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南门湾附近,有一条赭红石板铺成的不到半里长的小街,名叫花街,因这里的篾匠铺擅长扎花灯而得名。过去,芜湖篾匠店大多数都集中在这里。这些篾匠店平时做竹木器具出卖,每年一过正月初十,就将他们精心编扎的花灯挂在店铺,招徕顾客,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有纸糊的鸟兽虫鱼,形态逼真;有观音、地藏、悟空、八戒、沙僧、唐僧及水浒人物的彩灯,个个栩栩如生;至于其它花球灯、花篮灯、花鼓灯等,也编扎得色彩绚丽,耀人眼目。一到晚上,各店家一齐点亮花灯,把个花街打扮得花团锦簇,美丽动人。难怪芜湖民谣说:“花街半里路,尽是篾匠铺,平时卖竹器,正月花灯出,晚上灯点亮,疑是天仙处。”

  同全国各地一样,正月十五,即民间所说的“过小年”,这一天,是芜湖的灯市。晚上,各家各户开始试灯,俗称“上灯”。晚饭一吃过,一般少年就兴高彩烈地手提各色精巧花灯,结队在花街及南门湾一带“为鱼龙蔓衍之戏”,口中还不断地唱着采茶词或哼着秧歌调,“悬火照耀,招摇而过市”(《芜湖县志》)。这时,围观者挤得人山人海,不住地在道路两旁喝彩。

  正月十三、十四晚上挂灯以后,家家户户忙着用糯米粉做各种各样的圆子。传说这种圆子自宋朝以来就常常在元宵节这一天吃,所以又叫元宵。南宋时,元宵节挂灯吃元宵已形成风俗,因当时金兵占领了北方地区,逃到江南来的北方人以这种风俗寄托合家团圆的理想,久而久之,江南便也盛行这个风俗。

  正月十五,是灯市的高潮。这一天家家供香火,点蜡烛,燃灯火,芜湖人称为“圆灯”;屋前屋后、房内房外的地上,遍插小红蜡烛,俗称“照虫”。据说,经过照虫以后,蛇蝎蜈蚣等毒虫,就会逃之夭夭。街上更是热闹,店铺里的伙计和学徒组成锣鼓班子,把锣鼓敲得响彻云天,名曰:“闹元宵”。花街、南门湾、儒林街、夫子庙和长街上,有玩龙灯、舞狮子的,有打莲湘的,有耍十番的,还有跑旱船的。在夫子庙前面的荷花塘(今填塞为十二中操场)四周,还有很多人“摔花子”,表演者手持铁链,一端系着一个碗大的铁网篮,里面盛着炽烈的炭火,表演时,双手紧握链条在空中旋舞,铁网篮发出呼呼的响声,待到篮里炭火呈现纯青色时,一朵朵形同兰花的火星就迸裂而出,激起旁观者一阵阵的鼓掌和欢呼。

  灯市上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玩龙灯了。龙灯的四周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观众,两旁的鞭炮声响个不停,为之助兴。乡俗规定,爆竹不停,舞龙灯的人不能休息,除非“求情”,表示甘拜下风。而舞龙灯的都是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个个争勇好胜,常常连续舞两三个小时不歇气,这时叫好声震耳欲聋,一班长辈也会出来婉言劝阻,小伙子们这才露出胜利的微笑继续前进。

  妇女玩龙灯,芜湖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是一九七九年才有的。这一年,芜湖赭山大队的青年妇女组成了“青龙”队,开创了芜湖有史以来女子玩龙灯的历史。她们在中山路口与芜湖汽车电机厂男青年组成的“黄龙”队相遇,两龙对舞,互争胜负。消息传开,芜湖男女老少纷纷赶来观看,各自为“青龙”和“黄龙”助威。后来二龙一齐停舞,不分胜负,并排成两行继续前进。喝彩声、欢笑声使江城几乎沸腾起来。据说,两个龙灯队的有些男女青年自此常有来往,互相倾吐爱慕之心,结成终身伴侣,为芜湖元宵灯节增添了情趣。

  正月十七,俗称“送灯日”,家家户户也大张其灯,并一个劲地燃放花筒和炮仗,万家灯火把芜湖照得如同白昼。正月十八这一天,各家在吃了元宵早餐之后,就恋恋不舍地取下花灯,芜湖人称这一天为“落灯日”,至此,一年一度的花街灯市才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