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相

  抗日战争前1934年我7岁时宣城的孙家埠镇已有火车通向芜湖,并在宣师附小因远足而乘火车去芜湖,我是第一次乘火车,故而印象特深。1937年11月26日上午10时我又亲见第一批日寇的飞机三架投下四颗炸弹轰炸小东门外的火车站。从此,给皖南重镇带来繁荣的江南铁路芜孙段、孙休段停车。直到1970年,芜孙段作为皖赣铁路的一段,才经国家机准拨款,整修路基,建设桥涵。至1974年4月通车营运,1981年12月皖赣全线正式通车。1984年秋正式营运。

  芜孙段铁路是江南铁路的一部分,其修筑通车的历史最早源于一位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倡议和运筹,以后上接南京,下延休宁,计划是通向江西。今将这一史事话之如下。

  张静江

  张静江是浙江吴兴南浔镇人,出身于巨富之家。1902年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任使馆商务随员,不久他在巴黎独资经营通运公司,专营古瓷古玩,兼销丝茶绸缎,很快将业务扩至伦敦、纽约,成为当时最早沟通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通商贸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有经贸之才干,获利不少,但又热衷政治,是反清的革命倡导者,1905年与孙中山先生在赴法轮船中相遇,他敬慕孙中山先生,慷慨解囊支助他领导革命,孙也始终尊重他。1924年国民党“一大”当选为中央执委;后来又扶持蒋介石在党内成为独裁者,因此他与蒋是密挚之友,蒋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时,张静江被任要职,1926年当选为中常会主席,为蒋开展清党。张静江因在国外的见识,对铁道之建设兴国极为重视,先后倡导、筹建了杭江铁路(杭州至江山,1929年9月动工至1932年4月25日通车)和淮南铁路(由田家庵至裕溪口,1934年3月动工至1935年6月竣工);与此同时又筹建了江南铁路(芜湖至宣城孙家埠,1933年7月动工至1934年7月通车到宣城,9月延至孙家埠)。

  张静江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1927年在北伐军进入长江流域后,即主政浙江,声称崇尚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赞成优先发展铁路的主张,表示要按孙中山先生的大铁路计划首先兴建铁路。他是如此主张,也是这样利用自己的地位积极进行的。他提出“先求其通,次求其备,从而降低筑路资金”的原则,决定因陋就简修筑铁路。

  他原是生意人出身,帐算得很精到。由于他支持蒋介石主政,南京的国民政府改组后,张出任建设委员会主席,于是,他藉此鼓动民众自省的路自家修,群众为发展地方经济当然愿将铁路修通以利物资交流和做生意而获利,故而也就愿作出牺牲,征用的土地也不收地价,资金上向中国银行贷款;发行省内公债;车站甚至租用民房或庙宇。通车后职工服务好,设备与服务优于国营的铁路,于是旅客多、货运快,通车后即有兑现的盈利,这些在当时都是极为可取的。加快了铁路联网,对抗战起了很大的作用,故而他实是民国时民营实业铁路的奠基人,于国于民有利,是功不可没的。

  张静江在国民政府主持建委,当了委员长后又主持建了使淮煤外运、促进皖中地区交通运输的淮南铁路。早在修建淮南铁路之前,他就已谋划修筑江南铁路,通车后对皖南经济有了很大的促进,尤以芜湖、宣城的发展为最。但在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他感到国难当头,建委工作不易,跟随自己多年的部属将因战乱星散而应予照顾,就甘受谴责,毅然将淮南铁路与淮南煤矿和两座电厂作价出让宋氏财团,将卖的钱分给建委各部门职工,化公为私,普遍得到职工好评。他自1929年起主政浙江时就与蒋介石有了不和,这次更引起蒋的不满,但蒋已无法对付,只好下令解散建委,然而广大职工已得到危难中的好处,为以后抗战期间有钱逃难解决了大问题。而张静江看看国难深重,自己也无能为力,就去了美国,至1950年病死于纽约。

  芜孙铁路之筹建

  廾世纪初全国爆发了收回铁路利权运动,在清末洋务派鼓吹下,各省商办铁路掀起高潮,以抵制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铁路主权。光绪31年7月(1905年)由李鸿章长子李经方总办主持下,在芜湖成立安徽省商办铁路公司,拟建芜广铁路,经一番筹措于光绪32年12月动工,原订集股200万两库平银,后因公司仅筹了89万多两银子,至1911年仅完成土方6公里,还买了34公里芜湖至湾沚间的路基土地和建了一些桥涵,1914年3月终因无资续办,经北洋政府批准而撤销。

