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的“租界”(《芜湖文史资料4》第013篇)

作者:俞正东  1876年(光绪二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签订,芜湖的大门被迫向列强开放。次年,英国首先在范罗山建立了领事馆,与清地方政府订立了《租界约》,决定在芜湖设立“租界”,划出陶沟至弋矶山麓沿江一带七百一十九亩地为租界区。此后,美法俄日等国纷纷前来,胁迫清政府,要在芜湖强设租界。19...

外国人在芜湖占地情况简介(《芜湖文史资料4》第014篇)

作者:李家瑾、杨若谷  芜湖开埠后,列强各国除在芜辟租界外,还有许多山头被他们霸占。兹就外国人在芜占地情况简介如下:  现江边10号码头附近至13号码头稍北,分别为英商怡和码头和太古码头及轮船公司、仓库、货栈,并有娱乐设施。日本人设有码头,仅在江面设有大阪趸船,上下客货用划子拨运。美商“其昌”...

川军张昌德叛国内幕(《芜湖文史资料4》第019篇)

作者:季鹤鸣  黄克烈,四川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是个身材魁梧、秉性忠烈的爱国将领。现已高龄八十有二,在台退役,其子现住在本市。此文根据黄克烈和我的多次通信谈及的材料撰成。当时,黄任144师上校团长。  一九四四年,皖南前线抗日国军一百四十四师副师长张昌德在南陵率部叛国投敌,出任日伪“皖南...

长桥杀敌(《芜湖文史资料4》第020篇)

作者:〔香港〕卫之庭  编者按:卫庭之先生,芜湖县湾址人,13岁起在芜湖长街志和祥绸缎布匹号学徒三年,后弃商从军,毕业于黄埔军校16期,衔至少将。去台后复又经商。现寓居香港,曾两次回乡探亲。这节抗日杀敌实录,系摘自他所著《七十忆往》中的第七节,记述40年11月在宣城至寒亭镇作战情况。卫时任10...

寨山血战(《芜湖文史资料4》第021篇)

作者:谢尚廉  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侵入东南亚后,在1943年十月中旬,自芜湖、杭州两地出动十多个联队兵力,附有山炮多门,分两路疯狂进攻宁国,企图一举占领徽州、屯溪抗日基地,扩大和巩固大江以南的敌占区,此时皖南宣、郎、广前沿,只有52师三个团的兵力,众寡悬殊,防线过长,形势严竣。师...

筹建芜湖玻璃ㄏ始末(《芜湖文史资料5》第001篇)

作者:胡光旭口述,金贰整理  编者按:光华玻璃厂的前身芜湖玻璃厂在创建初期,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一群在旧中国苦挣苦熬过来的小商业者,解放后,响应政府号召,在市工商联支持和帮助下,组织起来,白手起家,自办玻璃厂,艰苦创业,几经磨难,最终发展成一家很有规模的工业企业。  芜湖玻璃厂的创业史,...

我在芜湖玻璃厂创业的日子里(《芜湖文史资料5》第002篇)

作者:彭仁杰口述,金贰整理  芜湖玻璃厂是在1953年底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初期建立起来的、芜湖市第一家由商业资本转营工业的企业。我作为这家企业的最早筹建者,曾为它贡献了自已一生中的宝贵时间;为了它的生存、发展,我曾绞尽脑汁、节衣缩食。为此,我将终生引以为骄傲。  1953年11月,...

漫话芜关中学(《芜湖文史资料5》第004篇)

作者:吕俊龙、张如中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不少曾就读于芜关中学后流寓香港、台湾及海外的同胞纷纷回国观光,瞻仰母校,以慰籍几十年思念之情。然而,芜关中学已于1952年并入芜湖市第二中学。芜关小学也几番更名为现在的东内街小学。旧日校容已面目全非,唯有1929年春由校长马振尧主持建造并题字的...

汪伪中储券在芜湖流通梗概(《芜湖文史资料5》第007篇)

作者:陶明刚  1937年12月,日寇侵占南京,芜湖相继沦陷。日本扶植的汪精卫“中央政府”在1940年4月1日宣布要重建中央银行,统一币制,确立“社会金融基础”。汪伪政权名义上称“中央政府”,而实际管辖的范围,仅限于高京,上海两市及苏、浙,皖三省水陆交通沿线的日寇占领区。  1941年1月16...

接收芜湖旧金融机构资产述略(《芜湖文史资料5》第008篇)

作者:陶明刚  1949年4月芜湖解放,根据中共中央和平谈判八项条件,芜湖军事管制委员会财经部接管了芜湖旧银行计有:中央,中国,交通,农民银行及安徽省银行,芜湖县银行,中央合作金库,皖南实业公司等八个单位,其中除中央,农民银行,中央合作金库移交不符要求外,其他五个单位移交比较完整,农民银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