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维浩
清末民初,芜湖作为一个通商口岸在当时的社会潮流影响下,曾由开明士绅和地方商贾先后集资兴办一些初具规模的机器工厂。如:芜湖明远电灯公司、芜湖益新面粉公司、芜湖裕中纱厂等。兴办这些工厂,为“振兴实业,挽回利权”,起了积极作用。我省第一家火柴厂——芜湖大昌火柴公司。在1920年也应运而生。
火柴厂的创立经过
(一)
芜湖大昌火柴厂创立于1920年7月。由当时芜湖实业界闻人吴兴周发起,邀同行开明士绅濮秋丞、崔亮功、徐仕桐、张亮功、潘伯和等人,并借助于地方军政首领马联甲(皖南镇守使)、余南(芜湖县知事)的势力,集资组成大昌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吴兴周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徐仕桐任厂长。公司股金总额为银元10万元。设立大昌火柴厂经营火柴生产。产品牌名为“松老牌”安全火柴。厂址选定在芜湖东郊青弋江畔的大砻坊。建厂设计系聘请日本技师松岛主持。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为安全火柴2万件(每件1440小盒)。厂房及仓库建筑面积为砖木结构2千m2;建筑形式为庙宇式。车间矮小,空气阳光不足,劳动条件差。主要生产设备有手摇式排梗机(俗称大车)4台,其他辅助设备有卸梗机三部、刷磷台一座,装盒、打包等工艺,则全部为手工操作。职工230人。1920年底试车生产。
(二)
1921年起,大昌火柴厂正式开工生产。由于管理不善,原材料供应不正常,以及技术力量不足,设备维修保养不善等因素的影响,年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2万件的要求。后经多方组织原材料,并增添排梗机6台,年产量一度达到2万件。但终因火柴质量不够稳定,浪费漏洞大,到1926年,经营亏蚀已达6万元。因此,部分股东要求退股。
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冲击着军阀、官僚们的利益。一些财力较厚的股东亦不愿增资,使企业濒于停产。后经股东徐仕桐出面维持,另行集资,并将该厂改名为大昌明记火柴厂继续经营。在徐仕桐主持下,勉力维持残局约4年。在这段时间内,工人们曾因工资待遇过低,难以维持生活,要求增加工资,开展了罢工斗争。这次罢工因得到共产党员王绍虞的协助而坚持下来,经过与资本家反复较量,终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由于管理不善,产品又缺乏竞争能力,以致经营情况每况愈下,职工人数逐年减少,到1931年间,仅剩下170人左右,火柴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一1.3万件之间,不断出现亏损局面。徐仕桐已无能为力,也无意继续维持。
1932年初,大昌明记火柴厂将要停办的消息,传到苏、沪一带号称“火柴大王”的资本家刘鸿生处,刘认为接办该厂有利于减少同行业竞争对象,即派人与徐仕桐接洽。经商定由刘将该厂厂房、设备全部承租下来,投资经营;厂名及产品牌名均保持不变。双方达成协议后,刘即接办了这个厂。在原有生产工人的安排上,保留一部分技工和操作熟练的工人,辞退一部分辅助工;另从上海迁来一部分工人,使职工人数恢复到200人以上。在刘接办的五年左右时间内,年产量始终保持在1万件的水平,形成一种维持的局面。
(三)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寇入侵我国。1937年12月芜湖沦陷后,日本人住野松平,韩人孔秋亭等伙同汉奸龚纶甫、郑又新等人侵占了该厂,改厂名为大昌和记火柴厂,利用原有厂房、设备继续经营。几年中,因多数工人不愿为日本人生产而陆续离厂,职工人数已减少到100人左右,年产量下降到几千件。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大昌和记火柴厂划为敌伪财产,由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建设厅接管,改名为安徽省芜湖火柴厂,产品牌名改为“长江牌安全火柴”。从而使该厂由敌伪资本转变为官僚资本。建设厅先后派秦耐寒、崔冬芳二人为驻厂专员,主管生产和经营。由于反动政府的经济政策不得人心,生产不断下降,工人生活日益贫困,迫使多数工人陆续离厂。到解放前夕,只留下无处投奔的职工56人,主要设备排梗机只残存4台,且因产品质量低劣,销路不畅,全厂陷于停顿状态。工人流离失所。
(四)
1949年4月,芜湖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军队望风披靡,四散溃逃,大肆掠夺。坚守在该厂的52名工人奋不顾身,主动肩负护厂任务,才使残存的厂房、设备及一些原材料未遭破坏。芜湖市军管会成立后,于同年五月一日,指派张宏同志为军代表,接管了这个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官僚资本企业。从此结束了大昌火柴厂风雨飘摇的局面。
建国后的新发展
(一)
一九四九年五月军代表张宏同志接管该厂后,依靠全厂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的积极协助,在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内,即顺利完成了接管的各项工作。随即组织生产、开工试车,到四九年底,已生产火柴捌仟捌佰件。五零年初,上级确定该厂隶属于“皖南企业公司”领导,并指派张宏为该厂负责人,留用人员崔冬芳为经理。按生产分工,设置理梗、排梗、油灶、药灶、烘房、拆梗、装盒、包封,以及梗片等九个部。在生产逐步恢复的情况下,职工人数到五零年末已增加到壹佰叁拾捌人,火柴年产量已增加到二万肆千叁百件,并开始盈利壹万贰千伍百元。五一年,这个厂划归“皖南公营工矿产销部”领导,同年捌月又划归“芜湖市工商局”领导。正式命名该厂为芜湖市公营火柴厂。任命陈详甫同志为厂长,王书堂同志为党内负贵人。经过整顿,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群众的政治觉悟,大大发挥了生产积极性,火柴年产量达到了叁万陆千肆百件,利润总额增加到陆万壹千柒百元。五二年,这个厂的组织机构进一步作了调整,加强了领导,成立了党支部,由王书堂任书记,姜溪同志为第一厂长,陈详甫同志为第二厂长,健全了工会和共青团组织、调整和充实了行政生产指挥机构,国家也拨给基建资金陆万柒千陆百元,扩建厂房、仓库、增加必要的生活设施。全厂已由接管时不足贰千平方米增加到贰千玖百贰拾平方米。这一年的火柴年产量已增加到叁万捌千件,利润总额也增加到柒万壹千捌百元。年终的职工总数已达贰百零伍人。同时,还进行了职工劳动保险登记,职工开始享受劳保待遇。
