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正东

  私塾是旧社会民间教书的地方,而且是基层教育。解放前不仅穷乡僻壤私塾多于“洋学堂”。就是漫步到通都大邑的街头巷尾。也会听到从私塾里传出“赵钱孙李”、”人之初性本善”子曰“学而时习之”、诗云等等读书声。就以闻名全国的四大米市之一芜湖来讲,1950年仲夏,市教育局在《改造私塾工作报告》中指出:“本市私塾散布范围辽阔,过去偏僻地区私塾林立。在寒假前本市私塾有七十多处,经过两学期学习改造,私塾的处数减少了,现在存在的计54所,教师58人,学生有1097人”。每所私塾学生平均20.3人。据同一时期市教育局编制的“芜湖市解放以来中小学历期概况统计表”的统计:1949年度第二学期(即1950年上学期)、全市中学10所共85班学生3260人,教职工312人。小学40所,共240班,学生9966人,教职工384人。据此,当时私塾处数超过全市中小学校数的总和。私塾学生人数占全市中学生总数的30.8%,占小学生总数的11%以上。塾师人数占全市中学教职工总数的18.6%,占小学教职工总数的15.1%。由此看来,解放初私塾在全市初中等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数量。但根据新中国的文教方针,私塾又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逐步改造、淘汰,这是大势所趋。

  兹将解放后芜湖市私塾改造情况简介如下:

  第一,从实际出发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

  (一)指定专人进行调查登记。反复了解核实全市私塾处数、师生人数思想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二)对照政策从实际出发,提出改造私塾的方针。《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遵照这一总方针。市教育局提出:“积极改造公私立学校。团结改造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又指出“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下,私塾是不允许存在的,但为了照顾实际情况。我们改造私塾的方针:本着上级指示,结合实际情况,逐步进行改造与取缔。”並在1950年前后提出一整套改造计划。如《芜湖市私管塾理及改造计划》等等。

  (三)改造的要求:1.把传播封建文化教育的私塾,改造成为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服务的小学;2.把为旧中国教育服务的私塾教师改造成为为新中国教育服务的人民教师;3.封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教材,改换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材:4.要求学生学习新课本,接受新教育,从小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新思想。反对和废除毒害与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封建的法西斯的体罚等教育,提倡师生教学民主,使儿童少年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建设人才。

  第二,改造的方法与步骤

  (一)了解塾师情况,把他们组织起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市教育局在五〇年工作总结中指出:改造私塾的关键在于改造塾师。

  本市塾师一般多系旧社会从事封建教育的教师,其政治面貌不太复杂。据今年六月的调查了解:属于旧私塾的学究37人,失业的中小学教员10人,旧公务员5人,其他6人,共计58人,经过半年来的教育改造,特别是通过暑期学习,提高了认识,下半年有13所私塾自动撤销,现存41所,塾师43人,学生993人。

  为便于组织学习,在原有塾师较多时,曾按地区组成七个学习小组。下半年人数有了减少,则改编为五个学习小组(各单附后),均仍由教育局负责掌握,各小学中心小组负责辅导。按时测验,由中心小组协助监督。平时由塾师自学。每周一、三、五分组讨论,寒暑假集中学习。学习内容:1《共同纲领》;2.有关教育方针政策;3.时事政策,4.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每周填写周报表。每月以学区为单位召开一次会议,汇报学习改造情况,讨论如何加强学习,改造和管理等。

  由于加强了领导,塾师都能认真学习政治与业务。通过学习教育改造,他们都有了进步,表现在:对新的教育领会较好,对人民政府的规定能认真执行。

  在政治上,多数人清除了恐美崇美新美思想和封建的陈规旧习,能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参加各项政治活动。

  在教学上都能用新法上新课。多数把个别教学改为复式和分班教学,小学各年级应有的课本他们都有。还规定了作息时间,有课外活动有小型时事画报,壁报,学生成绩栏,也有表扬批评,挑应战等活动。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更换与教学方法的改进。

  1.课程问题。坚决不用旧课本,一律改用新课本。按学生的文化程度,分别学习小学各年级的课本,並设置唱游,美术等课程和课外活动。

  2.成立政治课教学研究小组。讨论如何教好政治课,並要结合各科学进行土改政策和抗美援朝教育,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3.比较大的私塾做到分班教学。改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与民主管理方法;坚决反对体罚使少年儿童身心得到良好的发育。

  (三)、逐步把私塾改造成小学。

  市教育局在《芜湖市私塾管理及改造计划》中指出:目前对私塾的管理,原则上只允没落,不准发展,使其逐步改造或取缔。根据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情况,作出如下不同的处理:

  1.在小学较多的地区,对私塾要严加控制,使其加速停办。

  2.在小学较少甚至没有小学的地区,对私塾予以暂时保留。不致使儿童失学;但应抓紧培养师资,从速改造。

  3.对有反对行为的塾师,其所实施的教育对人民有害,为了保护儿童,这种私塾应予坚决取缔。

  暂时保留一些私塾的原因有四:1.当时师资缺、财政困难,在偏僻的地方学校未能普遍建立,如果私塾停办,儿童无处上学;2.为了照顾塾师的生活;3.部分学生家长愿让孩子上私塾,怕进小学活动多读不到书;4.1950年暑假后私塾减少了,但因小学无法收容私塾学生,他们只好去上其他私塾,这样私塾虽减少了十三所,但学生只减少104人。

  根据以上情况,采取如下方法:

  1.对已停办的私塾,了解学生去向,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转入附近小学就读,愿意工作的塾师,介绍参加学习或工作。

  2.因陋就简将几所私塾合并成民办小学,民办公助,经费不足由教育局适当补助。如东门、三联等小学。学生上民办小学,塾师根据自愿可成为民办小学教师。

  3.根据校舍校产等情况,由几所私塾合并成立私立小学,成立校董会。塾师经校董会同意使用,上报教育局审批成为正式教师,如藕园小学、陶圹小学、群力小学(后并入鄂武小学)等。

  4.从1949年暑假到1951年底,芜湖私塾有的停办;有的并为小学;又由私到公改成公办小学。这样小学代替了私塾。

  附:1950年下半年新编五个学习小组塾师名单:

  第一组:吴润海、张荫廷、张承元、吕庆荣、方哮宇、韩畅庭、徐国兴、齐培芝、程鹏举、李朗宣、丁维新。

  第二组:汪鸿声、闻朴成、张绍周、卫发荣、王善初、王志成、晁田铨、黄影、陈芝萍、翟大祥、宋道扬。

  第三组:王文才、张荣珍、黄亦公、陶凤起、章子诚、陆国堂、罗浦泉、倪鹤祺、丁涤尘。

  第四组:端木麟、魏耀庭、程伟责、龚樵夫、刘仲恒。

  第五组:肖蒙恩、陶楚琴、黄裕杰、张树千、赵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