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七师根据地的对外贸易(《安徽文史资料09》第05篇)

作者:蔡志锷  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后,江北游击支队扩编为新四军第七师,在其抗日根据地皖中地区的经济情况与当年红色区域相仿。在敌伪顽重重包围圈内,根据地分割为若干小块,从区到中心(师部以无为、巢南为中心)要过江、过封锁线;皖东到皖中要穿过敌人据点林立、岗哨密布的两条铁路。残酷的经济封锁,使根据地...

芜湖米市春秋(《芜湖文史资料1》第002篇)

作者:芜湖市工商联史料小组供稿,马永欣整理  芜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沿江两岸,河港交错,盛产稻米及其它农产品,素称鱼米之乡。江流上溯赣、湘、鄂、川,下经苏、沪出黄浦江;皖南青弋江水系由此汇入长江,北岸由裕溪口入裕溪河,联巢湖,通舒、庐、合等地,水运极为便利,大江南北稻米和皖南...

从解放前的“五洋业”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芜湖文史资料1》第011篇)

作者:杨邦太  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水陆交通称便,由于国家积弱,毫无民族工业,在十九世纪末辟为通商口岸前后,即成为帝国主义商品的倾销市场。洋烟、洋火、洋油、洋烛、洋皂等充斥市场。甚至针、线、绸缎、布匹等都是洋货,几乎是无货不“洋”。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五洋业”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  帝国主义...

一爿百年兴隆不衰的清真老店——芜湖金隆兴牛肉馆(《芜湖文史资料1》第016篇)

作者:金仲平、程荣钧  一、创始与发展  金隆兴清真牛肉馆创于一八八〇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为金隆德、金遇兴父子。店号冠以金姓,取父子名字各一而组成。原址在今花津桥巷内石桥港,只有一间草房门面,规模很小,仅出售牛脯和牛杂汤,类似摊贩。由于经营得法,业务逐步发展,于一九〇〇年租赁隔壁王姓房...

芜湖十里长街史话(《芜湖文史资料2》第09篇)

作者:市工商联组稿,许知为执笔  前言  芜湖是东南胜地、商业名城。长街昔乃芜湖精华,江左明珠。自西门口至宝塔根、店铺林立,鳞次栉比,互连“十里”。店铺五六百爿,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者绝多。其由小到大、日渐发展、历几十年乃至百年不衰之原因何在?我们对此几经探索,如实记载下来,作为当前城市经济建设...

绵绵无尽青楼恨——记旧社会芜湖的娼楼妓院(《芜湖文史资料2》第023篇)

作者:朱鼎元  编者按:旧社会妓院流毒遗害之广,坑害女性之惨之深,令人深恶痛绝。她们一遭坑害,便被社会所贱视,永世不得翻身。妓院毒害社会,是非常严重的,它使社会道德败坏,生活腐化堕落。究其实质,它完全是剥削制度的产物。这篇史料还叙述了解放前后,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一举铲除了妓院,改造妓院的史实...

砸盆子——回忆1931年芜湖黄包车工人的斗争(《芜湖文史资料3》第023篇)

砸盆子——回忆1931年芜湖黄包车工人的斗争作者:马养性  一九三一年,芜湖发生了特大的洪水灾害,一向繁荣的米市凋零破落,饥民四处逃荒,卖儿卖女。而官僚买办却乘机大发横财,弄得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在这灾难深重的时刻,我们黄包车工人更是濒临绝境。  当时,芜湖黄包车工人约有两千多人,车辆规定有7...

解放前的芜湖商会(《芜湖文史资料4》第002篇)

作者:芜湖市工商联供稿,许知为执笔  一  芜湖商埠历史悠久,清朝末季,十里长街,驰名遐迩,商业繁盛,甲于江左。光绪二年(1876年)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洋货侵挤之害,甚于他县。光绪八年(1882年)镇江米市移芜,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又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商贾云集,盛极一时。但工商界所受的封建...

斛工沧桑(《芜湖文史资料4》第003篇)

作者:尹明钰口述,金弌整理  斛工,在我们这个曾以米市闻名于世的城市,已消声匿迹四十年了。如今,知道斛工与斛行是怎么回事的人不多了。当年斛行里的老伙计,今天仍健在的也只有两三个人,而我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斛工在米市的历史上曾留下了漫长的一页,为了有助于人们对历史这一页的了解,我把我在斛行数十年...

芜湖的银楼业(《芜湖文史资料4》第004篇)

作者:市工商联供稿,许知为执笔  一、芜湖银楼业历史概况  芜湖很早就有银匠店,出售自制的银首饰,如妇女用的银簪、耳环、手镯、戒指、儿童带的银项圈、手镯、脚镯以及家用的银器皿等等。当时金首饰还不能在芜制造,需要者从沪、宁大城市银楼贩买、  芜湖银楼业始于1864年(同治三年),宁波人朱锦棠自汉...