  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上述芜湖湾沚段工程及地产转为“宁湘铁路旧产”(由南京至湖南株洲),归其保管。1932年4月张静江筹建的杭江铁路通车后,他以建设委员会委员长身份与李石曾等联系上海财团,立即发动商办修建“江南铁路”,6月17日成立商办江南铁路有限公司于芜湖(原址在今芜湖西站1号门的北边直抵怡和公司),自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以后推举宋子文为主席董事,由铁路专家周贤颂任襄理,主管运输、机修和工务;张静江的女婿周君梅为协理,主管总务和财务。决定修筑由南京到芜湖,经湾沚到宣城,再展延至孙家埠,因孙家埠已有水路可达宁国,即可藉此江南大动脉改善交通运输,开发闭塞的皖南经济状况。经过艰难的筹备,先筹款80万元,终于在1933年6月经铁道部批准立案,江南铁路有限公司领得部颁执照。

  张静江有了官符开路,首先使用在政、经各界的公关和声誉,经过各路疏通,促使铁道部保管的原芜湖湾沚段的工程和线路地产以36万元的低价于7月间转让与公司,这就节约了投资,大大有利于放手动土修建了。一年后的1934年7月,芜湖至湾沚路段及至宣城路段相继建成通车。9月又从宣城东门外车站延伸至孙家埠。北端芜湖也于1935年5月与南京中华门至芜湖段接轨通车,而中华门至尧化门路段又于10月动工,1936年2月通车。如此,由孙家埠可达芜湖、南京、上海。这条江南铁路全长约193公里,用了700万元左右。其中商股收200万元,公司发行债票300万元,由中国、交通、上海三家银行承销,用公司财产600万元作抵押,铁道部与其担保付息。至于零星债务及购国外铁路建材用款就只有暂予拖欠一下了。

  江南铁路以节约建路为本,大多购入旧钢轨和旧机车车辆,故而工程造价不高,每公里平均只用3.6万多元。技术标准不够高,承载力和运输速率也就不高,但在当时还是适合社会发展条件的。如此低廉造价也是我国铁路建筑史上少有的。

  张静江发起筹办的这条商办江南铁路虽是民营性质,但通车后的客货运输业务效益是很好,使公司和股东们大获其利。更大大促进了沪、宁、芜、宣、孙之交通,如宣城在通车后的三年中,经济、市容、宗教等方面都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也大大促进了闭塞的皖南山区物产外运和京、沪、芜工业品的输入,改善了封闭式的山乡人民传统生活。

  张静江对形势善于分析,精于筹划,且从动议到修成营运都亲自参与研究,虽然通车仅三年后就毁于日寇侵宣战火,但其社会效益确是较大的。故而江南铁路芜孙段的建设应载入我国近代铁路建设史和芜宣地方文史。何况此路还是七十年代建成通车的江南皖赣铁路大动脉的一部分,在此路的路史上也是重要的一页。

  江南铁路芜孙段的延伸

  1936年2月商办江南铁路全线贯通后,国民政府鉴于1932年的“1・28”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犯上海,担心江浙沿海会被日寇侵占,为寻一退路而决定延伸商办的江南铁路芜孙段至浙江的衢县。设总部于宣城府山下仓塘东侧一大宅内,有章则淮工程师等参加,于春季开始测量,至6月边设计边动工。由承包商在山东、河北招来青壮年筑路工1万多人,拓建路基向皖南东部与浙赣路线上的衢县接轨,故名“京衢铁路”。

  在接近完工时,又考虑衢县近海,改线至江西贵溪接轨,路基改由孙家埠向宁国,又改称“京贵铁路工程局”,向美国订购钢梁建桥,用人工铺轨到休宁,并开始临时营运。

  1937年11月26日日机首炸小东门外火车站,军火列车遭炸;陆上日寇由苏州太湖逼近广德及京贵线,将切断国民党政府之退路,于是又火速派军队工兵炸桥毁路;工程总部人员于12月6日日寇占领宣城前步行退去徽州。从此包括江南铁路的芜孙段之京贵铁路全线被毁而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