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绍儒

  私塾历史久远。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开馆授徒,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古人尊为典范。塾师“传道、授业、解惑”,为培养封建人才,传播文化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在历史上有一定贡献。

  有史料可查,芜湖私塾始于北宋元符午间。一般是一个大自然村设立1所,几个小自然村合设1所,治世丰年较多,乱世歉年锐减。塾师有糊口的冬烘先生,也有精通古典文学的名儒及秀才、廪生、贡生、举人等。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封建社会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旧教育制度逐渐崩溃,科举被废除,全国各地办起了学堂。但由于学校数量少,数学质量低,不受民众欢迎,因而清末和民国时期私塾仍相当发达。据1928年(民国十七年)芜湖县教育局统计,城乡共有私塾500所,城区(市)约200所,乡区(县)约300所,塾师500余人,学生8000余名。以后私塾略有减少,但城乡仍保持300余所。抗日战争时期,芜湖沧陷,尚有私塾86所,抗战胜利后复增加到200余所。

  私塾的办学形式可分为四种:1、由豪门富户聘请名师来家坐馆,教授自己的子弟,称家塾或坐馆。2、由声望较高的名儒在家中设馆,教授负笈从游的学子,称私塾。3、由家族族长利用文司堂公房,聘请塾师教授本姓子弟,所有开支大部分由本姓公堂负担称族塾。4、由地方关心教育的人士,收集学费聘请塾师,教授贫寒子弟,称村塾,按教学内容分,有“蒙馆”、“经馆”两种,蒙馆教授启蒙课程,主要是读书识字;经馆讲授四书五经、古文,练习作诗文。芜湖私塾前二者以城区为多,后二者以乡区为多。

  私塾教材,蒙馆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贤文》、《女儿经》等只求背诵,不作讲解。经馆教读四书五经,即《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和《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等。间或讲授《左传》、《古文观止》、《论说精华》、《东莱博议》、《唐诗三百首》等。民国后期私塾改良,蒙馆改教小学低年级课本,先是《国文》,其第一课为“人、手、足、刀、尺”;后为《国语》,其第一课为“弟弟来、妹妹来,来、来、来。”经馆改教小文高年级和初中课本,先是文言文后为语体学。用黑板粉笔上课一改“坐学点书”的旧习。

  私塾的教法,蒙学先教识字。其法以楷书将笔划简单的字写于一寸余的红色方块纸上,每天教认单字。教认字数按学生接受能力而定,每天周而复始地反复练习。认到数百字才教《三字经》等韵文书。接着教四书五经,学生捧着书本到塾师座前,由塾师教读,学生随之轻声默读,读多少课文,亦随接受能力而定。读到哪儿用红笔圈点到哪儿。教读数遍,学生回到座位上自读,读熟后到塾师席前背诵无误,再教新课。一般每天上午读三课,当天把三课读熟,第二天早上背诵。学生每读一本书,要反复地读,直到能通本背诵为止。学生熟读背诵若干本书以后,开始讲解《二论引端》和《古文观止》等。其法塾师逐字逐句串讲,学生一字一句默记。一般是因材施教,对学生分程度个别讲;有时也集合程度相同的几个学生一道听讲。每天讲一次,讲多少不定。学生听讲后,回到座位上默讲,第二天向塾师回讲,以验证有无错误。

  学生进入读经讲经阶段,能理解字词含义后,便教他们对“对子”为学诗作准备;读讲《古文观止》、《论说精华》,教学生造句联句,为作文打基础。一般每十天写两次作文,或逢二七,或逢三八。作文由塾师批改后再令学生誊写在窗课(作文本)上,送请塾师圈点,加眉批和尾批。

  私塾重视习字教学,蒙童入学塾师手把手教学直、横、勾、点等笔划和笔划以及执笔姿势和运笔转折轻重方法、令学生自己练习。开始描红,用墨笔在笔划少结构简单的红色字上描摹。接着是影写,即用写好的摹本(又叫仿影),蒙上竹箱纸,照样摹写下来。“仿影”多是四句韵文,如“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明今古。”“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等。再后是临帖。学生练写一段时间后,塾师根据学生的笔力,选欧(阳洵)、柳(公权)、颜(鲁公)、赵(孟頫)等字帖,供学生临摹。写字时间安排在上午讲读之后,写字作业要交由塾师批改。方法是在笔划正确,结构匀称的字旁,用红笔圈个圈,以示鼓励;在有错误或结构松散的字旁加×,或用红笔改正;在有严重错误的字旁批明“重写”。

  私塾的学规很严。每天放学,学生要列队到孔子圣牌前作个揖,方能离开。学生同塾师交谈,要垂手而立,“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除谈论课文外,不苟言笑。学生有错,有训斥、罚站、罚跪、面壁、留堂罚饿、拧耳朵、戒尺打手心等体罚。“严师出好徒”,“教不严,师之惰”是大多数塾师执教的信条,也是学生家长最崇拜的信条。

