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提起剪刀,人们都会竖起拇指称道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芜湖“赵云生”。这些名剪,各有千秋,比如“张小泉”以式样美观和剪锋犀利著称,而“赵云生”则除剪刃锋利外,还有剪口软硬不惧,不卷不夹、经久耐用的特点。
赵云生,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人(一八二一年——一八六一年)。他和他的父亲都是制剪工人。当时,赵云生剪刀铺设在今中山桥附近,正当芜湖与澛港的要道口。赵云生看到澛港剪工所制的剪刀质地很好,就把自己制作剪刀改为专门加工澛港剪刀。经过他精心加工制作的剪刀,钢火纯青,剪口平直,刀面凹口,刀背呈鲫鱼形,并有五至七条浅沟。这不仅深受大江南北民户的欢迎,也颇得太平军驻芜政权下属的针线工组织的好评,一时前来购买赵云生剪刀的人络绎不绝。据说,这还有个故事哩!一天,太平军的一个军帅来到赵云生剪刀铺,拿出几把杭州产的剪刀,声称要与赵云生的剪刀比个高下。赵云生不慌不忙,从铺子后面拿出十五张薄铁皮,请军帅从铺子里随意拿出几把他加工制作的剪刀,两下里就比试起来。十五张铁皮未剪完,杭剪开始卷口,而赵剪依然如故,引起大批围观者的鼓掌喝彩。这位军帅拍拍赵云生的肩胛笑着说:“你的剪刀式样虽然不如杭剪,但质地很好,就好比乡下闺女一样,实在得很啊!”自此,赵云生的剪刀就闻名大江南北,销路十分畅通。
为改进剪刀的式样,赵云生便请人设计图案。但那时一般会画画的人看不起制作剪刀这个“贱业”,因而谁也不屑为赵氏出力,气得赵云生叫孙子发愤读书习画。果然,到赵云生的第三代赵敬臣时,赵氏的剪刀式样就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时的赵剪,支点处饰有龙眼,把手上刻有两龙头或山水、花卉、人物等,美观大方,惹人喜爱,因而声名更大。清宣统元年(一九〇九年),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类似现在的土特产展览会,赵云生剪刀铺送去四套二十把剪刀去展览,获得了奖状与奖品。以后,这些展品又送往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展览,又获奖状一张。据老人回忆,奖状上有“精巧细致”等字样。自此,东南亚、欧洲都有人前来购买赵剪。这是芜湖剪刀生产史上光荣的一页。
赵氏的剪刀并未到此停步。他们在精巧细致的基础上,又向小巧秀雅的方向发展,“银圆剪刀”的制作成功便是说明。这种剪刀小到和一块银圆一般大,故而名为“银圆剪刀”。这种剪刀是在吸收和融合他人制作技术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除适宜于剪花、剪线等细活之外,还有携带方便,可供欣赏的特点。
赵剪出名之后,芜湖各家剪刀铺竞起仿效学习,使得芜湖的剪刀也出了名。又由于芜剪的出名,本身质量不错,但名声不大的菜刀和剃头刀也跟着出了名,这样,“芜湖三刀”就成了传统名产。
解放以后,芜湖生产的剪刀承袭了赵剪的技法,并有所创新,因而名声一直很响,还被列为出口商品,在东南亚、东欧及美洲等地受到欢迎。一九七九年,“赵云生剪刀店”的牌子又在新芜路挂了起来。芜湖县剪刀厂还恢复生产了已经失传四十多年的芜湖“银圆剪刀”。一位诗人称赞他们生产的“银圆剪刀”是“剪尖刃利鲫鱼背,剪扇燕尾芦笋形。剪体明亮四方齐,剪梢圆润似鼠尾”。一九八一年秋季,外贸和旅游部门将四万多把银圆剪刀投放到国外市场后,很快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及港、澳地区被抢购一空;国内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也纷纷前来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