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一二三六年——一二八二年),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市)人。史载,他二十岁中进士第一名,曾做过地方官,后官至右丞相,加衔少保,封信国公。
元至正十二年(一二七五年),在大都(今北京)称帝的忽必烈派左丞相伯颜挥军南侵。消息传来,朝野震惊。一向专权误国的宰相贾似道力主投降,文天祥痛加驳斥,力主抗战。次年正月,元军逼近临安(今杭州),要南宋朝廷派使者北去谈判,实际是迫降。当时文天祥刚刚就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他毅然受命前往京口(今镇江)与元军谈判。在谈判中,他大义凛然,据理力争,不愿屈辱求和,结果被伯颜扣留。
对打仗一窍不通、畏敌如虎的贾似道,一面手忙脚乱地征调部队向芜湖集中,假做迎战的架势以掩天下耳目;一面派宋京携荔枝、绢帛去元军营中乞和,表示称臣输币进贡。伯颜断然拒绝。贾似道万般无奈,命令防守江淮的夏贵率军自合肥撤至芜湖澛港与他相会,丢下所部七万余众,屯集在澛港上游丁家洲,尽归孙虎臣指挥。这种胡乱调防和更换将领,既解除了江淮宋军对伯颜侧背的威胁,也造成了指挥不灵。正当贾似道、夏贵率步军抵澛港立脚未稳时,连夜传来了丁家洲溃败的消息,孙虎臣狼狈奔至,抚胸痛哭:“吾无兵一人用命也!”贾似道如惊弓之鸟,急忙丢下部队,驾小舟向扬州逃命去了。
军无主帅,一片混乱。这时,脱险南归的文天祥受命来到芜湖,亲自到澛港督师,整编散军,沿江部署,加强防守。他对贾似道的所作所为十分愤慨,集杜甫诗句作了一首《澛港遁师》:“出师亦多门,水陆迷长途。蹭蹬麒麟老,危樯逐夜乌。”揭露贾似道如夜乌那样的胆怯惊逃。当时,文天祥面临的形势十分危急:江淮已沦入敌手,元兵已密密麻麻摆开渡江阵势,援军一时又不能赶来,守江宋军兵力单薄,这使得文天祥异常焦急。张庆之《文丞相芜湖出督》诗反映了当时的困急情景:“坐见幽州骑,密作渡江来。凄其望吕葛,叹尔疲驽骀”。但文天祥临危不惧,坐镇澛港,苦心经营,沿江一线,北自当涂采石矶,南至荻港,凡关津、洲头、矶岛等险要之处,都派兵驻守,并遍设烟墩,举烽火告警,今存四合山烽火台遗址即其中之一。文天祥在芜湖督师期间,衣不解带,废寝忘食,昼夜巡察,对将士晓谕爱国大义,以鼓舞斗志。大江南岸,长河之滨,澛港镇头,都留下他的足迹。皖南江防刚刚部署完毕,不料元兵已由京口顺南运河直下,攻下临安,恭帝赵㬎投降。噩耗传来,宋军顿时失去斗志,文天祥满腔悲愤,提笔写道:“方夸金坞筑,岂料玉床摇。国体真三代,江山旧六朝。鞭投能几日,瓦解不崇朝。千古燕山恨,西风卷怒涛!”满腔悲愤如西风卷起大江怒潮,不可遏止。
不久,文天祥由芜湖撤出,艰难转战,抗击元军,力图恢复。景炎三年(一二七八年),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他书《过零丁洋》,末句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第二年,他被押送大都,途中绝食八日不死。在狱中又坚持了三年多的斗争,敌人威逼利诱,他壮志更坚,不为所动。忽必烈知他终不可屈,问:“汝何愿?”他答:“一死足矣?”他在柴市口从容就义,临刑前,作《正气歌》以明志,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江南人民为了纪念他,普遍建立文信公祠,春秋祭祀。芜湖以往也建有文信公祠,表达了江城人民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
文天祥生前写过一些表现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的诗篇,悲壮苍郁,铿锵有力,和一般书生文士的作品截然不同。他在芜湖所作有关的诗,后人收入《文山诗集》,《芜湖县志》也曾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