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巡抚 发布的文章
江南巡抚芜湖报业发展概述(《芜湖文史资料4》第016篇)
作者:汪兴泉 芜湖近代报刊,始创于清末,截止1985年底,先后约有100余种。其历史之长,数量之多,均居安徽全省前列,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一、最早的近代报刊 1876年(清光绪二年)中英烟台条约开芜湖为通商口岸。随着英、日,俄,美国经济侵入,芜湖市场畸形发展,商旅往...
芜湖两位老报人(《芜湖文史资料4》第017篇)
作者:张孝康整理 (一) 齐宗濂、字月溪、号悦羲。芜湖报业历史中的知名人士,光绪三十二年(公元一九〇六年)与谭明卿、焦二风合作,主编《风月谭》小报(该报为芜湖第一张黄色报纸)。该报停刊后,又与谭明卿、沈二和合作,主编《芜湖日报》。齐宗濂的报坛生涯约五年之久,为以后全省唯一时间最久的大报《皖...
萧云从的《闭门拒客图》和《磵谷幽深卷》简介(《芜湖文史资料4》第018篇)
作者:柏龙华、鲁安娜 萧云从(1596--1673年)、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石人、钟山梅下、梅石道人、江梅、谦翁小字咬脐、东海萧生、梦履、梅主人、钟山老人等。芜湖人。 萧云从所处的时代正是明亡清兴的动荡时代。他不愿入仕明朝,更对清朝有切齿之恨。遂以半百之龄,抱疴常病之身,沉缅于丹青画...
川军张昌德叛国内幕(《芜湖文史资料4》第019篇)
作者:季鹤鸣 黄克烈,四川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是个身材魁梧、秉性忠烈的爱国将领。现已高龄八十有二,在台退役,其子现住在本市。此文根据黄克烈和我的多次通信谈及的材料撰成。当时,黄任144师上校团长。 一九四四年,皖南前线抗日国军一百四十四师副师长张昌德在南陵率部叛国投敌,出任日伪“皖南...
长桥杀敌(《芜湖文史资料4》第020篇)
作者:〔香港〕卫之庭 编者按:卫庭之先生,芜湖县湾址人,13岁起在芜湖长街志和祥绸缎布匹号学徒三年,后弃商从军,毕业于黄埔军校16期,衔至少将。去台后复又经商。现寓居香港,曾两次回乡探亲。这节抗日杀敌实录,系摘自他所著《七十忆往》中的第七节,记述40年11月在宣城至寒亭镇作战情况。卫时任10...
寨山血战(《芜湖文史资料4》第021篇)
作者:谢尚廉 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侵入东南亚后,在1943年十月中旬,自芜湖、杭州两地出动十多个联队兵力,附有山炮多门,分两路疯狂进攻宁国,企图一举占领徽州、屯溪抗日基地,扩大和巩固大江以南的敌占区,此时皖南宣、郎、广前沿,只有52师三个团的兵力,众寡悬殊,防线过长,形势严竣。师...
爱国资本家顾鼎玉(《芜湖文史资料4》第022篇)
作者:顾永年 顾鼎玉(1910-1973年),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前担任过合中企业公司(进出口公司)经理、嘉丰织厂协理、苏南棉纺织同业公会理事。为了支援外地纺织工业建设,1954年赴安徽省筹建芜湖纺织厂,1955年5月在芜纺工作并先后担任芜湖纺织厂副厂长、芜湖市人民代表、民建芜湖市委员会主任委...
爱国怀乡思亲——记台师大教授谢鸿轩二、三事(《芜湖文史资料4》第023篇)
作者:许治夫 台师大谢鸿轩教授,芜湖市繁昌县人,出身于诗书旧家,幼时家贫,曾为商店学徒,后在芜湖广益中学毕业、进无锡国学专修馆深造,国文、书法根基扎实。抗日军兴,他又投笔从戎,献身救国,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六期(三分校),毕业后分发军旅,转战于东南第三战区和皖南前线。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乡,当...
四褐山轶闻(《芜湖文史资料4》第024篇)
作者:胡绍儒 四褐山距市中心十五公里,山土为黄黑色,大小四个山头(褐山、管山、马鞍山、龙头山)相连,故名四褐山。 四褐山踞皖江冲要,北可屏障南京,南可控制芜湖,东靠芜宁干道,西临裕溪口。裕溪口古称濡须口,是长江连接运漕河通往巢湖、合肥等地的咽喉,从三国时期起,此地便一再交兵,留下许多战争遗...
漳河史话(《芜湖文史资料4》第025篇)
作者:胡绍儒 漳河发源于南陵县境以南山区,有南北二源,北源起源于绿岭荷长潭,南源始于烟墩水龙洞。两支源流在三里店汇合,向北至南陵入低丘和平原,经黄墓、石硊、峨桥至芜湖澛港入长江,全长115公里。西汉时,漳河名淮水,北宋时称漳淮水。元、明两代,上游名漳水,中游名淮水,下游叫鲁明江(因唐代隐士鲁...
最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