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华康整理(现任安庆师范学院党史教员)

  一九一九年六月十一日,陈独秀因在“新世界”游艺场(北京珠市口西)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而被便衣警察捕去。全国各界人士对他寄于极大的同情和支持。有个署名“辛白”的人在《每周评论》第三十号上写了一首《怀陈独秀》的诗,赞扬他说:

  “依他们的主张,我们小百姓痛苦。
  依你的主张,他们痛苦。
  他们不愿痛苦,所以你痛苦。
  你痛苦,是替我们痛苦。”

  这首诗,脍灸人口,堪称五四时代的心声,其作者为谁?日:李辛白。

  李辛白(一八七九——一九五一),安徽无为县人,老同盟会会员,诗人,五四时期担任北京大学出版部主任。《新生活》周刊是由他一手创办的。该刊不仅思想新颖,富有战斗力,而且从内容到形式都丰富多彩,当时对北京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很受青年学生的欢迎。每本售两大枚铜元,发行率很高。封面印有长井形的方框,井边四周有“博爱、平等、自由、牺牡”八个字。把“牺性”与“自由、平等、博爱”并列,可谓别具一格,对当时的革命青年的宣传鼓动性更强。他在北大期间,一直参与进步师生的革命活动,多次追随李大钊、陈独秀到长辛店参加工人夜校的宣传鼓动工作。他所举办的《新生活》周刊经常发表李大钊、陈独秀和鲁迅的战斗檄文。当鲁迅与章士钊进行论战时,他始终站在鲁迅一边,撰文抨击章士钊。章当时任司法部长,力主制订《出版法》,限制出版自由。李除办《新生活》周刊外,又兼办《北京第一小报》,撰文抨击其《出版法》,其中有名句为:“使名记者章秋桐若在,则章士钊不敢食言矣”(作者注:一九一四年章在东京以秋桐笔名办前《甲寅》,力主出版自由)。与此同时,吴稚晖也与李辛白站在一条战线上,在《京报》发表“讣文”以讽刺章士钊,文曰:“不孝友生,罪孽深重,不自陨灭,祸延府君章行严……,府君生于前甲寅,死于后甲寅”。(章士钊又名行严,办后《甲寅》杂志,跟鲁迅打笔墨官司,刊物上画了个老虎,人称为老虎总长)两支笔同时指向章士钊,互通声气,搞得章十分狼狈,几乎下不了台。

  一九二六年因追随李大钊参加“三一八”事件,遭到反动军警的追究,被迫转移离开了北京。当他道经青岛转徙上海时,曾赋诗云:“行李萧条书卷重,旌旗杨柳一时新”,他对南方的革命寄予无限的关情。

  一九二七年他转居安庆,当时安庆的白色恐怖很厉害,不仅革命活动无法插手,就连存身之地也难找到。从此失去了革命联系。一九二八至一九二九年他到南京办《老百姓报》(其经费来源由冯玉祥的西北军系统供给),兼在一所私立中学教书。因为他所办的报纸是冯玉祥系统的喉舌,经常讽刺时政,捣“蒋记政府”的老底,立言又偏激,因此在一九二九年底《老百姓报》被查封,反动政府通缉他,南京待不住,只好回到无为县老家办了三年国学讲习所(经馆),从事教学与国故研究工作。

  一九三四年,杨廉来安徽担任教育厅长,因杨是北大学生,由于师生关系,杨推荐他到宣城中学教书,他主讲国文,教学很得法,又是满腹经纶,特别长于文字学,因此深得学生的欢迎。课暇,从事诗、书、画的创作,他写有《水破山人诗集》。书、画也别具风格。沈尹默称他是“三绝画、诗、书,五岳动摇一支笔”,说他的诗、书、画是“清新俊逸”,“挺拔不群”。同时,他又是收藏家,文物资料极其丰富,他当时收藏有李北海亲笔“千字文”,许世英称之为“海内孤本”,一时被人们誉之为“墨宝”。

  一九三七年八月到一九三八年五月,他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在此期间,他专心致力于我省图书资料的收藏保管工作,并执笔整理安徽地方史料,为我省通志编写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一九三八年六月,安庆沦陷,省图书馆奉命迁往立煌(即今金寨县)。由于年老体衰,经不起长途跋涉,所以未随馆去立煌。此后转回贵池家居,闭门不出,与世谢绝。后来他曾自书门联曰:“八年无岁月,万象失纵横”。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他欢喜若狂,在贵池创办国学专修馆,由程演生任馆长,自与高节文先生任教授,专心致力国学讲授,并继续从事文字学的编写工作,写有《小学》手稿几本,惜解放后散失。

  一九四八年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国学专修馆停办,失业在家,生活极端困苦,真是身世萧条,家徒四壁。尝赋诗自叹:“曲巷人稀桥影断,轻舟款乃橹声柔”,“何时了却临终恨,舵鼓频惊水上鸥。”

  一九四九年贵池解放前夕,他安居家中,静盼解放。当解放大军挺进贵池城内时,他带头箪食壶浆以迎人民军队。解放初期,一直是贵池县的开明人士,一九五一年在贵池病逝。在逝世前后,高一涵同志曾两度来信,相约到北京从事国学研究工作,高是他的多年挚友,又在北大共事革命活动,解放后,多次查问李辛白的下落,直到一九五一年才联系上,惜因病逝未就。

  安庆师范学院乌以风教授与李为文字交,又曾多年同事,在乌老的《岳云山馆诗稿》里有《怀辛白》诗一首:“诗城风雅独怀才,襟抱华为佳句开,一别终成千古恨,潜云池月共谁来。”

  昔人已逝,为尊重历史,特为文以志之。

(本文是根据刘剑卿老人回忆口述史料整理,刘系李辛白的内侄,现为东至县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