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行宪国大”在芜湖(《芜湖文史资料7》第027篇)

作者:郭静洲  1946年10月,国民党公然挑起内战,当国民党军队攻占张家口以后,气焰更加嚣张,悍然撕毁政协决定,宣布将单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为筹备“行宪国大”,首先要选举出立法委员和国大代表。  1947年11月10日,“行宪国大”筹委会公布了国大代表候选人名单,计国民党1758人,青年党2...

芜湖城门与码头(1923-1924)

  该照片由美国摄影家兰登·华尔纳于1923-1924年间所拍摄,内容是芜湖古城南门(即长虹门)及其附近的青弋江码头,芜湖历史上有名的老浮桥的位置应当就在图中这一片。照片的英文标题为"On the Yang-se; Wu-hu; harbor with boats and large buil...

蒋中正先生视察芜湖弋矶山医院(1928年11月)

  民国17年11月宋美龄女士偶感风寒,在芜湖弋矶山医院修养数日,康复后,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中正先生接夫人出院,视察弋矶山医院,为医院题写“芜湖弋矶山医院”的院名,并捐款三百银元增建门楼。此照片即为当时医院的外籍护士所留存。

孙中山先生在芜湖与党政军各界的合影(1912年10月30日)

在芜湖各界欢迎会的演说(近代-孙文)

在芜湖各界欢迎会的演说(一九一二年十月三十日)  兄弟此番过芜,诸君特开会欢迎,极为感激。我父老受君主之压制久矣,迄乎今日,才将专制推翻,造成中华民国。此非兄弟一人之力,实四万万同胞齐心协力,万众一德,有以致之也。  我国自有历史以来,人民屈服于专制政府之下,我祖我宗,以至于我之一身,皆为专制...

恰似零落梧桐雨--芜湖近代集邮、邮票

本文原载于《大江晚报》2010年9月21日A5版  在芜湖古城内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每每行走其间,实在看不出它有何不同寻常之处。可因了一位集邮家的存在,因了一家邮票社的诞生,使得这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平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景。  一家不起眼的邮票社,让一条默默无闻的老街从此成名  整整八十年前的9月1...

十里长街觅书香--芜湖近代书店、出版

作者:郭青本文原刊于《大江晚报》2008年3月28日B3版  说起芜湖的十里长街,人们最常用的一词是“商贾如林”。“十里长街”最初是一条官道,外地官员来芜,由接官厅(今中江塔附近)上岸,沿长街经西门可直达县衙,后来,才逐渐演化成今天的样子。十里长街至清末民初达到它的鼎盛时期,当时,这条街道的两...

“宣州官窑”之谜

作者:谢小成  本文原载于《芜湖县文史资料》第四辑(1994年6月出版)在中国陶瓷史上,许多古瓷窑一直是个谜,如哥窑、官窑、汝窑、柴窑、宣州窑等等。其中关于宣州窑的有无、窑址位置、烧制时代、产品的种类、釉色及用途诸方面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更是迷雾重重。  早在清代,著名学者蓝浦在《景...

万春圩与圩田五说--附沈括《万春圩图记》

作者:沐昌根  在我国水利工程发展史上,北宋时期芜湖县万春圩有着重要的一页。万春圩是当时江南规模最大的圩田,曾几经废建。宋代围绕着该圩兴荒废与修建,在朝野之间引起了激烈争议,“圩田五说”正是在争议过程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浓耕灌溉工程技术理论。这一理论对此后江南圩田的兴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直至...

吴敬梓与芜湖的特殊关系

原载于《新安晚报》2011年6月7日B15版,记者丰吉摘要:  被胡适称为“安徽第一大文豪”的吴敬梓,33岁时,举家迁徙到南京。在南京,他结识了好几位安徽老乡,而且关系甚笃,其中有芜湖籍著名诗人朱卉。又由于当时的安徽省会在安庆,吴敬梓为了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从南京乘船往返于安庆时,都经过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