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洋生、兆木

  通草画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晋惠帝正月赏宴,百花未开,即“令宫人翦五色通草花”,以助酒兴(《通鉴外纪》)。当时的人们称这种以通草制作的花为“通草”。以后,通草就成为民间的工艺。过去妇女们也盛行头插或佩戴通草的习尚,正如王睿诗中所说:“通草头花柳叶裙”。

  由通草花演变成通草画,据说是宋代的事,而且以苏州为最早。不过,苏州的通草画是用通草堆砌起来的,严格地说起来,应叫“通草堆画”。芜湖的通草画主要是剪贴而成,它是一九五六年由当时羽毛扇社画师谢醴泉在吸收苏州通草画的技艺基础上创制而成。谢醴泉,字白水,出生于一八九三年,一九七一年逝世。据其徒弟介绍,他年轻时曾就读于北京清华大学,不仅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而且擅长于国画和制作通草花。解放前的一天,谢醴泉曾出游苏州访友,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在与友人小酌时,见情生趣,当即找来通草制成一枝九瓣的白玉兰花,插在庭院的雪地上。顿时,雪舞玉兰,相映成趣,友人一家老小都赞赏不已。一九五六年,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六十三岁的谢醴泉,看到芜湖铁画、堆漆画先后创制成功,不禁意气风发,曾对人说:“小储搞铁画,小搞堆漆画,我谢白水比他们大十来岁,不信就搞不出一种画来。”经过他多日思索与试验,终于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创制出了“通草画”,成为与铁画、堆漆画媲美的“芜湖三画”之一。

  谢白水创制的通草画,其制作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剪,不论是花蕊蝶翅、风冠绨带,或是亭瓦楼砖、山峰树丛,都要通过艺人用灵巧的双手一下一下地剪出来。这是制作通草画的基础,技术要求较高,稍有疏忽,便会出现“败笔”;其次是贴,这是细心之活,就是把剪出来的东西一个一个地贴在木板画幅上,构成画面的草坯;再次是着色,其法犹如画国画,需要色彩鲜艳,浓淡远近,层次分明;最后是装配,即在画幅上镶上精制木框,一幅栩栩如生的通草画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通草画一般以表现花鸟为最佳,但在谢白水与他的徒弟们的努力下,也创作过《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等人物作品。这些画,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特别是用通草制作的《牡丹》画,花蕊点点,花瓣叠叠,色彩自然,远看是花,近看是画,亦花亦画,别具一格。

  人们曾问过谢白水:通草何以能制成通草画?他捋须含笑答道:这是由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因素造成。从通草角度来看,它之所以能被制成通草画,其内因是它本身具有柔软光
滑、轻白如绢、厚薄均匀、状如宣纸、富有良好的着色等特性;其外因是人们追求美的特性,促使通草先演变成通草花,再演变成通草画。从人与社会角度来看,内因是人们的创造和技巧,外因是社会的推动和支持,如果没有党的号召,没有小储和小吴的促动,我谢白水是很难搞出通草画来的。他的这番谈吐,使听者十分叹服。

  自通草画创制成功后,芜湖民间就传出这样一句话:“铁画储,漆画吴,谢白水的通草画跟在后,三画出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