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濮之琦

  一、芜湖述源

  芜湖是由水而得名。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芜湖水在当涂县东南八十里,源出丹阳湖,西北流……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名。”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亦云:“芜湖长七里,蓄水不深而多芜藻,故曰芜湖”。由此看来水的范围不大,浅而生芜藻,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荆山周围一片沼泽,丹阳湖水南支浸漫而成。荆山在湖中,所以古人亦称荆山为“芜湖山”。

  三国孙吴赤乌年间由江北招来十万流民,设“督农校尉”督促他们围湖造田,使一片沼泽、芜藻丛生的“芜湖”得到初步整理。所以嘉庆《芜湖县志》朱大珍的《龟龙寺记》说:世传赤乌二年围湖造田,史书孙吴大兴水利,其说可略见。

  三国以后,圩田渐多,“芜湖水”日益缩小。但因靠近南朝都城,既是军事重镇,又是经济后方,圩田受到重视,湖泊受到保养,本来沼泽地带只生芜藻,后逐渐成为富庶的农产区了。梁元帝萧绎的《泛舟芜湖》诗说明了情况。

  诗曰:
    桂潭连鞠岸,桃李映成蹊。
    石纹如濯锦,云飞似散珪。
    桡度菱根反,船来荇叶低。
    飘随迎雨燕,鼓逐伺潮鸡。

  这时的“芜湖”,既供田亩灌溉,本身也有出产:岸边有桃李;水中有菱荇,而且成了风景区,引得皇帝也来泛舟。

  南唐设专管“芜湖”圩的官,当时圩广八十里,围田四万顷。到了宋代,大力开发江南,仁宗时筑万春圩,有田十二万七千亩,当时著名的科学家沈括,由于他哥哥沈披任宁国县令,参加圩田工作,因而他也参加了设计,后世传为佳话。宋徽宗时筑易泰、政和、陶辛、行春四大官圩。据马端临《文献通考》说:范围之广,田亩之多为江南冠。到了元代,所谓“芜湖水”便残存为“天成湖”、“易太湖”、“欧阳湖”三个小湖泊了。《芜湖县志》说:“以上三湖,水盛时则合而为一。”可以想见湖泊之浅。

  又经明、清两代不断围湖造田,上述三个湖泊便逐渐变为圩田,“芜湖水”便成为历史名词。

  “芜湖”成为地名是汉代开始的。《汉书・地理志》说:武帝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领十七县,其中第十三县便是“芜湖县”。《元和郡县志》做了解释,它说:汉代在湖侧置县,因水取名“芜湖”。

  除此而外,还因本地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的价值及基础。《左传》记载:楚子重伐吴、克鸠兹。“鸠兹”是当时长江的渡口,史传所以把它记录下来,说明这是通往江南的门户,是军事重镇。汉初吕后执政时,封徐厉为祝兹夷侯,“祝兹”即鸠兹,这说明鸠兹既能作为侯的采邑,一定具有经济条件。所以武帝时在湖侧设县。

  “芜湖”自汉代成县后,在沿革中有过六种名称,即:芜湖、鸠兹、襄垣、于湖、中江、鸠江。略作解释如下:

  芜湖——情况已如上述。

  鸠兹——古代是长江一渡口,因鸟多、草木茂盛故名鸠兹。当时居住于此的部落称做“皋夷”,所以《舆地志》把鸠兹叫作“皋兹”。“鸠兹”这名称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三年(公元前576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晋杜预注:“鸠兹吴邑,在丹阳芜湖县东。”汉初封为夷侯采邑,武帝设芜湖县是以鸠兹为发祥地的。所以后人用“鸠兹”作为芜湖的别称。

  襄垣——本是豫州上党郡属邑。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二年(公元374年),上党百姓南渡,侨立上党郡为四县,襄垣就是侨寄在芜湖县内的。后来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九年有“省芜湖入襄垣”之说。所以,后人又以“襄垣”代称“芜湖”。

