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风土记(之一)(《芜湖文史资料3》第029篇)

作者:濮之琦  一、芜湖述源  芜湖是由水而得名。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芜湖水在当涂县东南八十里,源出丹阳湖,西北流……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名。”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亦云:“芜湖长七里,蓄水不深而多芜藻,故曰芜湖”。由此看来水的范围不大,浅而生芜藻,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荆山周围一片沼泽,丹...

解放前芜湖银行业概述(《芜湖文史资料4》第008篇)

作者:管天文  1908年,芜湖设立了第一家银行一一大清银行芜湖分行,标志着芜湖金融业走向了一个新阶段。  大清银行芜湖分行严格按清政府大清银行“则例二十四条”及“增订现行详细章程四十条”规定的主要职权开展业务。它有代表国家发行纸币主权,并对纸币的发行、流通和管理作出具体规定,意在统一币制,改...

外地在芜湖的会馆(《芜湖文史资料4》第011篇)

作者:俞正东  会馆亦称公所,后称“同乡会”或“同业公会”,是旧中国城市中同乡或同行业带有封建性质的民众团体。  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一1449),芜湖曾在京都前门外长巷三条胡同建京师芜湖会馆,几经修缮,至清朝末期,为芜湖旅京同乡和赴京会试者提供诸多方便。  据统计:省内外各地在芜湖所设立...

近代芜湖城市建设述略(《芜湖文史资料4》第012篇)

作者:金弌,管天文  芜湖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青弋江、裕溪河与长江的交汇上。“东控勾吴,南连荆楚”、“扼中江之险”,当“水陆要冲”,为“长江之锁钥”,皖南之咽喉,军事地位尤为重要,自三国以降便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城池屡建屡毁,直至明清两代,才形成以青弋江北岸的鸡毛山高地为中心周长五华里的古老...

近代芜湖邮传漫话(《芜湖文史资料4》第015篇)

作者:胡相  一、清代置邮前的官办驿递  早在元代,芜湖就设有“二驿六铺”,专为官府衙门传递文书信件。明代,芜湖属太平府,直隶京师(南京),设驿递总铺,辖各驿道上的递铺,并有巡警更铺同设于各城楼。  至清代,芜湖县仍属太平府。县驿总铺下辖五个分铺。著名的澛港驿有驿道,北至当涂县的采石驿,东至宣...

芜湖报业发展概述(《芜湖文史资料4》第016篇)

作者:汪兴泉  芜湖近代报刊,始创于清末,截止1985年底,先后约有100余种。其历史之长,数量之多,均居安徽全省前列,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一、最早的近代报刊  1876年(清光绪二年)中英烟台条约开芜湖为通商口岸。随着英、日,俄,美国经济侵入,芜湖市场畸形发展,商旅往...

编后记(《芜湖文史资料4》第026篇)

编后记  1989年8月24日至28日,全国政协在北戴河召开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会议。这次会议以文史资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主题,讨论了关于加强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方面资料的征集、关于港、澳、台及海外文史资料的征集和交流、关于民族地区史料的征集和关于建国后史料的...

芜湖中江书院史话(《芜湖文史资料6》第011篇)

作者:吕俊龙  书院是我国封建时代儒学派生的教育机构,其性质是校书藏书、学者士子讲学读书和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的场所。书院之名始于唐代,推行于五代,宋以后进入全盛时期。安徽的书院始创于宋代,北宋欧阳修曾建颖州西湖书院,南宋歙县人曹文埴为纪念朱熹在歙县创建紫阳书院。宋代安徽共有19所书院。进入...

芜湖早期集邮史话(《芜湖文史资料6》第015篇)

作者:胡相  芜湖是安徽省商业重地,交通便利,人文荟萃,邮政实施也较早,于是就有了邮票的使用和民间对邮票的收集,现将芜湖文化史的早期集邮史料漫话如下。  清末时期  四大米市之一的芜湖在英帝国主义侵略下因1876年9月13日(光绪二年七月廿六日)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辟为通商口岸——“商埠”,...

芜湖公路运输发展史话(《芜湖文史资料7》第006篇)

作者:李贤彬  皖南物产丰富,盛产稻米、竹木、茶叶等多种经济作物。芜湖是全国闻名的四大米市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是皖南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是长江两岸诸水系等物资集散中心。芜湖还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异独特,成为历代军事要地和商业重镇。自然形成了芜湖作为皖南公路运输发展起源地的地位。  由于公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