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相

  我已是古稀之叟,每每回忆搞抗战胜利前后求学于安徽省立第十二临时中学(抗战胜利后改为十二中学)时艰苦学习的情景,就有两位教数学的先生映现在我的脑子里,他俩使我获得了扎实的高中数学知识,在1946年毕业后丢开书本八年的1954年,仍能在考场上做出所有的高考数学试题而考取医科大学,因而使我至今仍感恩不尽,怀念不已……

  如今,这两位恩师早已作古,他俩在抗战胜利后都曾教学于芜湖,也均在芜湖逝世,是江城教育界著名的两位先生。今将我的回忆片段及部分调查情况分述以纪念之。

  皖大教授俞幼舲

  幼舲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1943~1946年,当我就读安徽省立第十二临时中学时,教我们的《三角》和《解析几何》数学课。

  先生原名仕铭,幼舲是其号。宣城人,生于1901年,卒于1962年,享年62岁。

  他自幼读书,1925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科(后改为东南大学,解放后并入南京大学),专攻数理,成绩前茅。毕业后步入社会从事教育事业,竭尽心力,至终不渝,其树人之诚,蜚声宣城、泾县、旌德、当涂、芜湖等地,桃李处处,皆出先生辛勤之教导也。

  抗日战争前,先生任宣城师范教导主任,兼教数学。抗战爆发,宣城沦陷前夕,宣师决定内迁,大批师生和图书仪器设备急需转移,当时先生的三个七岁以下的子女及妻室,也需要转移避难,先生以校事为重,委托其兄长携带家属离开宣城,自己则留校处理校产和人员的疏散。迁送第一批图书、仪器之后,正准备送第二批校产时,日机开始于农历十月廿四日狂轰滥炸宣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军医院借用学校住入大批前线撤下来的抗日伤员,成为敌机轰炸之目标,先生与几位留校的教师在轰炸中逃到郊外,入夜又摸黑回校处理善后工作,直到一切转移工作完毕,才离开浓烟滚滚、死伤枕藉的宣城,随即避难流亡至山区泾县。

  在抗战中,先生不忘教育大批流亡学生,与国文教师周芷贞等在泾县茂林镇的潘村艰苦创设豫属六县联立中学泾县分校,后去迁设在旌德县江村的宁中本校任职;因不堪与反动校长江康世共事,1944年在创设于泾县潘村营的安徽省立第十二临时中学任数学教师,专教三角学、大代数学及斯盖尼解析几何学,后任教导主任,但仍兼数学教职。1946年秋,安徽省立第十二中学迁去宣城孙家埠,先生在宣城县榨门口的宣城县初中任校长等职;后又去设于当涂县采石的刚直中学任教。解放后接受人民政府的任命在宣城中学任教导主任,仍兼教数学;后奉调至设在芜湖的皖南大学(现安师大)教授数学,直至因脑溢血逝世。

  先生教授数学有三十七年之久,有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讲课时以清晰的中音条分缕析,边讲解边演绎,板书不辍,层层列式分明,务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吸收大半。即使是年年讲授的教材,其课前的备课整理讲稿仍甚为认真,连进食时也边吃边看教材,务使复习熟记而对学生提问解难能旁征博引,融会贯通,若一例不懂,则以多种演算予以求证,务使学生达到懂、通、用的效果。平时对学生的作业都详加批改,一丝不苟,要求学生认真研读自己作业的对错,从而得到正确的解答。

  在寒暑假期,他也不稍闲,要把教本中所有的习题演算一遍,并触类旁通地作出多解而阐明之。故而他上课时可不看课本循序讲演;他不要求学生忙于作笔记,而要专心倾听讲解,以明理为主。因此,凡经他教授过的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好,课后复习快,存在问题少,作业做得全,考试前不必用过多的时间温课迎考,这都是先生高超的教法所致,学生普遍反映俞先生把枯燥的味如嚼蜡的数学讲活了。前述我之受其教导八年后仍能做出全部高考数学试题,就足以说明受业于他的莘莘学子是获益非浅的。

  先生除了专教数学外,对理、化各学科都有很深厚的造诣,在教研组里,他简直是一部活的教学参考全书,教师备课中有争议的难题,最后都是请教他而得到心悦诚服的解答;他也要求其他教师利用假期重演习题,达到教学精益求精。

  不仅在教授方面如此认真,其一生为人也是耿介不阿。他的三个女儿学习都自觉求进,唯独一个儿子学而难进,小学毕业后考宣中,连考三年都落榜,而他是宣中教导主任,考题由他审核(那时是由各学校单独命题招生的),其妻要求他高抬贵手,他都毅然避免旁人议论而在考前几天不回家,于是儿子一直考不上中学,最后招工进合肥钢厂作工。由此可见,他秉性光明磊落,为人正派,是一位品学兼优的教师楷模。

  幼舲先生形体伟岸,方脸微胖,推着平头,鼻梁上架着近视眼镜,不蓄须,走路昂首挺胸,很有精神。他一生俭朴,平时均着中山服、布鞋,冬日围上大围巾,讲课时再冷的天气也解下来。他待人和气,从不在课堂上训斥学生,但学生却非常尊敬他,以致课堂都能肃静听讲。在十二中学时,他和数学教师王天福、物理教师王秉珪学生喻为“十二中的三根台柱子”;1946年夏,他三人应毕业生之请,合影加洗照片赠于每个学生一张,说明师生之谊的深厚和学生对先生的爱戴。

