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晨烈士英勇战斗的一生(《安徽文史资料06》第14篇)

作者:祖盛祥  一  祖晨同志,原名祖茂林,化名李春亭、朱文淦、朱涛等,安徽宣城人,一九〇一年出生于宣城县油榨沟镇一个竹工的家庭里。祖晨同志少年时就胸怀坦荡,勤奋好学。一九一八年秋,他考进了设在芜湖的安徽省立第五中学。“五四”运动的浪潮蓬勃兴起,祖晨同志积极投入到这场火热的斗争之中,并立下了扫...

怀念阿英同志(《安徽文史资料05》第10篇)

作者:张恺帆  阿英同志,原名钱杏邨,安徽芜湖人。  我结识阿英同志,是在一九二六年。当时我以一个农村少年,从江北负笈至芜湖求学,考入芜湖大官山的民生中学。那时北洋军阀政府继承清廷所缔结的不平等条约,芜湖为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双管齐下,军阀、买办、土豪、劣绅横行,洋行...

忆张树侯(《安徽文史资料05》第32篇)

作者:杨慕起  一、家世及出身  张树侯先生(1866-1935年)名之屏,寿州人。其父张子兰,是个穷秀才,因生活所迫,就馆寿县。树侯幼年从父兄读书,不久,父去世,靠哥哥西园、朗轩抚养成人。树侯求学之余,还做些杂活,如推磨种菜等。于右任曾有诗题其所著《书法真铨》云:“天际真人张树侯,东西南北也...

柏烈武的事迹(《安徽文史资料05》第31篇)

作者:汪春溪  一、柏烈武早期的革命经历  柏烈武即柏文蔚,安徽寿县人。二十一岁入泮。时值清末,内政外交,俱告失败,国几不国。是时柏烈武正教读寿县城内,慨然有抗清之志,常与邑人孙少侯、张树侯等人讨论时事,倡议反清。创办“天足会”,劝导妇女放足。复集资搜购《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书报、供...

庐州(合肥)光复记(《安徽文史资料05》第16篇)

作者:原省通志馆存稿  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合肥分会长李绪昌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召集会员们商议如何响应武昌起义的行动计划。由于防营的首领季光恩仇视党人,一时难以举事。这时,孙万乘自沪返肥。李绪昌说:“若无炸弹手枪何以举事?我往沪向范鸿仙取之。”合肥同盟会遂由孙万乘主持,绪昌弟弘绪和袁斗枢从肥西前来...

孙中山视察芜湖(《安徽文史资料05》第08篇)

作者:张九皋  一九一二年夏秋间,孙中山先生来皖旅行,到芜湖视察。中山先生是乘江防兵舰从南京来芜湖的,随行人员有王正廷、马君武等,于天微明时到达江干。芜湖军队首脑、陆军第十五师师长孙万乘(品骖)派马春霆率队担任警卫,本人与守候在江边的各界代表先行登舰,欢迎中山先生上岸。当时聚集江边欢迎中山先生...

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安徽文史资料05》第01篇)

作者:李则纲  (一)省内的革命宣传和武装起义  一、引言  辛亥革命前夕,湘、粤、鄂、赣各省陆续爆发起义。地处长江中游的安庆、芜湖,同为革命党人所注意。  一九〇二年春,怀宁陈乾生即陈独秀和桐城潘赞化二人,因清政府与帝俄签订丧权辱国的密约,从日本回国宣传反对,在安庆藏书楼演说,极其慷慨激昂,...

刘希平先生的战斗历程(《安徽文史资料04》第33篇)

刘希平先生的战斗历程———根据访问高一涵、光明甫、周新民、朱蕴山四老记录整理作者:穆孝天  小序:  刘希平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的先导者之一,社会进步人士,安徽教育界的一颗明星。他对“五四”前后一连串的学生爱国运动深表同情,并同当时许多先进学者、名流、学生、工人一道,为革新教育、改造社会,...

朱蕴山同志早期进行的革命活动(《安徽文史资料04》第32篇)

作者:陈忠贞、吴之信整理  为推翻清廷而奔波  朱蕴山同志,一八八七年生于六安县嵩嶚岩(现嵩嶚岩公社)。青年时代便离开家乡,出外求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到处千疮百孔。帝国主义的入侵、封建统治者的卖国,造成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十分落后,青年的朱蕴山,为了振兴中华,开始参加光复会,进行反...

薛卓汉烈士传略(《安徽文史资料04》第29篇)

作者:周新民遗稿  薛卓汉烈士,字云长,共产党员,安徽寿县人。薛卓汉同志思想纯洁,自奉俭薄,饮食粗糙,穿着朴素,但对同志则慷慨接济,常倡议“有饭大家吃,不劳动者不得食”。他好武艺,会拳术,勇于打抱不平。安庆“六・二”惨案爆发时,卓汉同志正在芜湖省立第二农业学校读书,他在学生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