  于湖——是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公元281年)立县的。它的地址范围是“本吴督农校尉治”与芜湖同隶丹阳郡。就是说“于湖”县的地址范围,同过去孙吴时代设在芜湖的“督农校尉”所管辖的地方一样大,与芜湖县同属于丹阳郡。由此看来“于湖”也是在芜湖境内分割而成的县,不过,孙吴时督农校尉所管辖的具体范围史书上没有记载,《芜湖县志》说:“县东咸保圩即于湖旧址。”但是杜佑的《通典》却说:“于湖城在姑熟城。”似乎介于芜湖与当涂之间。由于“于湖”出现在芜湖境内,虽然没有多时就取消了,后人也借用“于湖”作为芜湖的代称,例如宋朝状元诗人张孝祥自称“于湖居士”,而清朝皇帝老师、诗人黄钺咏芜湖风俗的诗就叫作《于湖竹枝词》。

  中江——很明显是用“江”来代称芜湖。说法有二:一是《芜湖县志・地理志・沿革》说:“郑氏日: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汉时芜湖中江在西,今中江实经邑西……今地与昔不甚远也。”《芜湖县志・地理志・水》又说:“起九江至京口此即中江,谓在长江中段,而芜湖适当其处,故有中江之名”。二是清人全祖望的《汉书地理志稽疑》说:“禹贡时之中江,本不与太湖通,吴始通之。”宋人单锷的《吴中水利书》说:“自春秋时吴王阖闾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始创此河(作者按:指中江),以为漕运,春冬载二百石舟,而东则通太湖,西入长江,自古相传,未始有废。”因此,有人说经水阳江、鸠兹渡过芜湖入江的一条水,就是古之“中江”,作为芜湖别称的“中江”不是长江中段的中江。

  鸠江——人们总是把“鸠江”作为芜湖代称。其实《芜湖县志》上并没有记载这个名称,其它史书上也没有谈到。有这样一则民间传说,古时某年大旱,芜湖这段江曾经干涸见底,江底土堆上有鸠鸟做窝,后来民间便把这江叫做“鸠江”。因而也就作为芜湖的代称。我想,是不是“鸠兹江”的简称呢?人们把鸠兹渡这段江叫做“鸠兹江”,简称鸠江,例如“鲁明河”现在不是简称作“澛港”吗。因此也就把芜湖的代称做“鸠江”是有可能的。

  芜湖人是土著还是外来的?

  一九五九年《考古》第九期杂志刊登了《蒋公山遗址调查小记》一文,文中说:发掘出炭、烧红的土,以及陶器碎片和大量石器等,证明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蒋公山在荆山附近,当时正在芜湖水范围内,因此我们设想芜湖的先民原是生活在沼泽地带,后来才逐渐漫衍到江边鸠兹渡一带,就是历史上所称的“皋夷”。“皋”指的江边,“夷”是古代对东方人的贬称,所谓“皋夷”是用一种轻视的口气称江边土著的人。古代东南部还有百越族,由于逃避战乱,一支东欧越人内徙江淮,史书上称之为“山越”。《芜湖县志》就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丹阳帅费栈受曹操印绶,煽动山越作内应”的记载,因此我们又设想,芜湖的先民很可能是土著的“皋夷”和流窜来的“山越”杂组繁衍而成的。

  芜湖城市的形成,应该是由沼泽地带渔牧生活移向鸠兹渡附近成为部落,逐渐发展成镇,最后移至鸡毛山成市。

  今日江城既有明媚的湖光,又有秀丽的山色,被人们喻为江畔明珠,抚今怀古,濡笔生情,不胜感慨。

  二、节日风情

  新年,是个充满希望的日子,旧历新年更为热闹,“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儿时穿花衣、戴花帽、放花炮的过节情景恍如作日,然而,吾今垂垂老矣!抚今怀昔,童心难溟,迎窗伏案,吮笔舒纸,自新年始,将能回忆的节日情况分条记述如下,聊供舒怀,兼作资料,以备存考。

  元旦①——农历正月初一,是传之几千年的习俗称之谓“新年新岁”的日子。《荆楚岁时记》说作“三元之日”意思是岁之元、日之元、时之元。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注:《辞源》:“正月朔日(即阴历初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岁首第一件事是开财门。其仪式是朝着大门摆香案,案上供三牲,一般人家是猪头、整鸡、整鱼;也有人家是素供。家长(必须是男的)把除夕的封财门的红纸撕下,拉开大门,带领子弟燃烛焚香,依次行跪拜礼,祭天迎财神。同时放炮竹,敲十番锣鼓。

