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革命人物 下的文章
党的优秀干部吕惠生烈士(《安徽文史资料11》第23篇)
作者:周蕙 吕惠生烈士,安徽无为县人。一九〇一年出生于一个寒士家庭。一九二六年毕业于北京国立农业大学农业系,一九四〇年投奔革命队伍,四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我抗日根据地历任仪征县长,路东半塔联合中学校长、无为县长和皖江行政公署主任等职。一九四五年九月新四军北撤时,不幸被捕,同年十一月壮烈牺牡...
回忆大哥张恨水(《安徽文史资料08》第27篇)
作者:张其范 我的老家在安庆潜山县岭头镇黄岭街。祖父张开甲在清末做过江西省广信府的参将。父亲张庚甫在三湖县卡子(税务机关)里工作。母亲是个淳朴的家庭妇女。我兄弟姐妹共六人,大哥心远,1895年出生于广信县,二十五岁左右改名恨水。二哥心恒,三弟牧野,四弟朴野(现在河南新乡专科学校教书)。我名其...
李辛白先生二、三事(《安徽文史资料08》第22篇)
作者:黄华康整理(现任安庆师范学院党史教员) 一九一九年六月十一日,陈独秀因在“新世界”游艺场(北京珠市口西)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而被便衣警察捕去。全国各界人士对他寄于极大的同情和支持。有个署名“辛白”的人在《每周评论》第三十号上写了一首《怀陈独秀》的诗,赞扬他说: “依他们的主张,我...
祖晨烈士英勇战斗的一生(《安徽文史资料06》第14篇)
作者:祖盛祥 一 祖晨同志,原名祖茂林,化名李春亭、朱文淦、朱涛等,安徽宣城人,一九〇一年出生于宣城县油榨沟镇一个竹工的家庭里。祖晨同志少年时就胸怀坦荡,勤奋好学。一九一八年秋,他考进了设在芜湖的安徽省立第五中学。“五四”运动的浪潮蓬勃兴起,祖晨同志积极投入到这场火热的斗争之中,并立下了扫...
怀念阿英同志(《安徽文史资料05》第10篇)
作者:张恺帆 阿英同志,原名钱杏邨,安徽芜湖人。 我结识阿英同志,是在一九二六年。当时我以一个农村少年,从江北负笈至芜湖求学,考入芜湖大官山的民生中学。那时北洋军阀政府继承清廷所缔结的不平等条约,芜湖为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双管齐下,军阀、买办、土豪、劣绅横行,洋行...
忆张树侯(《安徽文史资料05》第32篇)
作者:杨慕起 一、家世及出身 张树侯先生(1866-1935年)名之屏,寿州人。其父张子兰,是个穷秀才,因生活所迫,就馆寿县。树侯幼年从父兄读书,不久,父去世,靠哥哥西园、朗轩抚养成人。树侯求学之余,还做些杂活,如推磨种菜等。于右任曾有诗题其所著《书法真铨》云:“天际真人张树侯,东西南北也...
柏烈武的事迹(《安徽文史资料05》第31篇)
作者:汪春溪 一、柏烈武早期的革命经历 柏烈武即柏文蔚,安徽寿县人。二十一岁入泮。时值清末,内政外交,俱告失败,国几不国。是时柏烈武正教读寿县城内,慨然有抗清之志,常与邑人孙少侯、张树侯等人讨论时事,倡议反清。创办“天足会”,劝导妇女放足。复集资搜购《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书报、供...
刘希平先生的战斗历程(《安徽文史资料04》第33篇)
刘希平先生的战斗历程———根据访问高一涵、光明甫、周新民、朱蕴山四老记录整理作者:穆孝天 小序: 刘希平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的先导者之一,社会进步人士,安徽教育界的一颗明星。他对“五四”前后一连串的学生爱国运动深表同情,并同当时许多先进学者、名流、学生、工人一道,为革新教育、改造社会,...
朱蕴山同志早期进行的革命活动(《安徽文史资料04》第32篇)
作者:陈忠贞、吴之信整理 为推翻清廷而奔波 朱蕴山同志,一八八七年生于六安县嵩嶚岩(现嵩嶚岩公社)。青年时代便离开家乡,出外求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到处千疮百孔。帝国主义的入侵、封建统治者的卖国,造成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十分落后,青年的朱蕴山,为了振兴中华,开始参加光复会,进行反...
薛卓汉烈士传略(《安徽文史资料04》第29篇)
作者:周新民遗稿 薛卓汉烈士,字云长,共产党员,安徽寿县人。薛卓汉同志思想纯洁,自奉俭薄,饮食粗糙,穿着朴素,但对同志则慷慨接济,常倡议“有饭大家吃,不劳动者不得食”。他好武艺,会拳术,勇于打抱不平。安庆“六・二”惨案爆发时,卓汉同志正在芜湖省立第二农业学校读书,他在学生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