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中山路街史(《芜湖文史资料7》第001篇)

作者:朱鼎元  芜湖中山路位于市中心区,是商业繁荣的黄金地段,是芜湖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山路和镜湖风景区紧密相连,交相辉映,为重振商埠雄风作出贡献。但是,关于芜湖中山路的沿革,县志和史料很少记载,街史可以说是空白,鲜为人知。我们从中山路一条街的历史变迁,可窥察到芜湖的古今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1...

芜湖山志(《芜湖文史资料7》第002篇)

作者:李贤彬  余年七旬有二,以锻炼寄托,每晨去赭山活动,久之结识不少山友,谈古论今,无所不至。一日谈及芜湖山多,随之你一言、我一语,一下说出四五十座山名。  我于锻炼、观赏、谈论之余,多方搜集资料,整理出芜湖部分山志十八篇。按每篇山志中史实的年代先后排列。资料来源,大部分摘自《芜湖市志》、《...

笆斗街缘于米市(《芜湖文史资料7》第003篇)

作者:朱鼎元  芜湖笆斗街座落在环城东路今十二中对面,原名迎秀门。它和金马门相距不远,都是芜湖老城东门城墙通向城郊的两座重要城门。  迎秀门和在十二中校内的名胜古迹芜湖学宫大成殿(即夫子庙)相距很近。在学宫大成殿前面有三个成“品”字形的荷花池,池上有石拱桥(又名状元桥)。秀丽的荷花池和吉祥的状...

芜湖散记(《芜湖文史资料7》第004篇)

作者:胡相  七十二载若逝波,人生长河往事多;  桩桩件件如在目,散记几则莫闲过。  我祖籍泾县黄兑山下的溪头都界桥胡村,出生在宣城羊市巷,一半岁月工作、生活在芜湖环城北路(36年),因此对芜湖的春秋有所了解、研究,今将一些“三亲”所知撰为散记,聊补地方文史之参考。  大水灾中过芜湖  解放过...

江南铁路芜孙段建设史话(《芜湖文史资料7》第005篇)

作者:胡相  抗日战争前1934年我7岁时宣城的孙家埠镇已有火车通向芜湖,并在宣师附小因远足而乘火车去芜湖,我是第一次乘火车,故而印象特深。1937年11月26日上午10时我又亲见第一批日寇的飞机三架投下四颗炸弹轰炸小东门外的火车站。从此,给皖南重镇带来繁荣的江南铁路芜孙段、孙休段停车。直到1...

芜湖公路运输发展史话(《芜湖文史资料7》第006篇)

作者:李贤彬  皖南物产丰富,盛产稻米、竹木、茶叶等多种经济作物。芜湖是全国闻名的四大米市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是皖南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是长江两岸诸水系等物资集散中心。芜湖还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异独特,成为历代军事要地和商业重镇。自然形成了芜湖作为皖南公路运输发展起源地的地位。  由于公路运...

芜湖炒货业的兴盛时期(《芜湖文史资料7》第007篇)

作者:潘守纲  芜湖炒货业在三十年代末,家父潘龙彩由巢县来芜经营此行业并兼营糖坊(制作饴糖)时,就有一百三十余家炒货店、二十七家糖坊。  家父原籍巢县,本市从事此项经营的巢县人占全市炒货行业90%。当时我家不仅经营炒货,还兼营糖坊。记得南京泰山牌酱色,我家也生产过,算是个中型炒货兼糖坊。每年秋...

野蔬作佳肴,食俗传承多(《芜湖文史资料7》第008篇)

作者:胡相  芜湖主要是吴越民族的聚居地,除了专业生产的蔬菜,还泯灭不了从上古采撷生活中的一些传承食俗,喜爱在不同季节用野生植物作成蔬菜佳肴以佐飨,尤其是春夏季节以野蔬作家常菜,且是蔬药兼优,芜湖的老人们常对后辈说:“常吃野菜清凉败毒”,说明传承的食俗经验对健康有益。有鉴于此,笔者仅据个人所忆...

芜湖目连戏(《芜湖文史资料7》第009篇)

作者:茆耕茹  芜湖及其周邻的南陵、繁昌、宣城(今宣州市寒亭、文昌一带)、郎溪(定埠、梅渚)、当涂(大官圩)五县,也包括泾县、宁国,过去都曾演出过《目连戏》。  近代皖东南的目连戏群中,其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南陵目连戏。自咸、同(1874年)后,南陵目连戏已独树一帜,事实上已成为当时皖东南,乃致整...

芜湖曲艺兴衰史(《芜湖文史资料7》第010篇)

作者:汪沛池  (一)  “曲艺”一词,包括各种说唱艺术,起源于民间。如弹词、大鼓、相声、快板、评书和扬琴等,都流行民间,富有很浓的地方色彩。其始于什么年代,根据芜湖艺人传说,推侧其始于唐初。  传说唐初(785-805)朝鲜新罗国王子金乔觉笃信佛教寻地修炼。他先到了芜湖赭山,住了不久感到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