  接着就是上堂拜祖宗;然后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用红纸包,必须是银圆或铜圆,忌用纸币),在互相恭喜声中吃挂面、拿元宝(即五香鸡蛋)。挂面表示长寿;元宝表示发财。男主人率领子弟手执棒香按照历书注明的财神方向出行,出行回来每人喝一碗糖开水泡“发来”(即一般所谓炒米)表示财运开发,生活越来越有甜味。

  新年期间,家家大门上都贴春联,有的人家还在迎门处倒贴一福字,利用“到”、“倒”谐音,寓意是“福到了”,也有的人家贴“抬头见喜”、“恭喜发财”等吉利语。亲友相互贺年(芜湖口语是“拜年”),人人穿新衣,家家挂灯结彩。贺年客人来了,则摆“桌盒”招待。桌盒是特制为节日期间装糕点用的,有方形、有圆形,盒内四格或五格,格内糕点也有习惯性的规定,一般总是玉带糕、桂元、枣子、酥糖等。玉带糕叫做“一品玉带糕”含有升官的意思;桂元含有考中状元和富贵的意思;枣子含有早生贵子的意思;酥糖则是生活越过越甜的意思。至亲好友登堂拜年,一般关系的亦可用“名片”由门缝中塞进,表示代替登门贺年之意。

  客人来了,除用茶点招待外,一定要捧出五香茶蛋敬客,请客人“拿元宝”,而客人总是谦让地说:“元宝存了”。这是新年特有的礼貌举动。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各进一鸡子(即各吃一个鸡蛋),造桃板著户(即后来的门联)”。由此看来,过年的习俗千余年来大致如此。所不同的古代燃放炮竹是辟邪防疫,后来的炮竹是敬神,现在的炮竹是取热闹了。古代的“进鸡子”按晋人葛洪《炼化篇》说:“正月旦吞鸡子,赤豆七枚辟瘟气”。后来的吃鸡蛋,则成为恭喜发财的迷信举动——“拿元宝”了。

  送财酒——正月初二的“财神酒”商人最为重视。芜湖是商业城市,所以正月初二这一天最受重视,也是黎明即起,摆香案,放炮竹、敲十番锣迎接财神。

  在这一天,各商店、各行业、各公司都要请股东们来当面说清前一年的帐目,议定新一年的生意计划。帐目结算好了,计划商议定了,晚餐摆酒,这酒宴便叫做“财神酒”。事实上股东们就是各商店、各行业的财神,这种酒宴也就是财神们在一起吃的;然而每一商店、公司的股东们,他们在一起做了决定后,共同的愿望是企求天上的财神爷给予鸿运,恭喜发财,说到底“财神酒”还是企求财神爷赐福的酒。因此普通人家也受了影响,在正月初二这一天,家家早上接财神,晚上吃财神酒。

  天上财神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呢?说不清楚,大概是古代星辰传说某颗星主财运而造成的吧。然而商店里大都供着一座铁冠、黑面、浓须坐着的塑像。他右手执鞭,横举头上;左手捧一元宝,平摆胸前,据说叫做“玄坛元帅”,也就是民间传说的玄坛财神爷。清代顾张思的《风土录》说:此人精修至道,功成封“正一玄坛”除邪保正,“卖买求财,使之得利”。不难了解,由于买卖求财能使之得利,所以被民间特别是商人尊为财神,因此民间又有正月初五接玄坛的习俗。

  上七酒——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一个“七”,所以称之谓“上七”。

  “上七酒”是商人创出来的。因为商业工作人员一年忙到头,所以从年初一到初七是绝对休息的日子。商店准备新年后开业,便在初七这天把工作人员的去留定下来,晚餐设宴招待,习惯上便叫做“上七酒”。

  上七这一天,商店老板在经理室摆着茶点,把店员们一个个找来谈话。决定继续留用的,谈一些感谢的鼓励话后,就说明继续任用,同时也指出职责和要求。决定不继续用的,也和他谈一些感谢和鼓励的话,然后委婉地说明由于店的规模小,缺用大才,加上亏损紧缩开支,只有请另觅高就了。在与各个店伙谈话完毕后即摆酒开宴,习惯是被辞退的人坐上席,老板敬酒。因此民间把“上七酒”戏谑地说成是“滚蛋酒”。

