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过去有一条奤子巷。奤,俗读“盘”。又读(tǎi胎上),念别了称“呆子巷”。巷子在老西门外平安里南边,长约二百步,宽不过七尺。西头转井蜺巷就是著名的“十里长街”,出口是花津路。为什么叫奤子巷呢?

  明白当地掌故的“老芜湖”说,巷子两边的风火高墙、石库门楼、深宅大院,在光绪年间,居户都是客籍人,开始山西和陕西人较多,以后增加了山东人,他们共有一个会馆,叫秦晋会馆,馆址在范罗山右边的护国庵,逢年过节聚会向秦叔宝(唐护国公)烧香叩头。那时候芜湖米市兴旺,他们结成“烟台帮”大做米粮出口交易,拥有几十万两银子的股本,在广、潮、烟、宁“四大米帮”中位列第三,曾替李鸿章采运大批“淮军粮秣”运往华北。他们开设米号,发了大财,还贪心不足,又在长街开了钱庄,大放“奤子”——印子钱。人们称呼以放印子钱为业者是“打奤子”的。因为,借印子钱必须面子大的人如店铺老板作保,所以这里就叫奤子巷了。

  放印子钱的情况是这样的:例如债主以本钱一千文,利息二百文,放给借债人,规定六十日还清,立成帐折,每日还钱二十文,有债主打一印记作为证明,六十日期满,债主即得本利一千二百文。更有心狠的债主,在第一天就把利息二百文扣除下来,只借给八百文,算作一千文,此后借债人按日偿还,六十日内还足一千文为止。这是一种残酷的经济剥削手段。只有那些穷得实在无路可走的人才去借印子钱。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鲍筱斋纂修的《芜湖县志・风俗》中写道:“此项重利盘剥,前清本干例禁。初起只山、陕人为之,亦谓之‘打奤子’,其偿期为一百二十日,即有纠葛不敢诉讼也。近则任人为之,且缩短偿期之一半矣。”可见当时不但禁止不住,反而剥削越来越重。他们同土籍大地主兼砻坊老板一样,兼放“稻债”。借债的多数是贫苦农民,春荒和青黄不接时放出,阴历八月秋收时收回。利息是每洋一元偿利稻二十斤,以时价每担一元五角比例计算,为本洋之百分之三十。这还是就普通利率而说的,更有超过此数,达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此外又有麦债、菜子债,其贷期通常在腊月,偿期则为端午节,统称之“麦季债”。借债不到五个月就归还本利,所以有“腊月债,还得快”的说法。县志说:“债权人能放稻麦两季,每有一年而子过其母者。”就是说利钱(子)超过本钱(母)了,真是本钱打一翻,利钱转一弯。印子钱、稻债、麦季债是封建制度的产物,造成劳苦大众的极端贫困,有的因此走上绝路。民谣云:“呆子走进奤子巷,眼泪也会往下淌。还了印子钱,跳下石桥港”。

  解放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生活有了根本保障,再也没有谁“打奤子”了。奤子巷的名称如今遗留下来,也是一部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