  由于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解放前后均有很高的声誉,解放后更是殚精竭虑一心为人民教育而作贡献,因而曾作为安徽省教育工会的代表光荣地出席了1956年全国教育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一中教师王天福

  王天福先生祖籍泾县黄村乡大坑王村,约生于清末民初,卒于1952年8月间。

  先生自幼读书,极为聪颖,也极为钻研。抗日战争前即毕业于设在南京的中央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在抗日爱国之情激发下,积极参加了1938年1月底在泾县书院召开的“泾县救亡委员会”成立大会,被分配在委员会下属的宣传队(又称青年工作团)第二队,每月虽只几元钱生活费,仍坚持与廿多名队员宣传抗日、动员民众、保家卫国,深入到章家渡、茂林、榔桥河、黄田、赤滩、马头、蔡村、孤峰等村镇,沿途书写抗日标语、教唱抗日歌曲、演出话剧。至11月泾县救亡委员会奉“第二战区皖南民众总动委会”命改名为“民众动员委员会”。后因日机狂炸泾县,人员四散,工作趋于停顿。

  此时芜湖的广益中学已于7月间内迁设于茂林满公祠,天福先生在“动委会”已形成虚架子的状况下,接聘于该校教数学,从此享誉泾县教育界。

  1941年先生曾在设于泾县黄田村的私立培风中学教课;1943~46年受聘于设在泾县潘村营汪氏宗祠的安徽省立第十二临时中学教数学,1946年8月十二临中已改名为十二中学而搬迁去宣城,但先生去了芜湖,任教于迁回的广益中学,后归入省立芜湖中学(今一中)。他带着心爱的女儿住校,过着俭朴的生活。至1952年8月暑假期间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设于师范学校(夫子庙)的全市中学教师思想改造学习会,由于体弱,在上厕时心脏病晕倒而落入大厕池中溺死,在被发现后,由会务领导请掏粪工捞起洗净以白布裹之入殓,享年约40多岁,全市中学教师无不为之惋惜。由于我曾是其得意学生,1946年8月分别后,我一直未能忘怀先生的教导,多方打听,只知道他落厕而死,详情不知,最近因撰此文而访问了一中退休教师崔思愚及李萍同志,才知道其去世情况,他们对天福先生也热爱敬仰和叹惜!

  先生授课时不用讲稿,有章有节,边讲边在黑板上演算,循序渐进,尤其对高中二年级所读的大代数课,讲解特精。他上课时语音低沉,态度端庄,使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当堂专心听讲而吸收。先生对求教解答疑难者从不厌烦,反复演算直至问者弄懂为止,我在如此良师教导下获得了扎实的数学知识。

  他中等个儿,衣著朴素,短发分头,梳理整齐。生活上嗜吸烟,抗战期间只好用烟斗和毛竹烟袋吸土产黄烟了。先生在十二临中教书时,与黄叶村等教师住在校外潘村营村上由学校租赁的民房里,虽距校数里,却能坚持风雨无阻按时到堂授课,说明他之认真精神。

  抗战时期物质匮乏,文娱生活单调。天福先生除了以低音哼哼歌曲外,茶余饭后就是弈棋了,他不论围棋、象棋都有精深的造诣,往往三下五除二就将对方杀得溃不成军,或以一子之巧致对方于败局,于是双方哈哈大笑又重行布阵调兵杀将起来。除了这些即兴之娱,平生最大的爱好是集邮,他是那时皖南早期从事外国邮票收集和研究者。

  他业余从事集邮,我原来也不知道,记得那是1944年我读高二时,有次去他的住处请教数学难题,在解题后,他拿出唯一的心爱宝物——外国邮票集给我欣赏。他虽平时微笑寡言,但与我这忘年交谈及收集和研究外国邮票时却眉飞色舞、兴致勃勃地侃侃而谈,恨不得把他那渊博的邮票知识都告诉我,其情谊使我至今难忘!

  我看了他的全部硬面大本邮册(贴票),欣赏了大批外国珍贵的成套邮票,真是目不暇接、赞叹不已。他给我逐套讲解,使我大开了眼界和知识之窗,并启发我明白集邮可以增长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货币、文字、美术等等方面的知识;他还教我如何将邮票浸洗和脱水,如何用小纸条贴票及排列于册,如何注意邮票品相和使用镊子夹取、保存邮票的方法。从而使我这从十岁前就收集国邮的少年更加坚定信心去集邮和研究邮学,至今孜孜不辍,故而天福先生也是我的集邮引路人和导师。

  他是专集外票的,有各国邮票,其中英、美邮票较多,很多是名贵之品。据他说是在高中读书时开始集邮的,读大学时收集渐丰,在外国教授的支助及留洋同学的寄赠下使得集品盈笥,并专心研究而颇有心得,但可惜先生忙于教书而未能有所著作。

  天福先生去世已四十多年了,而我也已是古稀之叟矣,每每想起恩师的谆谆教导,实是惠泽桃李,然而竟不幸英年早逝,使我哀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