  《燕京岁时记》说:“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荆楚岁时记》说:古人在这一天,做菜羹、剪“采人”,互相遗赠,还登高赋诗。这个大好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被商人用作人事留退的日子,成为“人事日”了。

  “春酒”——正月初七以后,过年的事忙定了,就开始请“春酒”,即新春请亲友酒宴欢聚、庆贺一年之始的意思。沿流下来便有了会亲、联络感倩、甚至借此拉关系等作用。请春酒一般分类举行。如请宗族、世交、长辈的;请新婚儿女亲家的;请一般亲友的;请同行、同事、同学、同乡的;甚至于请地方仕绅、机关长官的。有一些身份相等的人家还要互请,所以请春酒往往要闹到正月十五以后。

  春酒的宴会有两点可以谈谈。

  1、春酒席上要有“春卷”。古代的《风土记》说:“春日啖五辛菜”。《本草纲目》解释说:“是以葱蒜韭蒿芥杂和而食之,取迎辛之意,谓之五辛盘”(辛新谐音)。唐代杜甫有诗句云:“春日春盘细生菜”,这春盘里的细生菜就是五辛菜。后世把五辛菜演变为“春卷”,春酒席上要有“春卷”仍是古之“取迎新春”之意。

  2、春酒席散后要送灯。新年期时卖花灯的可以说到处都有,尤其集中在旧县府前一条街上,所以这条街便叫做“花街”。灯约一尺多高,可以捧,也可以提或挂起来。灯的类形有各种各样。请春酒的主人要看客人具体情况而分别送灯。如对年老的送“麻姑献寿灯”;对读书的儿童送鲤鱼灯”对新婚女送“麒麟送子灯”;对有职位的送“加官晋爵灯”;对做生意的送“刘海戏金钱灯”……。

  闹元宵——元宵即月圆之夜的意思。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次月圆之夜,所以又名“上元”。民间叫做“小年”。这天夜晚,家家摆香案,户户吃“元宵”,点满堂烛,青年人还要逛灯市。

  “元宵”亦是食品名。它是用糯米粉搓成的“团子”,有各种馅的元宵,是象征团圆意思的节令食品。这一天到处可以听到卖“元宵”,显示了节日气氛。有一段有关的、令人听来发笑的传说:袁世凯称帝前订年号为“洪宪”,在正月十五这天听到到处叫卖“元宵”,因“元宵”谐音“袁消”,不吉利,便下令把元宵改叫汤元。因此当时民谣:“共和国,洪宪年,正月十五卖汤元。”

  满堂烛是古遗的习俗,含有驱虫防邪的意思。元宵夜家宴后即祭神,然后满堂点烛。在门的两侧、窗的下面、井旁、灶间、过道边以及堂前、床前、阶前、屋角等地处都插着点燃的小红烛,与上面的挂灯相辉映,呈现出一片光明。
新年玩灯,各地皆有,芜湖以舞龙和舞狮子出名。狮子是“广潮帮”舞的好,不过不大舞。广潮帮是广州和潮州人在芜湖做米生意的,舞龙灯很普遍,也有一些旧规矩:正月十三、十四日晚间“试灯”,在原行业或原街道舞;十五日上大街游舞,出游先要去城隍庙“朝庙”,然后才上大街到处游舞。一般说来龙灯出游时前面有锣鼓亭吹奏着江南丝竹;接着便有一队女孩子挑花担,还有走旱船、踩高跷、打莲箱、渔翁擒蚌精等等,最后才是一条龙舞动而来,此时炮竹轰腾,人如潮涌,鱼龙漫街,一派节日景象。

  旧社会陋规:妇女不能舞龙灯,也不准迎接龙灯,因为当时认为妇女是不吉祥的。解放后人民思想解放了,觉悟提高了,1979年赭山大队青年妇女同志组成“青龙队”和汽车电机厂男青工组成的“黄龙队”对舞比赛,引得万人空巷,轰动一时。

