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明熙

  一九八二年元月四日《人民日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新华社记者写的一篇通讯,报导了芜湖市委领导同志关心群众生活的几件小事,其中一件是把陈旧落后的老虎灶改革一新,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新”虎灶,解决了多年来江城人民喝开水排长队的难题。报纸编者还就此事发表评论,指出事情虽小,小中见大,说明我们的党和人民政府确实在为人民办好事。群众也高兴地说:“老虎灶变成了‘新’虎灶,这件事办得好!”

  老虎灶是人们对水炉店的通称,因为它头尾四个部位,形同老虎。一是灶头,炉前有一块石板,又叫水柜台,放置盛水器皿,石板下面是进风和下灰口,如同张开的虎口;二是灶颈,形同虎颈。颈上有一个一米对方的炉台面,四角安置四个生铁铸的吊锅,称之为开水锅。中间有一个直径约十二公分的圆洞,通向炉膛,是投料燃火的地方;三是灶肚,高耸着一个圆桶形的热水焖子,蓄备热水;最后是虎尾形的大烟囱,直冲屋顶。

  芜湖的老虎灶——水炉店早在清朝时就已经普遍开设了,到清光绪年间(一八七五年——一九〇八年)已成为芜湖二十四行业之一。它的产生,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点,适应着江城民户的生活习俗。江南人民历来有“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习惯(即早上喝茶填满肚皮,晚上洗澡让热水浸泡全身)。芜湖是皖南茶乡的门户,人们尤其爱好饮茶。有些茶客是早、午、晚三遍茶,并风趣的说“一日三朝,朝朝满腹(福)”,认为饮茶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千家万户清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拎着水壶、水瓶到街头巷尾的老虎灶去打开水。有的老人还特地把装有茶叶的小陶壶、细瓷壶捧到老虎灶上去泡“头开”,然后顺便买些烧饼、油条、五香豆、酱生姜、臭干子,回家过茶瘾、吃早点,这叫“以茶代餐”。午茶是在中饭后和午休醒来时饮的,一壶浓茶在手,畅饮一阵,满口清香,精神大振,大有利于工作。晚茶多半是待客或与家人聊天、纳凉、赏月、看书、阅报做零星杂活时饮的。此外,各家民户洗衣浆裳、大人小孩夏季洗澡也都需要大量开水。这些就使得水炉店的生意四季兴隆,营业从早到晚不间断,白天门前雾气腾腾,晚上檐下人群熙攘。后来有些水炉店干脆在店内设起小茶座,让茶客坐下品茶,店后设有浴盆,供应群众洗澡,并在老虎灶前悬挂大灯笼,一是照明,二是招徕顾客。顾客们说这是“明膛亮灶,财神高照”,水炉店的老板则笑眯眯地回答,“常来光顾,托福托福。”这种水炉店到解放初期,全市共有一百三十多家。

  后来,芜湖老虎灶合并成为四十八家,从业人员一律拿固定工资,捧“铁饭碗”,吃大锅饭,于是,往日的便民传统就基本上丢掉了。水炉店早晨迟开门,晚上早关门,碰上例假日或是参加什么大会之类,干脆关门大吉;而随着新辟居民区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多,群众需要开水量却日益增大,因此,各家老虎灶前常常摆起一字长龙阵,冲开水的争先恐后,你推我挤,甚至争吵叫嚷,谩骂斗口,人们慨叹说:“老虎灶呀,老虎灶,你哪年哪月变新貌?”

  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老虎灶变新貌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一九七九年,市委领导同志将此事提到工作日程上,有人感到奇怪,认为这是“不抓西瓜抓芝麻”!也有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竖起拇指赞道:“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共产党的老传统又恢复了!”市委领导则说:“小事一桩,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利益,不能不抓。”于是督促科技部门和燃料公司“投资改灶”。他们引进了当涂的新型喇叭灶,加以改进,又经过试点,然后在全市熟水业普遍推广使用。这种改革后的水炉,外形象个大斗方糖,表层一律用白色或带各种花纹图案的细瓷砖砌成,造型美观大方。正面装置圆形温度计,指示针十分灵敏准确地标明水的温度。炉前装有若干个出水龙头,顾客随到随放。老虎灶面貌完全改观,它清洁、亮敞,使市容增色。人们再也没有排长队等开水的烦恼了,茶客们可以捧壶踱步而来,及时冲到滚开的热水,人们交口称誉,说:“‘新’虎灶硬是比老虎灶强!”

  与此同时,水炉店的经营管理也进行了整顿、改革。国家投资、贷款改灶,个体经营,多劳多得多上缴利润,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兼顾。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一改过去那种坐冷板凳、晚开门、早关门、有时不开门的冷清状况。水炉店的生意重又兴旺起来,收入也不断增加。仅据改革后的三年统计,熟水业即上缴国家税金一万五千多元,公共积累三万多元,多数户月收入都在百元以上,富裕的在三百元左右。全行业日平均用煤量也比以往节省百分之十五,用煤困难也得到了解决。群众开心地说:“老虎灶变‘新’虎灶,财神老爷又驾到。”水炉店的从业人员则笑眯眯地说:“托福,托福,托三中全会之福,托你们大伙儿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