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史略(《芜湖文史资料1》第019篇)

作者:刘伯璜  北京人民大会堂里有巨幅落地《迎客松》铁画屏,古松坚韧刚劲伸出巨臂,挺立于高路云端,而迎百代过客。这是以我省黄山玉屏峰旁千年迎客松为蓝图,由芜湖市工艺美术厂工艺师和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专家通力合作而成。二十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迎客松》前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留下多少珍贵的历史...

张恨水文坛生涯片断(《芜湖文史资料2》第07篇)

作者:张孝康整理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出生于江西广昌其父任所,父殁,全家回潜山故里。其家贫,刻苦自学不辍,曾谋唱戏等小职业,维持弟妹生活。民国初年,上海的韩复炎(韩恢)招张恨水与怀宁的郝耕红及恨水族兄张东野,赴沪从事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活动,他们住在上海法租界渔阳里。  恨水每日清晨...

镜湖烟雨状元坊——南宋诗人张孝祥在芜湖游踪遗迹(《芜湖文史资料2》第010篇)

作者:张华  风景秀丽的镜湖素为芜湖胜景之一,波光明媚,云影徘徊,湖上有湖心亭、喷泉,还有水上九曲长桥,环湖有烟雨墩、迎宾阁、留春园、留春亭、观岚亭以及纪念中日友好的高知园等园林胜景。亭台典雅,花木葱茂,环堤绿柳如丝,湖上波平似镜,天光倒影,上下一色。荡舟其间,浑如船从天上过,人在画中行。她似...

画家黄叶村传(《芜湖文史资料3》第018篇)

作者:王君宜  一  黄叶村,原名黄厚甫(儿时学名黄成昆),号竹痴。一九一一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出生于安微省芜湖鲁港镇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祖籍安徽当涂县)。  他幼年家境清贫,父亲黄狮进是个裱画师傅,写得一手好字,也擅长画人物。为人忠厚老实,胆小怕事,一生嗜酒,得来工钱常充作酒资,因此家庭生计无法...

黄叶村论画(《芜湖文史资料3》第019篇)

作者:冯怀远记录  恩师仙逝,已半载有余矣!忆当初,“听雨楼”中,笑声朗朗;画室之内,春意融融。先生平日风采飘逸,神笔与妙语共生。及发病住院数月,朝朝暮暮,床头椅边,陪先生长谈款叙。晚间相伴,我便将布椅放平,半躺半坐,打发漫长的早春之夜。然每于更深人静时分,听窗外江风阵阵、汽笛长鸣,先生难以入...

萧云从的《闭门拒客图》和《磵谷幽深卷》简介(《芜湖文史资料4》第018篇)

作者:柏龙华、鲁安娜  萧云从(1596--1673年)、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石人、钟山梅下、梅石道人、江梅、谦翁小字咬脐、东海萧生、梦履、梅主人、钟山老人等。芜湖人。  萧云从所处的时代正是明亡清兴的动荡时代。他不愿入仕明朝,更对清朝有切齿之恨。遂以半百之龄,抱疴常病之身,沉缅于丹青画...

爱国怀乡思亲——记台师大教授谢鸿轩二、三事(《芜湖文史资料4》第023篇)

作者:许治夫  台师大谢鸿轩教授,芜湖市繁昌县人,出身于诗书旧家,幼时家贫,曾为商店学徒,后在芜湖广益中学毕业、进无锡国学专修馆深造,国文、书法根基扎实。抗日军兴,他又投笔从戎,献身救国,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六期(三分校),毕业后分发军旅,转战于东南第三战区和皖南前线。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乡,当...

大戏园史话(《芜湖文史资料5》第003篇)

大戏园史话作者:屠元建  早年间,芜湖人老少皆知的“大戏园”是芜湖现有据可考的戏曲剧场中建造年代最早的一所。现豪华的立体声特级电影院“大众”即为原址所在。“大戏园”先后称“大戏园”、“大舞台”、“歌舞台”、“新华大戏院”、“复新大舞台”、“青年剧场”、“同乐剧场”等名称,最为本地人习惯称呼的要...

画家柏龙华创作道路(《芜湖文史资料6》第004篇)

作者:安然  一把硕大的纸扇,悬吊在合肥市中日友好久留米美术馆的展厅迎门。上面是一幅近乎抽象派的脸谱画,空白处写道:“程式化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大特色,脸谱无疑不在例外,然余画脸谱,又不想简单再现,于是有了笔墨色的冲突,线与形的对立。常想体现丑行的调侃谐谑的情调,又想有净角的勇猛刚烈的神韵。……...

“戏台联”琐忆(《芜湖文史资料6》第020篇)

作者:谈兵(口述),郭静洲(整理)  解放前,芜湖大江南北,联村、联圩搭台唱戏以庆祝丰年或祈神消灾,成为当地风俗习惯之一。他们对于戏台对联的创作更是十分讲究。如联村或联圩的戏台对联必须由参与的村、圩轮流制作。因此,各制联人又往往借制联机会,炫耀自己,贬低对方,又常常引起村与村、圩与圩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