  在正月十五的夜晚还有一点值得一谈的,就是城隍庙的“子孙灯”。芜湖城隍庙过去称为“江东首邑”,规模为各县之冠。两庑十殿阎王的地狱,塑得生动可怖。两庑之间的大庭,元宵龙灯朝庙都在这里舞。正殿神龛前按一圆铁架,有好几层,共点九十九盏菜油灯,这就是“子孙灯”。远远望去,一圈一圈的星星灯火好似一个火蒲团。传说偷到一盏灯即生贵子,因此妇女们去偷,家属们也去代偷,看庙人为了防止人偷,便在香案一头站一人,人们把他叫做“活鬼”。那天晚上,城隍庙异常热闹,争吵声、笑骂声、锣鼓声、炮竹声,交织在一起,震动夜空。

  清明——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俗谚云:“冬至百六是清明”,就是说“冬至”节后的第一百零六天便是“清明”节,每年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5度,天气不冷不暖,是传统的扫墓、春游的日子。

  芜湖风俗,清明人家在大门上插柳枝,表示涤除秽气;妇女用嫩柳枝编花戴在鬓边,祝愿青春永葆;男女老少各结伙伴郊游,谓之“踏青”。放风筝、扫墓也都是清明这天常有的活动。

  所谓“踏青”,本是春天传统的一项活动。我们可以想象到,经过了一百多天寒冷闭守的日子,进入“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时期,走出家门,到郊外去松松筋骨,爽一爽精神正是需要的,踏青一般总是去名胜古迹和风景幽美的地方走走。芜湖则围绕赭山转。这一天的赭山,真是群贤毕至,老幼咸集,熙熙攘攘,如登春台。在踏青的人群中,有专为领略春光而来的,有去赭山庙敬香的,有扫墓到郊外走走的,还有做小生意的,以及“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的孩子们。

  有句古谚:“杨柳生,放风筝;柳杨死,踢毽子。”清明时节各地都有放风筝的活动。鲁迅说过:“……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点缀(作者按:指风筝)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引自《朝花夕拾・风筝》)鲁迅先生写的是北京风筝季节,我们江南的春光还要早于北京,所以一到春和时候,各地都有放风筝的活动。芜湖的风筝也和各地一样,有蝴蝶形的、蜈蚣形的、蟹形的、鹰形的以及寂寞的巨片形的等等。而且放风筝的不仅仅是少年,作者就见过一群青壮年在赭山顶上用麻绳放一只长约十几节的蜈蚣风筝。放风筝还结成帮派,为了争输赢往往发生械斗。

  解放后我们仍然放风筝,但是作为春季的一项运动,既锻炼身体又启发智慧,没有争闹,只是友谊的比赛了。

  清明扫墓是慎终追远的古礼之一。明人的诗句说:“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多纷然”,在旧社会里确是祭扫纷然。芜湖清明扫墓,家家在坟前用香烛酒肴致祭,行礼后焚帛放炮竹。然后雇人(在当时有人专等此事做,因为要给钱的)用锹挖一土块放在坟头,俗称戴“坟帽子”,又在土块上插一树枝粘着缕花的长条白幡,俗称“坟标儿”,这样才算祭扫完毕。清明前后,去郊外放眼望去,坟上戴帽、插标的便是后人来祭扫过的,若是没有帽子和标儿便认为是无后的孤坟了,所以人们重视清明扫墓。

  端阳——端阳又名端午或端五,是传统的节日。这一天,民间习俗剪蒲草成剑形挂在门上辟五毒(即蝎子、蜈蚣、壁虎、蟾蜍、蛇),用盆栽艾,于正午祭神时砍断,看根部出水和断茎上长的情况以卜年成。为小儿系“长命缕”(俗称“龙绳子”),用雄黄洒在儿童额上写“王”字,给幼儿挂布老虎、穿虎头鞋等等,都是节日的活动。

  端阳节有两件特殊的事:一是吃粽子,几乎是家家吃、人人吃。二是看龙舟竞渡,几乎是万人空卷。

  《荆楚岁时记》说:“节日食粽”。《东京梦华录》引岁时杂记》说:“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为什么端阳要包粽子呢?《续齐谐记》记载:“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日:见祭正善,若为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采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以上所引的记载,正是民间的传说,用菰叶包扎粽子是由吊祭屈原而产生的,已传之千年以上了。

