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风光形胜对联(《芜湖文史资料6》第021篇)

芜湖风光形胜对联作者:胡之锦一、芜湖形胜联地扼中江,天门秀启东南美;物华胜邑,鸠渚灵钟吴楚雄。壁石生寒,江声秋月浮烟浪;柳丝垂细,春色晴岚启洞天。(嵌芜湖八景内容:荆山寒壁;雄观江声;吴波秋月;蛟矶烟浪;镜湖细柳;玩鞭春色;赭塔晴岚;白马洞天。)鸠渚港深,楚天风物迷云路;江城景胜,吴地山川拱画...

芜湖目连戏(《芜湖文史资料7》第009篇)

作者:茆耕茹  芜湖及其周邻的南陵、繁昌、宣城(今宣州市寒亭、文昌一带)、郎溪(定埠、梅渚)、当涂(大官圩)五县,也包括泾县、宁国,过去都曾演出过《目连戏》。  近代皖东南的目连戏群中,其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南陵目连戏。自咸、同(1874年)后,南陵目连戏已独树一帜,事实上已成为当时皖东南,乃致整...

芜湖曲艺兴衰史(《芜湖文史资料7》第010篇)

作者:汪沛池  (一)  “曲艺”一词,包括各种说唱艺术,起源于民间。如弹词、大鼓、相声、快板、评书和扬琴等,都流行民间,富有很浓的地方色彩。其始于什么年代,根据芜湖艺人传说,推侧其始于唐初。  传说唐初(785-805)朝鲜新罗国王子金乔觉笃信佛教寻地修炼。他先到了芜湖赭山,住了不久感到地基...

仪式戏剧研究中的求真者——记傩与目连戏者茆耕茹先生(《芜湖文史资料7》第015篇)

作者:陈国胜  九十年代初以来,在国际文化人类学及中国仪式戏剧的研究领域里,活跃着一位年过半百的学者。他就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剧茆耕茹先生。  茆耕茹先生是芜湖人,他在仪式戏剧研究领域中的主攻对象是傩和目连戏。傩是古代腊月驱除疫鬼的仪式(包括傩祀、傩舞、傩戏)...

敞开胸膛是熊熊的火焰——记长江海员出身的作家王兴国(《芜湖文史资料7》第016篇)

作者:鲁安娜  他曾子承父业,抓过那柄大铁锹,耐心地将煤一锹锹地洒进炉膛,不一会儿,火笛冉冉升起,越烧越旺。声声汽笛,庞然大物般的轮船仿佛在他双臂的推动下离港,驶向远方。  那燃烧的火焰,那江上的风浪,一定唤醒了潜伏在王兴国灵魂深处的诗魂。也许,他不曾对着火焰发出“生当如斯”的感喟,但那火焰,...

千联斋主藏清韵,百对回文尽雅声——记谢鸿轩教授(《芜湖文史资料7》第017篇)

作者:郭静洲  旅台学者、著名收藏家、千联斋主人谢鸿轩教授于前年8月16日携夫人周弘及子女一行5人回乡省亲。当晚中共芜湖市委副书记谷德昌、芜湖市政府副市长胡佩丽在市铁山宾馆设宴招待谢教授一行。  谢氏自1992年开始三次还乡,已将毕生收藏的部分珍贵书籍1276册、无偿的捐献给繁昌县图书馆。8月...

诗情横海峡,爱国一家亲——简介二十年代皖南已故青年爱国诗人汪石青(《芜湖文史资料7》第018篇)

作者:张孝康  一九七七年十月,台湾影印出版了一本纪念二十年代皖南已故爱国青年诗人汪石青逝世五十周年的《汪石青全集》。目前,该书在大陆上尚未流行,知之者寡。我有幸于偶然之中看到:这是一本厚厚的十六开硬面精装书,封面为名人于佑任先生题写的五个草书大字“汪石青全集。”揭开首页,诗人汪石青的遗像赫然...

爱国深情寄画中——记芜湖通草画创制人谢醴泉(《芜湖文史资料7》第021篇)

作者:郭静洲,郭静华  芜湖“三画”已经驰名海内外,但能真正了解通草画创制人谢醴泉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们作为他的入室弟子,耳濡目染,对其学术思想,为人处事,印象极为深刻,现在回忆起来许多往事犹历历在目。  谢醴泉(1893-1971),晚年号称“白木老人”,原籍苏州,其先人在芜湖做官,热爱江城之...

下山过梅根

               下山过梅根  岸叶经秋坠晚枝,袅烟凌鬓促征期。家从泽国谁能问,路在侯门自不知。  但恐老侵多病日,每忧忙过少年时。可怜江上人堪笑,独倚残阳弄钓丝。          《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之一  双鱼迢递到江滨,伤感南陵旧主人。万里朝台劳寄梦,十年侯国阻趋尘...

渔浦南陵郭

           送张五湮归            王维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溪。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提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粗具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他描绘塞外苍凉气象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