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的鱼,自古就有名声。唐朝刘秩《过芜湖》诗:“荻林秋带雨,沙浦晚生潮。近海鱼盐富,濒淮粟麦饶。”北宋著名诗人林逋《过芜留咏》:“风消樯碇网初下,雨罢鱼薪市未收。”生动地描绘了芜湖鱼米之乡的风貌。元代历史学家欧阳玄《登赭山》诗:“沙墩尽鹾户,茅屋半渔家。”可见当时渔户很多。明代中叶,在县城内西门就有鱼市街、河豚巷、螺蛳巷,城南长虹门外有干鱼巷,渔业市场是相当繁荣的。渔民要向官府交纳渔课,渔课税仅次于田粮税,成为封建朝廷主要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明清二代,仅新沟(后称曹姑州)河泊所每年征收的鲥鱼和鮓鱼税银就有一百三十二两一钱多,相当于三十二个差役的全年工食银。
晚清光绪年间,芜湖开辟为通商口岸以后,芜湖之鱼、鳖、蟹、虾均远销国内外市场。在一九一九年,县城有专营鱼蟹行五家,装运鲜鱼和螃蟹,到汉口、南京、上海等处销售,每年营业额达十万余银元。当时征收鱼税率也很高,常关税鲜鱼每一百斤是一钱一分,海关税出口虾米每一百斤是三钱六分。那时一钱银子可购买大米十斤,可见反动政府征
收鱼税之重了。芜湖还盛产鳖,俗呼“团鱼”、“甲鱼”,营养丰富,大者重约三斤,以重半斤者最好,称“马蹄鳖”,清蒸、红烧皆相宜。鳖甲与龟板一样可作药物。解放后芜湖水产养殖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光是郊区渔业人民公社每年即可提供鲥鱼和毛蟹共约四十万斤出口外销,为国家换取外汇。
江南素称鱼米之乡,而芜湖号称米市,水产资源丰富,鱼类也多。据三百年前的地方志书记载,鱼有二十九种:鲥、鲤、鳊、鳜、鲫、鮰、鳠、鲇、鳗、鲈、金鱼、黄鲴鱼、䲡、鱽、鲭、乌鱼、大眼鱼、鳝、鲟、鳣、白鱼、鳡、河豚、比目鱼、船丁鱼、鲦、鲩、鲢、鳙。志书编者对这些鱼的形体、生理结构、习性、营养和医药价值,都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这说明古人对鱼类已有精细的观察和研究。
除鲥鱼、刀鱼和河豚另文介绍外,有几种鱼如今还是芜湖的特产。如:鲩(huàn患,芜湖方言读浑),一名鰀鱼,性子舒缓,喜在湖塘中悠游,触网不跳,很容易捕捞,俗呼鯶子鱼。有青鲩、白鲩二种。主食水草和浮游生物,形长身圆肉厚,最适宜作熏鱼片,用糖醋烹调,别具风味,是每年春节家家必备之菜。有一种鱼名叫鳗,俗称白鳝,产卵寄生在鲡鱼鬐中生长,学名鳗鲡。形状如蛇,无鳞,有舌,大的身长数尺,肉肥多脂肪。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钾、磷、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且易消化。它的油脂含有亚油酸等非饱和脂肪酸,对于血管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明代医学家龚延贤曾指出:鳗鲡鱼甘,劳瘵杀虫、痔漏疮疹、崩疾有功。由于鳗鱼的营养和医药价值较高,国际市场需要量很大,在日本尤为畅销,在香港的水产市场上,鳗鱼苗的价格竞高达一公斤值七百至一千美元,有“一斤鱼苗千金价”之说。鳗鱼是一种洄游鱼,每年秋后从江河游到深海产卵,所以芜湖渔民在捕蟹时节同时捕得鳗鱼。腹下有黑斑或水行昂头的鳗鱼有毒,还有四目的,背有白点无腮的,都不可食。据说孕妇吃了能使胎儿畸形。产于大江的鲟鱼特大,有重达百斤以上的,志书说:“芜湖、采石人,脔以为鮓,风味佳绝。”就是说加工成腌鱼、糟鱼,味道十分可口。鲟鱼中有一种学名扬子江白鲟,尤为珍贵,如今很少见到了。
历来产量高、价钱巧的常食鱼有二种。一种是鲢。《诗经》作鱮,好相伴群行,故名。形扁色白,细鳞肥腹,煎烧时水份多,俗名水鲢子。又一种是鳙鱼,便于人工饲养。春天于江湖沫中捞取鱼子,盛于水桶,挑上肩必须边走边晃荡,蓄入池塘,名为“鱼花”,也名鱼苗。自清代乾隆以来,南乡一带多有世代贩买鱼花为业者。四乡内河各处都来采购蓄养。长成以后形状似鲢而色黑,头最大,俗名“泼头鱼”、“幞头鱼”,亦称“胖头鱼”、“花鲢”。凡家有池塘的都喜饲养。鱼头清蒸,汤味鲜美,异于常鱼,有“鳙鱼头,四两油”之说。
在芜湖,稀有鱼类有鲈鱼。自从西晋吴郡人张翰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蓴羹、鲈鱼脍,辞官归乡的故事流传以
后,松江鲈鱼名气大增。一般认为鲈鱼只产于松江,他处所无。这是一种偏见。其实,芜湖不仅有蓴,也出产鲈鱼。明末,芜湖画家萧尺木《移居诗》说:“蓴嫩鲈肥尽可餐,归思岂只一张翰。”鲈鱼,巨口细鳞,有四个腮,所以一名“四腮鱼”。四五月间只有数寸长,至秋又肥又大,适宜作脍,滋味鲜美。芜湖出产二十九种鱼,鲈鱼位列第十。
芜湖鱼类多,烹调方法也多种多样,花样翻新,使食者大饱口福。技术卓越的厨师光用一种鳙鱼,可以轻而易举地烹调出十一种品味:红烧鱼块、清蒸鱼头、红焖鱼肚、糖醋烹鱼、炒鱼片、炒鱼丁、炒鱼丝、氽鱼丸、熏鱼块、麻辣鱼豆腐和具有蟹黄味的鱼脔酱。配以佐料,决不用味精之类,能取得色、香、味俱佳的效果。老芜湖人吃鱼是很讲究的,春天喜食鱼头,夏天细嚼鱼尾,秋天品尝鱼肚,“春头夏尾秋中腰,芜湖之鱼处处膘”。这是他们的经验之谈,也反映了芜湖鱼产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