  端阳的龙船竞渡是传之千年的盛事。船首装龙头,船后有龙尾形的长舵,船中树旗,十余人并坐,各执木浆,由舵手击鼓指挥,鼓声一响,各浆划动,船旗飘飘,其快如飞。船上人著一色衣,挂一色旗,各船各色。有青龙黄龙白龙……之分。有人自愿奖励的,在看船头斜插一根长竹竿,竿上缠锦挂采,引得龙舟竞渡而来,争魁夺彩。所以唐朝范慥的《竞渡赋》说:“月维仲夏,节次端午,则六魁分曹,决胜何浒。饰画舸以争丽,建彩标而竞取”。

  关于端阳龙舟竞渡,《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舟檝以拯之。”这就说明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但三国魏人邯郸淳作的《曹娥碑》又说伍子胥死后为“波神”,曹娥父是巫师,五月五日逆涛迎波神伍君被淹死,孝女曹娥投水寻父尸沉溺而死。因此又有龙舟竞渡为纪念曹而娥兴起之说。《荆楚岁时记》所记多楚俗;曹娥事见《太平御览》转引自《会稽典录》,所说是越俗。芜湖地处吴头楚尾故有两种传说。然而现在的五月五日龙舟竞渡就全是为了纪念屈原了,同时也是一项体育活动。

  “乞巧”——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驾鹊桥渡天河相会之夜。这种传说由来已久,而且是全国流传。据说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在天宫里专织云绵,嫁与河西牛郎后,不能按规定织出云绵,天帝便把他俩分居天河的两边,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人们同情他俩,便在七月七日的夜里摆香案,用瓜果酒脯祭祀,为他俩祝福,同时也向巧手的织女乞巧。所以七月可以用“巧月”代称,七日便叫做“乞巧节”。

  如何乞巧呢?古代周处写的《风土记》说得很清楚: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设几筵,设酒脯时果,祈私愿。但见天汉中奕奕现白气,耀五色便拜而乞求:乞富、乞贵、乞子,三个月后有应征,但只乞一项不得兼求。

  七月七日,芜湖的姑娘们在庭院摆香案,供瓜果酒脯,并在案上供一盒子,内藏蜘蛛一只,天明时开视,如果蜘蛛在盒内结了网,便算是获得巧了。读书的小伙子们也乞巧,他们在园内设供案,在案上放一碗水(要井水,不要河水),第二天日出时,见水上有油翳,放一根针浮在上面,照在水里的影子是尖形的像“笔锋”,即算获得了巧,考试便会中的;如果针是圆头的,象“槌棒”,即是没有巧,当然也就不会中榜的了。

  这样的风俗习惯如今已经没有了,但是七月七日夜里向织女巧的概念,仍然存在人们的意识中。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在七月的日子里,道教设坛打醮;佛教诵盂兰盆经、拜梁王忏、放焰口,这些都是为了拯救孤魂野鬼结善缘的。所以民间又把中元节叫做鬼节。

  七月本是秋祭的季节,家家祭祖先,奠亡人,芜湖俗语叫做“烧羹饭”。有些人家还请来和尚在家里拜忏,放焰口。拜忏原是梁武帝为了超度他的郗皇后而创制出的诵经仪式,所以叫做梁王忏。后人用以为祖先、亲人追荐冥福,使其早生天界。

  拜忏一般在白天举行,摆长条形案,上供一排佛像,七个僧人做法事。一僧坐在案头打鼓,六僧披袈裟、敲法器站在案前诵经,两人一轮,边诵边拜。诵的就是梁王忏经。

  放焰口一般是晚间举行。设长方形案,案头点燃香烛,案中间放一小佛像,僧人也是七人,案的两边各坐三僧奏法器、诵经文。上坐一僧,披袈裟戴毗庐帽,手执如意。俗话说“正座和尚”,大约他是以代表佛祖身份坐堂的,所以他既指挥又领诵。在他捏诀念咒后,向外撒一小撮米大声说:“四方孤魂来受甘露味。”这就是施食结缘的举动。焰口是结鬼缘的,所以要在夜晚举行。诵的是《瑜伽焰口施食仪》经。

  中元节最受欢迎的还是“太平醮”。

  “太平醮”顾名思义是为祈祷太平而打醮。农历七月正是秋熟在望的时际,人们心里落实了;可是农历七月又是时疫容易流行之时,为了祈求平安,赶走疫鬼,所以组织起来“打醮”。“醮”本是道教的术语,可是从太平醮的出会情况来看似乎佛、道都有,事实上已成为民间的赛会了。