  私塾每一年为一馆,过了正月十五开学,到腊月中旬放假。一年开始要吃“签关酒”,叫“签关如下种”。签关酒家塾由东家办,私塾由塾师自家办,族由公堂办,村塾则由学东办。塾师同学生家长见面,商定学生名额及“束修”(塾师工资)多少。达成协议,写成书面文书,叫“关书”。每逢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学生要向塾师送节礼,礼品或现钞多少,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塾师要回赠笔墨(清明)纸折扇(端午),以表情谊。

  塾师的生活是清苦的,也是无保障的。俗话说:“家有三石粮,不作孩子王”。一旦丢馆赋闲,生活更窘。有一位塾师的打油诗写道:“自古教书最下流,依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饱寻常事,独坐寒窗似楚囚。”这是旧社会塾师的真实写照,一般经馆先生待遇较高,当年县城最有名气的经馆先生束二先生(寿臣)三先生(鼎臣),一位是前清贡生,一位是前清举人(乃已故安师大教授胡凝咸夫人束际洪的祖父、叔祖父)。他俩在家坐馆,每年束修(工资)都在千枚银元以上。稍晚有蒋凤仪(书法家,解放后住上海)也很有名,年束修达七、八百枚银元。乡区先族兄鹤年(秀才)老先生在夏家山尹品三家教私塾;先伯墨安公在大荆山谈佐庭家和五陶村陶大信家设馆,年收入都有三百至五百银元。所以,经馆先生生活比较优裕。蒙馆先生待遇较低,一般仅够糊口。笔者十七岁在本乡老韦村教私塾,年收入不足一百银元,生活较为艰苦。

  有的有名气的塾师;由于文笔通顺,熟读《六法全书》,熟悉诉讼程序,还包揽词讼替人家打官司,另有优厚收入。有的是地方士绅,出入官府,幕后操纵地方政权。有的是宗族族长,把持公堂,充当封建卫道者。

  民国建立以后,教育行政机关曾明令取缔私塾。可是各地私塾不仅大量存在!有些地方还有所发展。芜湖私塾之数多于学校十倍。有几所有名气的私塾所教学生不足十名,束修竞达千枚银元以上。1922年(民国十一年)芜湖商埠义务教育筹办员崔祥鸿(名绅崔祥鸠堂弟)认为私塾得以存在于今日,有其不可埋没之特点。“一曰假日不多,除年假外仅数日之节假而已。二曰无不急之课目,除国文、算学外,如图画、手工、唱歌等或竞无之。三曰实行个别教授,学生程度无过与不及之弊。四曰无结队游行。五曰实行家庭联络。”私塾有以上五个特点,他反对取缔私塾,主张“吸收私塾之信用,籍以更张学校之实施。”他条呈缕析,洋洋数千言,呈请省教育厅长采纳。于是改良私塾之举便在省内展开。但是由于执行不善,徒有改良之名,未见改良之实。芜湖有的私塾竞然领取政府补贴,流弊甚多。1927年(民国十六年)6月,安徽省政务委员会教育科颁发取缔私塾条例十条,严行取缔在案。然而,在当时的条件和实际情况下,取缔私塾毕竟是行不通的。1928年(民国十七年)安徽省教育厅将取缔私塾条例十条改订为《安徽省改进私塾规程十二条》,籍资改进。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1月11日,省教育厅复制订《安徽省二十四年度改进私塾办法》,对改良私塾有成绩的还有奖励的规定。芜湖有部分私塾受到了奖励。

  塾师培训起步较早。1917年(民国六年),即在学宫(夫子庙)开办一期塾师培训班。1921年(民国十年),成立“芜湖师范讲习所”,学习时期一年,学员都是塾师。1922年(民国十一年)开始,曾选用各区最受信仰的塾师12人,使办各该区学校。也就是说,从十一年起,有的塾师经过讲习,已经成为小学教员和小学校长了。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暑假,在城区、方村镇、清水镇分别集中全县塾师进行考试和短期训培。芜湖沦陷期间,汪伪虽有私塾改进会的组织,只是徒有形式,没有开展工作。抗战胜利后,私塾复兴,普遍设立,乡中心国民学校除辅导国民学校外,对私塾亦进行辅导。部分私塾还改为国民学校。

  芜湖解放前夕,部分私塾自动解散了,消失了。建国后,经过调查登记的私塾有177所,塾师177人,学生1377名。芜湖全体教育工作者在做好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加强了对私塾的辅导和改造工作。改造办法是:1.统一用小学课本;2.改进私塾的教学方法;3.塾师参加中心学区辅导会;4.观摩小学教师课堂示范教学。到1950年暑期,私塾只剩下74所,塾师74人,学生787名。随着改造工作逐步深入,1951年以后,有的私塾消失了,有条件的逐步改村小(初级小学),私塾学生成为小学学生,塾师成了小学教师。私塾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仅是文化教育史上一个名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