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国华、文伯

  鹤儿山滨临大江,长岗形如鹤颈,东低西高,高处约出平地六七丈,低处一二丈。往昔东麓下有座宏敞的吉祥寺,苍松翠竹,花木茂盛,远远看去,在绿树掩映之中露出一角红色庙墙。转过山嘴,沿西麓北行,是柳暗花明的烟村、渔舍、酒店、楼屋,风光旖旎,引人心醉。

  北宋元祐年间,苏东坡六十岁时被贬官到海南岛,第三次舟过芜湖。为了消愁解闷,他漫步鹤儿山下,游览吉祥寺,赏花饮酒,忍不住摘花插鬓,自得其乐,扶醉寻路而归,写下《鹤儿山》诗以纪此行:“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因自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后来,芜湖画家萧尺木,特取这首诗意和鹤儿山景色,画了一幅坡仙吉祥寺赏花图,作为《太平山水图》四十二景之一。苏诗萧画,相得益彰,流传至今,又传到日本,连鹤儿山也名扬海外了。

  明代,鹤儿山顶有一座双层楼阁的八角亭,高敞雅致,登楼鸟瞰江景,烟波浩渺。崇祯四年(一六三一年)文学家王思任任芜湖关榷吏,他据谢朓“天际识归舟”诗句,改八角亭名为“识舟亭”,并作诗引用王粲登楼和宋玉悲秋的典故,说明这里是重阳登高之胜地。从此,识舟亭就成了游人秋日登楼看红树、望归舟、抒情怀的所在。清初,论诗创神韵说的王士禛作《江行望识舟亭》七律,前两联形容道:“鸠兹北面识舟亭,天际归帆望杳冥。松竹阴中孤塔白,楼台缺处数峰青。”

  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吴敬梓由安庆乘船回南京经过芜湖,遇风停泊鹤儿山下。他上岸散闷,在吉祥寺前茶馆喝茶,吃了三个烧饼,要六个钱,但他腰中只剩下五个钱,走不出茶馆门了。这时,正好碰着老友王昆霞道士,由王道士代付了茶钱。王道士邀请吴敬梓上识舟亭,在楼上又遇到了故乡父辈朱乃吾,三人坐下吃酒,直吃到下午,看着江里的船在楼窗外过去,船上的定风旗渐渐转动。太阳落了下去,夕阳余晖把几千根桅杄映照得通红。吴敬梓告辞,朱乃吾赠他十两银子,又同王道士送他上船。吴敬梓后来把这段在芜湖“文钱逼死英雄汉”的遭际,借杜少卿之名写进《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他还作了一首《减字木兰花・识舟亭阻风喜遇朱乃吾王道士昆霞》词云:“卸帆窗下,一带江城浑似画。羽客凭阑,指点行舟杳霭间。故人白首,解赠青铜沽浊酒。话别匆匆,万里连樯返照红。”(《文木山房》)鹤儿山识舟亭因为曾留下吴敬梓的足迹,它的名声也随着《儒林外史》流布世界各地。

  清光绪年间,法国传教士看中了鹤儿山,“芜湖教案”发生后,趁机强租这块胜地,遭到芜湖人民坚决反对。一九一四年,北洋军阀政府屈从于帝国主义的压力,由安徽财政厅与安庆教区议决,租与芜湖天主堂,经勘丈围墙一百三十二丈,约地十五六亩,签订合同,租期四十九年。识舟亭只好拆迁到鹤儿山后,复名为“八角亭”,但已大大逊色。八角亭以后颓废,只作为鹤儿山后一条街巷名称保留着。至于当年苏东坡、吴敬梓游迹之处,如今已变成繁华的吉和街闹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