  出会时前面是“高照”,即高举长方布轴,上书“某铺(等于现在的区)某街太平醮”等字。在“高照”的后面是纸扎的天神天将。然后便是持耍的一种技艺——“镋”。它的形象有点象“马叉”,(查十八般兵器中有“镋”,其形像马叉,可能就是这类兵器的转变)舞起来周身旋滚,手臂上举直滚到脚,用脚一踢飞向半空,然后用手接住、又周身旋转起来。“镜”的颈部有铁圈,舞起来哗哗响,舞“镜”的约四、五人成行而来,老远就听到“哗哗”之声,群众拥挤而又紧张地盼望着,颇为引人。“镋”后面是一群化妆的鬼类,有所谓大头鬼、小头鬼、高个子鬼、矮个子鬼以及讨债鬼、吸鸦片鬼等等。再后面便是“五猖”。

  “五猖”分上下两类:上五猖是五个花脸的神,或者称作鬼,面目狰狞,每个手擎利器,一步步地摇摆而来,令人望而生畏。下五猖就有点令人心惊肉跳了,都是些死于非命的鬼。有头上砍一斧,血流满面的;有身上戳一剑,血流遍身的;有颈上勒条绳,七孔流血的;还有一刀劈去半个脸,血肉模糊的……等等。两人扶一个跌跌撞撞而来。据说插入他们肉体的利器是用纸和篾做好,再用鳝鱼血粘上去的,所以显得凶残可惨。

  最后是天神天将拥着一位身材高大、金脸、三只眼、手执钢鞭的闻太师。闻太师是镇妖邪的正神,所以由他押阵。会的队伍游到预定地点,鬼类一起散开,闻太师含酒向鬼喷去,同时用钢鞭在香案上大拍一下,众神将大声呐喊,炮竹声、锣鼓声同时而起,在一阵喧哗声中,闻太师高举钢鞭大踏步地把鬼类赶至水边,各人洗清脸便散去了。就是说疫鬼邪妖都被赶走,天下太平了。还有的在太平醮后夜晚又演(佛家宣传做孝顺子孙超度祖先的)“目连戏”。

  地藏会——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生日,朝山敬香的人多,各地香客又各有香会组织,民间便把这一天叫做“地藏会”。

  地藏菩萨的肉身在九华山,这是众所周知的。传说地藏菩萨在去九华山之前,来过芜湖赭山“打坐”,芜湖赭山是九龙奔江之地,地力承受不起菩萨的法身,因此又去九华山。九华山是九龙升天之地,地力强,所以地藏菩萨便坐在九华山,九华山便成为“地藏道场”。

  地藏菩萨生日这天,朝山敬香的、在家斋戒沐浴,换上清净衣鞋,挂着黄布香袋,袋上写“朝山敬香”,手执棒香,口念弥陀,前往赭山广济寺地藏殿进香朝拜。到了广济寺首先交香钱,后请和尚在香袋上盖“地藏印”,为什么呢?据说地藏菩萨在离开赭山去九华山时,把九龙背纽金印留给广济寺作镇山之宝,若是盖上宝印,则可消灾去邪,吉祥如意。所以敬香人都以盖上地藏印为荣。大多盖在香袋上;有的特备黄布一幅,盖印后带回家供着,以镇家辟邪;有的还把为死时预做的“老衣”(亦称寿衣)带去盖印,以早升天界。现在这颗印还存在。

  地藏菩萨生日的前一天夜晚要“暖寿”(或叫做“坐塔”),通俗地说就是在地藏菩萨的神龛周围守夜。九华山地藏肉身殿神龛中间是一座塔,肉身就在塔底层,塔的四面神像是地藏法身像。因此各地寺庙的地藏殿都仿此建造,所以围绕神龛坐着守夜叫做“坐塔”。坐塔并不是坐着不动,而是彻夜环绕神龛走着念佛。

  朝山香队有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一律穿素色衣,挂黄布香袋,手提灯笼。队前有两人各扛一根带叶竹竿,上挂写有会名的灯笼,一个“山人”领队,一面敲锣一面领着喊佛号。夜晚远远望去,前面高举的头灯恍似一对龙眼,香客手提的灯笼曲折摆动,恍似龙身游动而来,加上佛号声声,更令人产生神秘感。

