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芜湖钱庄业(《芜湖文史资料1》第013篇)

作者:杨邦太、朱渭滨  一、钱庄的兴起  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水陆交通方便,建有港口、码头,是大江南北粮油的集散地。历史上曾称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各地粮商云集,中外船只往来如织,每年吞吐大量的粮食、菜籽、豆类等农产品,运往国内外,堪称盛极一时。与粮食采运业有着密切联系的钱庄行业,此时也相...

回忆当年金元券给工商界带来的灾难(《芜湖文史资料1》第017篇)

作者:杨邦太  一九四八年在芜湖经营工商业的,鲜有不受金元券所带来的灾害,我就是受害者之一,回忆起来,真是不寒而栗。  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军事上遭到人民解放军致命的打击,已经陷入困境,在经济上,由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怨沸腾。濒临崩溃边缘,为了挽回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局面,乃于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九...

辛亥革命初期皖芜军政分府理财部发行的军事用票始末(《芜湖文史资料4》第006篇)

作者:张振才  1911年,在武昌起义的胜利鼓舞下,安徽咨议局于11月8日宣布安徽独立,推举当时的安徽巡抚朱家宝为都督。芜湖也于9日宣布独立,成立了芜湖军政分府,举吴振黄为革命军司令。14日,联军总司令徐固卿正式委任吴振黄为军政分府司令。芜湖军政分府即召募兵士编成一旅,准备北伐,扩大辛亥革命成...

近代在芜湖流通的外国银元(《芜湖文史资料4》第007篇)

作者:张振才  银两本位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银两是秤量货币,大的有五十两、十两,由于过重而难以携带和保存。再加上各地宝银的成色参差不齐,流通过程中各地度量衡的差异,为此而常常出现纷争。  十六世纪中叶,外国银元开始流入我国,银元的形式、重量、成色整齐划一,不仅可以按枚计数,又可按枚计值,...

解放前芜湖银行业概述(《芜湖文史资料4》第008篇)

作者:管天文  1908年,芜湖设立了第一家银行一一大清银行芜湖分行,标志着芜湖金融业走向了一个新阶段。  大清银行芜湖分行严格按清政府大清银行“则例二十四条”及“增订现行详细章程四十条”规定的主要职权开展业务。它有代表国家发行纸币主权,并对纸币的发行、流通和管理作出具体规定,意在统一币制,改...

芜湖“废两改元”前后(《芜湖文史资料4》第009篇)

作者:陶明刚、程挺  浏览我国货币史,向以白银为币,历经变更,宋朝以后通称银锭,因系秤量货币,有元宝银(重约50两),中锭(重约10两左右,又称小元宝),小锞银(重量自一二两至三四两不等),此外,尚有碎银(重一两以下,名叫粒银或滴珠)。此类货币沿袭到民国期间都还是通用繁杂的宝银,且以“两”作为...

朝奉生涯(《芜湖文史资料5》第005篇)

作者:胡相  吾父胡祺,泾县东乡溪头都介桥胡村人(今西阳乡石柜村)。  胡祺17岁(1910年)与云岑陈盖姑完婚,即离开故乡到芜湖,赖姑母朱胡氏托人荐入芜湖长德当铺学乖(学徒)三年,练就了一手苏体书法及珠算、绘画,其行草书法在宣城城关颇有名气。在宣城及泾县时常以当年学徒、朝奉之苦告诫子女在顺境...

汪伪中储券在芜湖流通梗概(《芜湖文史资料5》第007篇)

作者:陶明刚  1937年12月,日寇侵占南京,芜湖相继沦陷。日本扶植的汪精卫“中央政府”在1940年4月1日宣布要重建中央银行,统一币制,确立“社会金融基础”。汪伪政权名义上称“中央政府”,而实际管辖的范围,仅限于高京,上海两市及苏、浙,皖三省水陆交通沿线的日寇占领区。  1941年1月16...

接收芜湖旧金融机构资产述略(《芜湖文史资料5》第008篇)

作者:陶明刚  1949年4月芜湖解放,根据中共中央和平谈判八项条件,芜湖军事管制委员会财经部接管了芜湖旧银行计有:中央,中国,交通,农民银行及安徽省银行,芜湖县银行,中央合作金库,皖南实业公司等八个单位,其中除中央,农民银行,中央合作金库移交不符要求外,其他五个单位移交比较完整,农民银行负责...

芜湖唯一公私合营的银行(《芜湖文史资料5》第009篇)

作者:陶明刚  一  芜湖旧金融机构分官办和商办两类。解放后,根据政策对予旧银行分支机构区别对待:凡属官僚金融资产予以清理接收;凡属民族资本则是通过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引导走向公私合营道路。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芜湖支行(以下简称上海银行)是芜湖唯一加入公私合营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