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芜湖俗称“八月半”。过去民间活动,除普遍通行赠送礼品、全家宴聚、分食月饼、共赏圆月以外,也有不同于他处的习俗,别具一番风情。

  食绿粽菱。农家从池塘里采摘水淋淋的绿壳菱角,一色四尖,形状近似端午粽子,名叫“粽菱”。用瓦器陶甑蒸熟,盛筐装篮,用荷叶覆盖,挑上街市叫卖。新鲜粽菱绿润润,十分悦目,籽粒饱满,有一股水草清香味,价格便宜,男女都喜争食。绿粽菱虽然不珍贵,却是中秋节“四鲜”礼品之一,与月饼、红枣、雪藕赠送至亲好友,含有团圆和睦,相亲互怜的寓意。这风俗起源很古,在唐朝就盛行了,元稹诗句:“彩粽新菱实”,就是题咏此事,可见芜湖民俗保持古风历久不衰。只是到了清代,方以红菱取代绿粽菱,一直沿袭到今天。

  挂万寿灯。中秋前后七日,家家户户结彩张灯,以祝延年益寿,名为“万寿灯”。除有用绫罗绸缎和桑皮油纸裱糊的红烛灯以外,还有汤天池创制的“铁花灯”。用精巧的铁画——主要是花卉鸟虫和梅兰竹菊,构联成四方形或六角形;蒙上纯洁如雪的白练,当中点燃一支银烛,高竿挑起,悬在屋檐下庭院中,灯月交辉,分外光明夺目。

  走月。晚餐以后,一轮明月当空,青少年纷纷作长夜游。擅长乐曲者,携玉筝,弹琵琶,吹笛管,三五成群,乘着月色,尽情畅游于街市和郊野阡陌间。妇女们也突破了闺门规范,梳洗打扮,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进出尼庵,摆设香花供桌,望月展拜,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

  摸秋。妇女结婚后要想生个男孩,女伴在这一晚多摘南瓜相赠送,以“南瓜”音近“男娃”。豆棚下,瓜架间,篱落旁,往往人影衣香缭绕,随意摸索,名叫“摸秋”。得南瓜宜得男,得扁豆生女。如果摸得白扁豆也很欢喜,因为这叫“蛾眉豆”,是夫妻举案齐眉、白首偕老的好兆头。中秋这天的夜晚,瓜豆可以随意摘去,田园主人是不加嗔怪的。姑嫂们走月摸秋,迟迟不归,即使是思想守旧的家长也无可非议。乾隆间,梁章钜还特地把它记载于他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这风俗以后发展成另一形式:一群儿童捧着大南瓜,上插泥人,各执灯火,敲打十番锣鼓,送往新妇之家,名谓“送子”。

  走遍天涯海角,中秋之夜,明月给人的情思总是一致的。多情的诗人面对圆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远游他乡不免有思亲之情。唐代李贞白《咏月》诗道:“当涂当涂见,芜湖芜湖见。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口语入诗,耐人咀嚼。元代文学家宣城人贡师泰作有《分题得芜湖月,送宋显夫山南佥宪》诗,前二段写道:“芜湖月,碧天无风江似雪。与君迢递行相随,一似都门别时节。扬州觅得卖盐船,夜来泊向蟂矶边。潮平人语静,但见一镜当空悬。”真是写尽芜湖月色。最后结句:“山南父老来劝酒,前日清光还在手。”惜别之情,意在言外,表达了诗人送别知心朋友的无限情思。

  芜湖中秋月色,富有诗情画意,走月、摸秋更添情趣,黄钺熟悉芜湖风土人物掌故,作有一首《于湖竹枝词》歌吟道:“人影衣香走月明,碧天如洗晚风清。谁怜没柄团团扇,曾照诗人送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