  去赭山广济寺朝山敬香者有结队的,有个人的。个人中有一种所谓烧拜香的最虔诚。烧拜香的大都是妇女,有的是为亲人生病许愿,有的是本身心愿,她们走出家门即手捧着香,一步一拜地直到广济寺地藏殿。还有一种所谓烧苦肉香的:有用铁针穿腮而过,两头各挂一香炉;有用铁链穿胸皮上挂香炉,有在膀臂上烧香,等等。当时僧、俗中的有识之士,已对此提出批评,认为残体敬香巳坠入魔道。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又名中天节,意思是说这天夜里月亮行到天的正中。端阳是太阳节日,中秋是月亮节日,所以中秋夜晚焚香拜月。

  拜月的香案中间放月饼,配以菱角、雪藕、石榴、扁豆。菱角要用红的,表示红袍升官;藕要雪白的,表示冰洁聪明;石榴取多子之意;扁豆像娥眉(又名眉豆),取夫妇齐眉、白头偕老之兆。

  从八月初一起在家中扎贡亭供月宫娘娘,这是半大的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的习惯。香案上悬挂月宫图,用泥做的各样鲜果碟子上供,每天早晚烧香换供碟,直到八月十六日早晨拆除。作者还记得,当时书店里、摊贩上都可以买到月宫图,在城隍庙门前还有一家专卖泥玩具的小店,泥果碟就是从那买到的。

  八月十五夜的摸伙,也是年轻妇女和孩子们的节日活动,特别是农村青年妇女和孩子们。她(他)们可以在月光下随意寻摸,不受限制也不挨责骂。摸到南瓜有生男之兆,自己摸到的当然更高兴,别人摸到也可赠送,因此嬉戏闹要往往直到夜半更深。

  中秋之夜,“天上一轮满,人间万姓看”。焚香,放炮竹,拜月,吃月饼,固然是一片佳节气氛;有些文人雅上月下散步、饮酒、赋诗也是一乐。清代诗人黄钺的《于湖竹枝词》有一首咏中秋的诗,诗云:“人影衣香走月明,碧天如洗晚风清。谁怜没柄团扇,曾照诗人送客行”。

  中秋夜还有一种“甩铁花”的活动。用一个铁丝做的球形小笼子,内放烧红了的炭和一些零星铁块,用绳子系好先慢悠悠地打圈圈地甩着,愈甩愈快,笼子里的炭也就愈烧愈烈,到一定程度,碎铁也烧红了,出现绿色火点,随着甩动,圆圈般地飞散出来,有如一把绿色火伞。这类活动从八月初一夜晚开始,到了中秋夜晚甩铁花的人更多,远远望去似天女散花,确是好看。作者幼年每届中秋夜晚都去夫子庙(今十二中)前荷花池旁看“甩铁花”,然而近几十年来都没见过了。

  送、接灶神——农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送灶神上天的日子。人们认为,灶神掌管伙食,是一家的主神,他和这个家庭长期相处,这个家庭的好事、坏事他全都知道,所以在他上天汇报的时刻要为之郑重送行。

  古礼有送灶的规定,要用“羔豚”或“黄羊”致祭,羔豚即小猪,黄羊即狗。后来送灶的祭品没有那般贵重了,只是一碟麦芽糖而已。还有人剪碎草和黄豆在一起向空中撒去,据说这是喂灶神爷之坐骑的。并在灶头上神龛两旁贴一付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

  “送灶”为什么定在腊月廿三或廿四?什么时代兴起的?都已难查考。芜湖有句俗谚:“军三民四,乌龟王八二十五。”就是说军人家属廿三日送灶;老百姓廿四日送灶,那些低下的人家廿五日送灶。事实上送灶都集中在廿三、廿四两天举行,然而又有个传说,说赵匡胤在外打仗,赶回家送灶,到家的那天已是廿五日了,因此又说“皇帝二十五日送灶”。不难看出,这个传说是老百姓用来骂皇帝的。

  接灶神回家是除夕。古代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说:“除夕,为尊亲师长辞旧岁,祀祖祀神,接灶。”看来送灶、接灶这种习俗行之已久了。接灶的仪式很简单,仅是香烛纸马,主人行礼后放炮竹。接着就吃年饭、封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