(二)
该厂在第一个五年划计期间,企业的面貌大有改观,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陈旧状态已不复存在。企业的党组织由原来的党支部扩大为党总支部,团组织也扩大为团总支部,工会组织进一步健全起来,行政管理机构也作了调整和充实,设置了制造、成品、机修三个车间。职工总数已增加到陆百贰拾贰人,主要设备如排梗机、拆梗机、油药连续机、刷磷机、理梗机、磨磷机、球磨机、以及机修通用设备等也都相应增加,基本上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国家对该厂基建投资累计为伍拾陆万贰千伍百元,全厂建筑总面积已扩大到壹万贰千玖百零伍平方米,比接管时扩大了陆倍多,这一期间,上海公私合营中国火柴厂内迁芜湖与该厂合并,改名为公私合营芜湖市火柴厂,充实了设备和技术力量,生产班次由原来一班制改为两班制。到五七年,火柴年产量迅速上升到贰拾陆万伍千贰百件,比解放初增长了叁拾点壹倍。利润总额五年累计共达一百叁拾陆万玖千肆百元。
(三)
进入五八年后的两三年中,国家的经济建设暂时出现了曲折,该厂的生产也受到了影响。这时原材料缺乏,广大职工纷纷献计献策,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及时试制成功松木梗子,解决了东北椴杨木梗枝供应中断的问题,保证了生产继续进行。这项措施虽属一时权宜之计,但对解决当时市场火柴供应奇缺,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为了彻底解决椴杨木梗支供应问题,省轻工业厅决定将屯溪梗片厂迁来芜湖并入该厂,正式设立梗片车间。并报经中央轻工业部批准,按该厂的生产计划,保证供应东北的椴、杨木材,正式开始自制椴、杨木梗枝,从而使这个厂形成为一个颇具规模、配套生产的中型火柴厂。
这一期间,该厂的隶属关系也有所变动,六一年由原属芜湖市轻工业局领导划归安徽省轻工业厅领导。厂名先后改为芜湖敦煌火柴厂、安徽省芜湖火柴厂。从五八年到六五年的八年中,最高年产量达到叁拾贰点一万件,最低为贰拾伍点玖万件。平均达到贰拾玖点陆肆万件。最高年利润为柒拾陆点捌玖万元,八年累计达到了二百捌拾二点捌捌万元,产品质量稳定在一级品标准。产品销售额已占全省销售地区百分之陆拾以上,除主要产品芜湖牌安全火柴外,还试制和生产了一部分高、中档火柴,如敦煌火柴、抗风火柴、信号火柴等品种。畅销各地,受到用户好评。
(四)
十年动乱中,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被打乱。由于该厂多数职工能以主人翁思想坚持上班生产,使火柴生产基本维持下来。在六六、六七两年里共生产了火柴贰拾伍点柒一万件,火柴质量尚能稳定。六八年以后,该厂党、政、工、团组织,以及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逐步恢复,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把原来的筛梗、理梗、烘干、沾油、沾药、烘干、卸梗等多道工序,改革为单机连续生产,采用了火柴自动连续机,提高了工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使生产机械化、半自动化程度逐步得到提高。到76年火柴年产量已达到34.5万件,产品质量保持在一级品水平;试制和生产了腊梗火柴,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十年的利润总额累计达到451万元。
(五)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厂职工,受到了极大鼓舞。从七九年起,生产迅速上升,开始突破年产肆拾万件火柴大关,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进入八十年代后,该厂认真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全厂质量检查网,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工作,全面使用火柴自动连续机械化生产,采用上梗连续性电子自动控制;推行厂部、车间两级经济核算和百分制计奖方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近两年,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抓紧企业整顿工作,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劳动纪律,使企业素质有所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八三年火柴产量已突破五十万件大关,盈利一百零五万元,尤以新试制的寓言牌蜡梗火柴,获得轻工业部授予优秀产品的光荣称号;黄山牌旅游火柴亦被选为我省赴港展销的产品之一。
芜湖火柴厂,现已成为我省同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全厂上下,同心同德,锐意改革,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本世纪末工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而努力。
一九八四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