1978年大师八十寿辰,谢氏为撰寿序、楷书长卷奉祝。从序文中得知:大师之父“为宰皖南郎溪,其母曾太夫人殁后葬于郎溪。故大师常谓安徽为其第二故乡,酷爱黄山。”谢母曾太夫人八十辰诞,大千大师从美国寄所绘“黄山图”为祝。是以“千联斋”珍藏大师书画多件。去年鸿轩教授分别来信给俞步骐老同志和笔者,表示拟将珍藏孙中山先生墨宝三原件献(台湾)故宫博物院,一批古籍图书和部分精裱字联、分别赠献繁昌图书馆和芜湖市图书馆,由故乡保存。据悉所拟赠献善本书籍和精裱字联共约数百件、如此数量文物装箱从台湾出口,目前尚有碍难,故又来信云:“这只有待于海宴河清之日,若余因年老不能亲自带回故乡,不久将来,必命子女为余完成宿愿。”海峡两岸气氛祥和,和平统一,大势所趋,笔者确信谢氏为故乡作贡献的宿愿,指日可待。
三、回文织锦、梦托归思
鸿轩教授旅台四十多年,怀乡心切,时以居住青阳慈母为念。每年除夕,常北向痛哭,思母辍宴。当两岸尚未开放探视之时,每命其长子启中,经香港偷回大陆,奔赴青阳,问候祖母起居。且于母氏寿辰,必在台寓所,设宴邀集亲朋,遥为祝寿。钱穆国学大师(字宾四,90年逝世于台北)曾为谢母撰赠寿联云:“白云天外人长寿,赤子心中日永春。”白云故乡,天涯赤子骨肉情,跃然纸上,真不愧大手笔。去年谢氏寄来回文诗三首,体现了他怀乡思亲的深厚感情,文情并茂,回环可诵,感人至深。兹录原文于下:
甲寅新春书怀回文七绝二首
谢鸿轩
并序:年节命诸儿至历史博物馆抄写溥心畲诗,为之检校,得二百余首,类皆锦绣之篇,间有璇玑之什。诵之迴环,叹为观止。爰有效颦之制,亦属抒怀之辞也。
(一)
波急涌天碧海遥,白头悲赋客魂销,
多年历梦归帆去,峨岭啸歌伴野樵。
(二)
茫茫海隔山河,老杜嗟时感事多,
堂北映晖春日永,光华复旦待行歌。
归思回文叠韵七律二首
谢鸿轩
又序:抄校心畲诗二百首,书怀方罢,吟兴犹浓,籍叠韵之迴文,寄遥年之归思。
(一)
迷烟远绕路遥遥,久梦归家思寂寥,
啼雁宿沙平浅水,遏云停棹系横桥;
凄凄雨落花倾泪,拂拂风轻柳舞腰,
西照夕晖余淡淡,溪清夹岸对歌谣。
(二)
迷雾晓天海路遥,客留还梦苦寥寥,
啼莺乱拂红桃岸,舞燕轻盈绿柳桥;
凄雨秋寒霜带鬓,拂云春气剑横腰,
西东庆乐丰年岁,溪接江村满咏谣。
以上四诗,均可从末句最后一字读起,迴环咏诵,则诗情画意更深更美,无处不表达他怀故乡景物,念慈母恩情而思归不得的感叹!不过两岸隔绝四十多年以来,故乡父老没有忘记他,并且寄予深切的关怀。笔者亦盼望:远游不负故乡情,舟系横桥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